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分享
——访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蔡秉衡教授

2014-04-25文/边

音乐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读书会读书大学

文/边 策

读书.分享
——访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蔡秉衡教授

文/边 策

2014年4月24日的下午,胡天虹教授携学生5人应邀赴台湾艺术大学参加学术交流和讲座,作为应邀者之一的我倍感荣幸和激动。我们一行6人于晚上18时30分左右抵达了台北桃园机场,见到了前来接机的台艺大教授蔡秉衡老师。第一次见到蔡老师,他散发着一股十分儒雅的气质,给人以非常亲近和舒服的感觉。见到我们后,蔡老师十分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并介绍了同行的郑老师和两名学生。蔡老师随后开车载我们回台艺大附近的饭店休息,并告知我们接下来一周的行程安排。

抵台的第二天,胡天虹教授作了题为“东亚各国高等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的讲座,获得了台艺大师生的广泛好评,并引起了师生间的热烈讨论。此外,胡天虹教授还作了有关大陆地区音乐院校论文写作的报告;接下来,两校的硕士研究生于4月29日上午进行了学术座谈,对两校间硕士生的学术交流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赴台的几天时间里,蔡秉衡老师都亲自驾车带我们一起出行,通过与蔡老师的接触和对他的专访,使我对其学习历程、学术成果以及对沈阳音乐学院与台湾艺术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未来展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一、认真读书,勇于分享

蔡老师上大学的时候主修二胡,那时他的志向就是能够像自己的主课老师一样进入职业乐团,担任专业的演奏员,充分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那样白天在院团演出,晚上还可以在学校里教学生。带着这样的愿望和目标,蔡老师在大学期间一直非常努力学习,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也想要像学长们一样报考硕士班。但是当时的硕士班非常难考,因为当时在台湾只有三个学校有资格开设硕士班,并且招收的名额都是个位数字,那个时候蔡老师经过自己仔细的思考,到了大三结束开始进入暑假的时候,下定决心要报考硕士班,于是开始准备考试的东西,买好相关的书,准备接下来开始认真读书。最为让我惊讶和佩服的举动就是,在当时那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硕士报考中,蔡老师竟主动鼓励他的同班同学一起来考,我们都很疑惑,这样做不就是鼓励同学和自己一起竞争吗,蔡老师说那个时候他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如果能和自己一起努力,考进硕士班,说不定他们还可以继续当同学,当好朋友,那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于是一起准备报考的同学们就组成了读书会,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学习方法,就是先拟一个题目和方向,每个人都准备自己不同的方面,然后大家把成果拿出来互相交流,这样在同等的时间之内,所有人都可以一起完成五六个题目,这样大家都不吃亏,都能吸收到营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慢慢地,这个读书会吸纳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而且人数已经超过了录取名额,其中一定会有人落榜,用蔡老师的话说,接下来就要“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当时的蔡老师边读书边写笔记,面对同一个问题会翻阅好多本书,然后会发现同一个问题,不同书的写法会不一样,同一个问题,不同书写的是不同的面向,蔡老师就索性把那些不同的看法都整理出来,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记录的一个体系,写了一整本的笔记和摘要,并且毫无保留地把这些笔记复印给自己的这些好朋友,并耐心地告诉他们需要读什么,答哪些部分等等。到了考试的时候,蔡老师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文化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确,我们当今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人都惧怕同行的竞争,更不会主动鼓励同学一起报考同一个学位,而蔡秉衡老师的想法一直是,何必惧怕竞争,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友谊深厚的同学一起竞争,还可以继续做朋友。所以后来做了教授的蔡老师也经常鼓励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在未来职场上,都可能遇到一起竞争的状况,有些东西大家一起分享,说不定其中的几个人还有机会再做同学或者再做职场上的工作伙伴。即使自己没有考上,对于另外的朋友来说,他们也会替你感到可惜,日后如果在学习或工作上有什么机会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你,这就叫做“开大门走大路”。

二、热爱国乐,奋斗不息

到了研究所后,蔡老师开始转为学科性的专业研究,研究方向为音乐美学。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主教老师比较偏向于音乐美学,但蔡老师自己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没放弃过想要读音乐史学专业的理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己的喜爱和兴趣,另一方面是看到学校教音乐史学的老师们年纪都很大了,而年轻的老师对这个主题又不太有兴趣,恐怕未来学校音乐史学方面的老师就会很少甚至没有了。两年硕士班的学习很快结束,毕业后蔡老师就去服兵役,结束后在台湾中华工专(后改为中华科技大学)当老师,主要带学生社团,同时兼讲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多门课程,还包括一些美术的课程。就这样在学校中任教了大约3年,心里一直希望回到国乐的蔡老师,刚好有一个机会到华岗艺术学校接任国乐科的主任,那时的境况用七个字形容就是“钱少”、“事多”、“离家远”。但是怀着对国乐的热爱,蔡老师依然去了华岗艺校任职,同时也在其母校文化大学兼课,教中国音乐史。慢慢地,蔡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决定去念博士班。但面对博士考试,蔡老师面临着比一般报考生更难的境遇,一是本来博士就非常难考,并且那一年报考的学生空前的多;二是硕士阶段攻读音乐美学专业的他要跨领域转为历史方向。但志向坚定的蔡秉衡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以前的历史老师,老师听后非常赞成,并拿了一箱的书给他阅读,蔡老师被这整整一箱书吓到了,老师告诉他这都是一些基础的书,因为他甚至连什么是历史都不知道,因此要从头开始。同样作为研究音乐史学方向的我也感同身受,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需要从最基础开始,也许就是那些最基础的书,才能让未来的研究更加有理可依和更具说服力。蔡老师就是这样一本本读下来,一页页记下来,并且为了全新备考,还果断辞去了让别人羡慕的工作,开始投入疯狂的读书。这里说他“疯狂”一点都不为过,不论是在等人、等车,还是任何可以空出来的哪怕一点点时间里,蔡老师都在读书,回到家里只要有书桌的地方就把读的部分写下来做笔记。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蔡老师顺利进入了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的博士班。作为跨领域的博士生,他需要在口试中比别人多提交一本论文集,并且在读书过程中还要补修从大一到硕二的史学相关的课程,共计31学分,同时入学后,蔡老师还重操旧业,继续教学生学习二胡,那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可谓是非常艰苦和不易。三年后,蔡老师先后参加并通过了学校关于“大断代史”和“专题史”两个方面的资格考试,顺利成为博士候选人 ,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就这样经过近三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北朝乐史与乐制之研究》的写作,并成功通过了初审和答辩考试。

三、心系学生,不计得失

毕业之后,蔡老师申请了博士后“国科会特约延揽人才”计划,前提是与一个大学进行合作,于是选择了台湾艺术大学作为合作对象。首次申请的课题竟然是与自己专业毫无关系的“台湾史”(即《台湾文献丛刊》)的研究与写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研究,蔡老师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课题的撰写,这让许多人都为之震惊。之后,蔡老师申请到了在佛光大学历史系做专职老师。在历史系任职的蔡老师创立了“史鬱”读书会,专门带学生读书备考硕士。对于读书,蔡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了解基本概念,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就可以很容易记忆下来。到了寒暑假的时候,蔡老师还亲自带着学生去麦当劳等快餐店办读书会,一刻都不放松。读书会中,每一个学生都很认真,互相作报告,互相提问题,展开讨论。作为指导教师的蔡老师也要花很多心思去准备,然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理解书中的内容,帮助他们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在这期间,蔡老师既要备课、教课又要准备国家课题,的确非常辛苦,但他说那一阶段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这让我联想到在我的导师胡天虹教授组织的读书会上,我们也都努力准备、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模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除了组织读书会之外,蔡老师还主持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在佛光大学成功举办,这是继1949年之后在台湾首次举办以“中国音乐史学”为主题的大型会议。接下来他又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蔡老师被聘为佛光大学历史系主任,管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一年之后,蔡老师应聘到台湾艺术大学。到了台艺大后,蔡老师依然一边教学,一边做课题,还继续义务地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名为“大观书会”。此外,蔡老师还协助策划了多次展览、会议等大型活动。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蔡老师接受委托做了有关“台湾传统音乐研究回顾暨展览计划”为主题的大型展演。此次活动内容相当之庞大,加之时间非常短,给蔡老师及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为了借此机会给所有人一个认识、学习台湾传统音乐的机会,蔡老师协同自己的团队加班加点地工作,真可谓是没日没夜、废寝忘食,最后终于完成了展览的全部内容。在记者会召开的前一天下午,蔡老师及整个团队把需要展览的东西全部准备好,当时庞大的场面、丰富的内容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和震惊,得到了包括外国学者在内的众多参观者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蔡秉衡老师的相关学术成果包括《中国散板音乐的美学说》《周少梅及刘天华对二胡的贡献》《二胡表现技法中的音乐审美特征(上)》《二胡表现技法中的音乐审美特征(下)》《隋唐五代时期的民间音乐发展》《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机构与功能》《台湾文庙释奠用乐的渊源与发展》《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发展历程》《论文庙释典乐队的编制演变》等以及多篇研讨会论文。

四、促进交流、充满期待

对于此次沈阳音乐学院胡天虹教授携同学到台湾艺术大学进行的学术交流,蔡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看到两校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让他感到非常开心和安慰,并赞扬了我校学生自身的表现都非常优异,特别是在应对进退方面的表现非常恰当和优秀。蔡老师说道,“如果在你们年轻一代从现在就开始就建立起一种友谊,而这个友谊在你们未来的工作,或者是职场,或者是学术领域当中都各有一些成就,那你们建立起来的友谊就会发挥作用,会让双方时常想到海峡对岸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领域还有几位好朋友可以沟通和联络。”蔡老师还说,此次交流形成一个宗旨,是一个好的开始,现在早一点接触到总比没有接触到要好得多,这是我们未来沟通和继续交流的一个基石。对于未来两校甚至两岸之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蔡老师也做了展望,两校同学间从现在就开始累积友谊和交流,那么未来的10年、20年、30年,就会有更多、更深的交流与沟通。未来同学们可能都已成家立业,大家会回忆起当年我们还都是研究生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深厚友谊,是非常值得珍惜和难能可贵的财富。两校之间的频繁交往与交流,能够扩大双方学习的知识面和学习广度,同时也能够促进两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大大扩展了信息来源的范围,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宽、更广的资源支持和学术支撑。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接触,但蔡秉衡教授渊博的知识和谦逊的人格魅力已深深地印入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已经取得了如此之多成就的蔡老师,至今仍觉得自己读书读得还不够多,还要继续学习。目前他还在看一些古籍,还在继续完善自己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也还在义务地开展着读书会。蔡老师说,“我们就是单纯地为了学生,带着大家一起读书,哪怕只学习一些些,多读一点点也是好的。”这就是蔡秉衡老师,一个努力虚心、不计得失、热爱教学,一心只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文图片摄影:蔡承虔)

猜你喜欢

读书会读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