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品之二
——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
2014-04-25车新春
文/车新春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品之二
——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
文/车新春
无词歌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体裁,是由作曲家门德尔松首创的。它与即兴曲、音乐瞬间等音乐体裁类似,都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品,即一种优美精致、结构短小的钢琴特性小曲。有些学者称无词歌是“宛如歌曲的抒情钢琴小曲”;还有些学者称它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毫无疑问的是,无词歌承袭浪漫主义音乐歌唱性与抒情性的传统,将歌曲抒情优美的特质移植到器乐音乐体裁中,赋予器乐音乐诗意的、优美如歌的特性。
无词歌作品篇幅短小,通常演奏时间不超过几分钟;结构也较为简单,多是由三段式构成;织体更是单一,多数作品由多歌曲化的旋律配以简单的伴奏写作而成,而且织体始终保持一致,很少有大的变化。无词歌虽然短小,却非常精致:它既有歌的优美,又有曲的意境;既描绘自然景物,又诉说生活感悟;既引起心灵的共鸣,又寄托情感的幽思;可谓集抒情与想象于一体的心灵寄语。因此,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与舒伯特的即兴曲与音乐瞬间并驾齐驱,成为钢琴教学与音乐会中的常备曲目,并对舒曼、肖邦、李斯特与柴科夫斯基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门德尔松创作有50余首无词歌,最常见的是48首,它们分成八集出版,每集有6首乐曲,八集的编号分别为19、30、38、53、62、67、85与102。这些作品除了第一集是1832年于英国出版,其余七集都是于波恩出版。此外,门德尔松还创作有一些零散的无词歌作品,它们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
48首无词歌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作曲家的第一批无词歌创作于1828年,最后一部作品则到1845年才完成,这些作品历经漫长的十余年时间,其间,门德尔松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闻名欧洲的知名作曲家与指挥家;从游历英国、意大利与法国等欧洲文化大国的青年学子,成长为指挥莱比锡布业大厅音乐会以及下莱茵音乐节等音乐会与音乐节、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的音乐界名人。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于无词歌这种小型钢琴音乐体裁的热爱,虽然创作中途有所中断,但他始终如一地进行这种心与心交流的创作。
48首无词歌每首都有标题,其中,仅有几首是作曲家加上的,大多数乐曲的标题是出版商附加上的。实际上,就作曲家而言,他更希望聆听无词歌的人自己去感受音乐所给予的意蕴,而不是通过标题去感受。因为作曲家认为音乐的表达比语言更为明确,聆听者应该能够感受得到他所要表达的。如他与一位友人的通信中所谈到的:“如果你问我:当我写作无词歌时有什么想法,我说:‘就像无词歌表现的那样’,虽然写作某几首无词歌时,在我心中有明确的词句,但我还是不想把它告诉任何人,因为文字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是相同的,只有无词歌本身可以对于每个人说出同样的话,唤起同样的感觉。”
自无词歌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当时广大的业余音乐爱好者的推崇。19世纪,钢琴经过不断的改良,其表现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因此,它不仅满足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对于钢琴音响与色彩的需求,而且演奏与欣赏钢琴音乐成为有修养的标志,受到中产阶级的推崇,钢琴由此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与社交活动的常备乐器。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由于不需要太多的演奏技巧,且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因而受到中产阶级阶层的喜爱,广泛流行于音乐爱好者之中。
二
无词歌这一音乐体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与风格:因为与歌曲的天然联系,它呈现出独唱、二重唱与合唱等多种声乐演唱形式的特点;因为表现民俗民间生活,它展现出进行曲、夜曲、舞曲与民谣等多种音乐风格特征;因为本身是器乐音乐,它流露出谐谑曲与奏鸣曲等音乐体裁的发展特征。
实际上,门德尔松的48首无词歌,每一首都能给予人独特的意境以及美的享受,虽然无词歌的演奏不需要高深的技巧,但它表达的情感内容可谓非常丰富:既有描绘大自然的《春之歌》,又有描写生活的《猎歌》《纺织歌》与《葬礼进行曲》,还有叙述旅游中印象与感受的《威尼斯船歌》,更有表达情感的《无法平静》与《不安》等乐曲。总之,所有这些乐曲都是作曲家的所思所想,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的音乐日记,这些日记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同时也记录了他的喜怒哀乐。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作曲家感悟生活与大自然的产物,是充满诗意与幻想的抒情小品。无怪乎舒曼曾这样称赞道,“无词歌表达出一种介于图画与诗歌之间的美妙意境,表现出优美心灵的颤动或真挚甜蜜和富有想象力的喁喁私语。”安东· 鲁宾斯坦也曾这样赞誉,无词歌是“抒情作品和钢琴妙品的宝物”。因此,这样的浪漫主义钢琴小品佳作值得我们细细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