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六)新古典主义(三)——奥涅格、米约与普朗克

2014-04-25张宝华

音乐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普朗克交响曲

文/张宝华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六)新古典主义(三)——奥涅格、米约与普朗克

文/张宝华

奥涅格

米 约

普朗克

1920年1月,法国记者克莱(Henry Collet)在《喜剧》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评论青年人的音乐会,并把其中6名作曲家与俄国五人团作了类比,这就是“六人团”这个名称的由来。这六位作曲家是: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和泰费尔,这一年除杜列32岁外,其他五人都二十几岁。

六人团成员的结合有其共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程度地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法国音乐走上明快、活泼、机智、简朴的新路,但由于艺术趣味、才能、气质越来越不同,两三年后,六人团成员便很少在一起活动了,但其共同对西方“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贡献却在西方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期重点对法国六人团当中的三位主要成员奥涅格、米约与普朗克的生平与创作进行介绍。

阿尔蒂尔·奥涅格(1892年-1955年),是出生在法国的瑞士作曲家。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巴黎,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其最著名作品是模仿蒸汽火车头声音的管弦乐交响乐章《太平洋231》。

20世纪20年代早期,奥涅格凭着宗教歌剧《大卫王》迅速成名,歌剧内容均由圣诗所组成。1923年,他的《太平洋 231》交响乐章使他早年即声名大噪(或是恶名昭彰)。日后的作品常被人认为有火车声音的痕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涅格非常多产,1927年他完成了亚贝·甘斯的史诗《拿破仑》的配乐作曲,这期间他完成了5首芭蕾舞曲与3首声乐戏剧作品。其中一首清唱剧《圣女贞德在火刑柱上》(1935)是他最佳的作品之一。

奥涅格总是留恋于父母的原籍瑞士。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纳粹的入侵,他发现留在巴黎有很大的困难,他加入了法国反抗运动,但他总是不受纳粹的影响,因为他的名气与身份,纳粹容许他能继续他的工作不受干扰。但是毫无疑问,战争的爆发使奥涅格非常沮丧。自战争爆发至他死为止,他共创作了四部交响曲(第二到第五),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其中,《第二交响曲》为弦乐而作,在最后一个乐章则加入一支小号用来演奏选自J. S. 巴哈的众赞歌。《第三交响曲》的副标题称为“礼拜交响曲”,创作于1946年,三个乐章的标题均用拉丁弥撒曲的名称,分别是“审判日”、“在深渊的呼求”与“赐我平安”。完成日期正值战争结束之后,其风格与布里顿于1940年创作的《安魂交响曲》不谋而合。相比之下,《第四交响曲》充满怀旧和感情风格的气氛。它的副标题为“欢愉的巴塞尔”,以对战争期间仍能有轻松的日子表示庆幸。第五交响曲的副标题取名为《三个 D音》,原因就是三个乐章的结束音都是停留在 D 音上。

1953年,他写下他最后一部作品《基督清唱剧》。1955年11月27日,奥涅格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去世,安葬于巴黎蒙马特区的圣文西公墓。

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法国作曲家,生于犹太富商家庭,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1917-1918年受聘为法国驻巴西大使的私人秘书。1940年移居美国。1947年返法,轮流执教于巴黎音乐学院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尔斯学院。创作上不拘成法,不断试验种种新的作曲手法,以多调性为其主要特点,与奥涅格等同为“六人团”的成员,上世纪30年代后期曾参加反法西斯的“人民音乐同盟”。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也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的作品多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不但具有古典气质,还善于博采众长。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里大胆创新。

米约作品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多样化,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 (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 (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有的采用中古调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风格,有的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用双调性,还有的则是多调叠置,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也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

米约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例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在耶路撒冷首演,这是米约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所罗门王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约的歌剧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他早期的创作强调节奏、力度,常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则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

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年)的创作风格是六人团成员中最接近于萨蒂风格的。普朗克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1917年后,普朗克与奥涅格、米约、萨蒂相识,并作《黑人狂想曲》献给萨蒂。1918-1921年应征入伍,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1—1924年跟随C·科什兰学习。1924年为塞尔戈·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而名声大振。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的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1935年,普朗克曾一度转向宗教音乐的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在巴黎,为悼念西班牙文学家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写作了《小提琴奏鸣曲》;为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的诗谱写了具有爱国思想的康塔塔《人类的形象》,预言解放并表现对法西斯的蔑视。1947年创作的第一部荒诞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把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地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

1953—1956年创作了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是以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16名宣誓殉教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该剧描写一位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音乐的新古典风格区别于荒诞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评论家认为这部歌剧是20世纪最为优秀的歌剧之一。1958年创作的独幕歌剧《人声》,全剧长40分钟,只有一个女主角在台上与她的情人通电话,但通过她的独唱及聆听对方谈话的沉默,反映出一个社会性悲剧。

普朗克的创作领域宽广,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从轻松活泼,富于娱乐性逐渐转变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严肃题材。他依据法国民歌传统,发展了德彪西的音乐韵律原则与穆索尔斯基的声乐朗诵方法。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

总的来说,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六人团,尤其是以上三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只得到了局部的反映,因为他们很少引用古典作曲家的素材和复兴古典曲式。但就其风格的清晰、明快、淳朴来看,他们与新古典主义风格又是一致的。由于当时的巴黎是西方各国青年音乐家所向往的中心,斯特拉文斯基自1920年回到法国后成了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因此,六人团的创作,也大大地加强了新古典主义这一流派力量。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普朗克交响曲
普朗克的荷包蛋
量子理论的奠基者——普朗克
村庄交响曲
普朗克的荷包蛋
马建军的“新古典主义”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普朗克开启新时代
色彩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