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浏阳河》音乐分析

2014-04-25朱容乐

音乐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连音浏阳河引子

文/李 虻 朱容乐

钢琴曲《浏阳河》音乐分析

文/李 虻 朱容乐

1950年,湖南歌舞剧《双送粮》进京汇演,颇受好评。剧中的第三曲原为湖南花鼓戏《田寡妇看瓜》中的《送瓜调》,曲作者是唐璧光,后单独演出,取名为《浏阳河》。该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朴实,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红歌,并被改编成各种器乐曲。1972年,王建中将其改编为同名钢琴曲,使湖南音韵与钢琴音响相得益彰。

一、曲式分析

兼具变奏性的单三部曲式

《浏阳河》主题保留了原曲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展开性的中间部分代替了单三部曲式中段,引子部分由主题的最后一句变奏而成,主题与中间部分之间、再现的主题与尾声之间侵入性衔接,模糊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引子从主题最后乐句的变奏开始,连续的四度和音衬托在流畅的五声性旋律之下,并贯穿全曲;低音部六连音分解和弦刻画了浏阳河的音乐形象,与引子后半部分的九连音一脉相承,生成“流水”背景,相伴于旋律主题,并随旋律主题的发展而变化,结束于最后自由演奏的20连音与自由延长的琶音和弦,在缭绕的余音中引出音乐主题。

主题的首次呈示以歌曲的四句式结构为基础,末句重复一次。前两句可分为两个乐节,结构匀称、清晰;伴奏声部采用带琶音的和弦描绘河水的流动,每小节内部采用前疏后密、前重后轻的节奏布局,充满动力感。第三句引入翻高八度的钢琴化声腔以突出转句色彩,右手上下八度的同音重复,衬托中间声部左右手不断交替演奏的旋律,与低音部的自由模仿聚合成两条横向线条,描绘浪花的翻涌。第四句音乐趋于宁静,在PP中回归起句的音乐意境。这个乐句变奏一次,以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四度叠加的旋律、级进下行的低音,a tempo的速度再现与引子遥相呼应,五声-七声纵合化和声语言,使音响饱满浑厚。

主题的变奏中,旋律与织体的交织设计独具匠心,右手绵密的伴奏与左手简约的旋律形成节奏对位。主题旋律在中音区陈述,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隐含着对位旋律,与时隐时现的和弦一起,交织成和声化的纵向结构。

中间乐段容易产生华彩性连接部分的听觉效果,界定为展开性的中间部分更为准确。音乐从补充终止开始,第52小节转入G宫系统,与A乐段形成调式对置。织体化写作的“流水”背景音乐延绵发展,重在河水汤汤、万里奔流的意境描写,一气呵成。

再现部分只再现了一个乐段,在前四句近乎原样再现的基础上,形成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六句式结构。

尾声从再现段的补充终止开始,继续用琶音表现渐行渐远的“流水”主题,在一串分解和弦的琶音中把音乐向上推至主音,与引子呼应。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连音浏阳河引子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连音的应用
圆号演奏中连音的吹奏技巧研究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连音社济南最火的乐队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浅谈声乐演唱中连音训练的重要性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浏阳河穷途末路 停产或为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