APP下载

西湖岸晓风话“叶”

2014-04-25洁夕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景观空间

(文/图)洁夕

自然之美

西湖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清丽的湖水,袅袅的烟雨,杨柳垂丝,浓妆淡抹的景观节点描绘出西湖的灵韵,曲院风荷的莲花、平湖秋月的眺台……每一处景点都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丹青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梅坞春早的龙井,有人说:杭州之味,七分在此。

推开冬日的慵懒,披挂四月天的嫩绿,我们有幸来到杭州,参观传说中的武林府:坐落在繁华街道的豪宅,安静中弥漫着低调的奢华;我们的脚步在园中漫游,思绪也随着波动;因为每到一处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从整个小区的空间格局来看,项目分为室内中央庭院和户外休闲景观两个部分。大型游泳池和甲板为中央庭院提供了聚集的场所。每栋建筑的住宅入口都有独立的花园,既区分了对外公共空间又围合了私密的内部空间,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宾至如归的温暖;外围景观布置了一些邻街店铺,使居民的活动范围延伸到了场地的边缘。从景观手法上看,没有特定的风格指向,既没有欧式的传统线角,也看不见中式的亭台楼阁,唯有和自然相融洽的曲线与叶片:这些既抽象又写实的符号,不时地出现在:空中的灯具;水中的树池,树影婆娑的景墙,色彩各异的铺装上,每道弧线的运用,每片叶形的构筑,都在增进人与自然的亲昵,植物的配置上,巧妙的将水生植物与硬质景观结合,使水景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以当地自然群落规律做植栽指导;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资源,并结合微地形的起伏变化来分隔空间,使园林景观更趋自然,在植栽品种的选择上,多用色彩丰富,具有季相变化,视觉饱满,轮廓有致的特色乔木和灌木。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生,将大自然的美无声地植入生活环境,用生态而艺术的手法不断酝酿着都市的幸福感。武林府的景观设计总体来说,无论从空间和地域的把控上都巧妙地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和韵律,由于该地块处在众多的住宅区中间,因此设计面临的挑战是复杂的,既要创造一个身临其间,或是站在高处观赏同样都能带来视觉享受和体验的中心社区花园,设计师利用有限的空间划分出多个不同的景观区域。在足够大的台地周边布置多个不同功能和特色的景观区域,使每个区域在展现不同趣味和特色的同时又是统一的整体。该地域设计的挑战是需要将城市紧张的气息与居住休闲的氛围相互融合转换。从正常的逻辑出发,考虑到人们一回到社区,接触到的第一个场所往往是地下停车场。在本案的设计中,设计师打开局部地下室顶板,引入自然光和水景,结合地面构造和建筑设计,将该区域建成一个双层的开敞式空间,并赋予它叶的“生命“,丰富了区域的空间变化和文化意境,增加了环境的趣味性,使空间的塑造和主题丝丝入扣,仿佛用大自然的绿意浇灌着这艘“城市绿洲”。

从自然中提炼艺术

我们一边体验景观设计带来的舒适感受,一边揣摩着设计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团队的智慧结晶,更是MARIS(毕睿驰) 先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沉淀,这位拥有三十多年专业经验的资深景观规划师。擅长以生态环境学的运用为基础,从中融入工程、环保、经济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近十五年来,他涉足了大量的中国项目,挖掘并找寻此间蕴含的深邃文化,从历史的脉络和地域资源中吸取灵感;武林府的设计灵感不仅来自著名的西湖美景和深远的龙井茶文化,在此,他更多的想要表达落叶对生命的启迪,设计师从中提炼出多个设计内核,将传承文化的载体延展成不同尺度;形态和细节的树叶,仿佛一片一片落叶在经历了生命的蜕变之后,轻盈的滑落湖水,泛起阵阵涟漪,死而后生的奇迹与惊喜启迪我们对生命的思考,是欣然接受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还是在墨守成规的在绝望中沉沦?阐释着:交替,更新,变化的人文哲理,在日益枯竭的文化沙漠中树立了一艘绿色方舟,开辟了一块悠闲自在的宜人居所,为整个园林带来了四季无法消散的幽幽茶思。

在环境空间中探索艺术

蜚声于世界人文地理论坛的当代华裔: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的《American Space, Chinese Place》中提到:美国人有很强的空间感,但地域感较弱。他们喜欢客人称赞居舍外的景色,因为不论那里多么舒适:他们的内心永远装着地平线上的的未来;中国人的院落被高耸的围墙环绕,亭台楼阁、集聚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除了头顶上的天空,再没有任何开阔的视野,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西方园林讲究开敞而刺激的感官享受,五千年的东方文明,逃不出战乱,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影响,没有安全感的我们更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份曲径通幽的意境,作为当今环境设计师的任务是:创造更大更高的景观空间还是塑造更有价值的地域名片?中国正处在经济腾飞的当下,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发展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探索,一方面我们在学习欧美等先进国家的设计经验,在关注平面布局的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挖掘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景观意识,将”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的空间意境融汇其中。

天人合一的艺术设计

衡量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是看它挖掘了多少蕴藏在其中的人文主义精髓,也不是比较它扩展了多少空间视线,或提升了多少地域价值;正如著名的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大师: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说:“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某个东西,而是一种体验。”可见不论是西方园林还是中式园林,环艺设计的终极目标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个带给人体验的场所,一种舒适的感受,今天我们在看得见的范围和看不见的意识里找寻设计带来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塑造一个又一个的具有深意的艺术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的,诗意的城市栖居环境。在破坏与重建中不断的完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个环艺设计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今天我们用学到的各样手段,方法,为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发展带来的是阻碍,还是推动?也许时间会给我们铿锵有力的答案……

武林府的树叶点拨了我们的眼睛,它把一个虽为人造宛若天成的人文景观植入我们的视野,使天人合一的艺术设计感受在我们的心中蔓延:尊重自然可以创造出最杰出的艺术设计作品,任何失去生命体验的景观都是空洞而苍白的。也正是这样带有强烈“身体性”的空间体验,才能散发出迷人的生命之美。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景观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星.云.海》
《花月夜》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