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2014-04-25伊力奇张裕凤萨如拉

中国土地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牧户全旗牧民

伊力奇, 张裕凤,萨如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伊力奇, 张裕凤,萨如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研究目的:分析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方法: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同时从相关部门及其网站获取资料,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该区域牧草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草地质量、草地位置、草地类型和一些外部政策环境因素。研究结论:应该首先加大对牧草地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草畜平衡的监督与执法力度,并且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和出台切实保护牧民牧草地流转的政策、法律。

土地流转; 牧草地流转; 畜牧业; 流转价格; 西乌珠穆沁旗

1 引言

牧草地流转关系牧区建设、畜牧业发展、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西乌珠穆沁旗的发展、建设更离不开牧草地以及当地牧民,因此,研究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当地生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升牧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西乌珠穆沁旗为调研区域,采取问卷调查法,于2014年2月12日发放问卷,并于2014年2月20日收回全部4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3份。通过调查该区域影响牧草地流转的因素,如家庭劳动力个数、牧户年收入、牧户草场面积、对牧草地流转价格意见等,同时从相关部门及其网站获取西乌珠穆沁旗行政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牧规划、草地类型等资料,通过对不同草场牧户的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牧草地流转的价格范围,同时提出提升牧民生活水平的建议和未来对于牧草地流转的一些合理对策。

2 西乌珠穆沁旗概况

2.1 自然条件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经纬度位置为116°21′E—119°31′E,43°57′N—45°23′N,东与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和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接壤,西与锡林浩特市相邻,北邻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西乌珠穆沁旗年平均降水量为350 m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气温为1.2 ℃,极端最高气温为37.4 ℃;年平均无霜期105 d,最多年136 d,最少年84 d;年平均大风(7级以上)日数62 d,最多年148 d,最少年28 d;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 h。西乌珠穆沁旗可利用草场面积达88%,草场类型有山地草甸草原、低山丘陵草甸草原、半荒漠草原、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草原等几种类型,灌木、林地面积7.45×104hm2。

2.2 社会经济条件

西乌珠穆沁旗辖5个镇、2个苏木,分别为巴拉嘎尔高勒镇、巴彦花镇、浩勒图高勒镇、吉仁高勒镇、巴彦胡舒苏木、高日罕镇、乌兰哈拉嘎苏木,旗府设在巴拉嘎尔高勒镇。土地总面积22434.5 km2,总人口8.7万,户籍人口79149人,牧区人口43922人,城镇人口35227人,其中蒙古族53893人,占全旗人口的68.1%,牧区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55%。全旗东西长250 km,南北宽145 km。

201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108元,增长14.7%,总量和增速均排在锡林郭勒盟第二位。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31.89×108元,增长9.2%,总量排在全盟第二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108元,增长2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5.04×108元,增长25.8%,总量排在全盟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955元和16572元,分别增长11.0%和15.1%。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03×108元,增长35.4%,化解政府债务5.2×108元[1]。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2013年全旗植被覆盖度55.6%,平均高度30.2 cm。畜牧业方面,2013年全旗接产仔畜77.7×104只,其中冬羔50×104只,7月15日之前加工15.5×104只,政府补贴资金1723.5×104元。全旗还针对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从扶持贫困户生产生活着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13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00多万元,脱贫233户、745人,脱贫率达30.06%,返贫率控制在6%以内[1]。

3 西乌珠穆沁旗牧户特征

3.1 牧草地利用现状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面积为1932220.34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93.81%,牧草地在全旗境内均有分布,巴彦花镇、巴彦胡舒苏木分布最多,占牧草地总面积的49.70%;其次为吉仁高勒镇、浩勒图高勒镇、巴拉嘎尔高勒镇,为42.99%;第三是高日罕镇,仅为7.31%[2]。

3.2 牧户收入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西乌珠穆沁旗牧民收入呈近似正态分布(图1),大部分牧户年收入都在3—4万元,并且主要集中在4万元以下,根据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生活性支出为6382元/年,以一户三口人计算,当地每户生活性支出为19146元/年,除去牧户生产生活必需花费后,牧户的年纯收入为2万元左右。根据2013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得知,西乌珠穆沁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398元,按照一户三口人计算,当地每户年纯收入应为43000元左右,可知该区域牧户年收入水平较低。同时,有接近1/5的牧户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年收入,根据实地调查可知,当地牧户生活水平差距并不明显,可以推断此部分牧户中收入处于平均值左右,因此可知该地区居民收入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地区牧户收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图1 西乌珠穆沁旗牧户年收入情况图Fig.1 The graph of herdsman income situation in West Ujimqin Banner

3.3 牧户劳动力个数

通过调查得知西乌珠穆沁旗每户劳动力个数集中在3—4人,因此,西乌珠穆沁旗牧户可投入的劳动力个数基本相同,但在调查中也发现,牧户家庭多为两代人,父母是主要的劳动力,孩子多处在上学阶段,只有在节假日可以回家帮助父母劳动。

3.4 牧户牲畜头数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西乌珠穆沁旗牧户羊的畜牧头数主要集中在200只左右,占调查牧户的42.42%,牲畜头数较多和较少的牧户数较少,320只以上牧户占9.09%,80只以下牧户占6.06%,因此可知,西乌珠穆沁旗各牧户的畜牧数量接近。

3.5 西乌珠穆沁旗牧户对于牧草地流转价格意见

根据图2可知,西乌珠穆沁旗牧户对于每亩牧草地流转的期望价格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可以看出牧户并不是一味地期望获得高的流转价格,而是处于一个中间值,为8—10元/亩,这个值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价格,对于牧草地流转的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调查区牧户的草场面积主要集中在500—3500亩,通过计算可以得知,西乌珠穆沁旗牧户平均牧草地面积约为2000亩,为调查牧户的46.13%。对于牧户来说,若按照10元/亩·年的流转价格来计算,流转牧草地的收益和现在牧户家庭年纯收入比较接近,也就是说,牧户进行牧草地流转仅仅可以换来与如今放牧相同的收益状态。因此,更要分析影响牧草地流转的因素,以提升牧草地流转收益。

4 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西乌珠穆沁旗牧草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项,可以将其分为草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

4.1 牧草地自身因素

图2 牧户对于每亩草地流转价格意见图Tig.2 Household opinion graph of the price to grassland transfer per mu

4.1.1 草地质量 绝大多数牧户认为草地质量是导致牧草地流转价格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占问卷中牧草地流转因素的52.38%。在调查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西乌珠穆沁旗不同区域草地质量不同,对于牧户的年收入产生了直接影响,因而对于当地的牧草地流转价格产生了影响。牧草地的质量对于畜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放牧,而牲畜质量就是随着草地质量变化而变化的。牧草地质量越高,产草量越大,也就能满足更多的牲畜生长。

牧草地的质量决定了草场资源等级,西乌珠穆沁旗草场依质划分为4个等,依产量划分为7个级,其中1—3等级草场占全旗草场总面积的96.64%,以质而论,草场基本为良等,就量而言,以5、6等级居多,两者之和高达63.69%,说明草场产草量属中等以上水平[3](表1)。

表1 西乌珠穆沁旗各等级草场面积表 单位:km2Tab.1 Grassland area of each grade in West Ujimqin Banner unit:km2

4.1.2 草地位置 对于牧草地而言,区位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草地位置,不仅是草地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应该还包括草地距离水源地的远近,距离其他牧户的远近,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该草地四周的相邻区域。一个好的牧草地位置,不仅可以为牧民的放牧带来方便,同时还能避免牧户与牧户之间纠纷的产生。在放牧过程中,牲畜取水的便利也会提高牲畜质量,间接提高牧户的收入及对牧草地的利用。

4.1.3 草地类型 草地类型决定了牧草地质量,因而决定牲畜的生长发育,也就对牧户的收入产生影响,因此牧民对于草地类型十分重视。适宜的牧草地类型对于牧户的收入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如以锡林郭勒盟征收征用草原补偿费基数标准为例,该地区草甸草原类补偿基数标准(下限)为98.32元/亩,典型草原补偿基数标准(下限)为70.41元/亩,荒漠草原补偿基数标准(下限)为43.31元/亩。西乌珠穆沁旗草地类型有温性山地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等,草地依照类型间隔分布。因为西乌珠穆沁旗大部分牧草地类型属于温性山地草甸草原类和温性草原类,这些类型的草地适宜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牲畜生长发育,因此对于当地建立绿色生态草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在西乌珠穆沁旗的东南部地区牧草地有盐化现象,属于低地盐化草甸草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当地牧户的放牧行为受到阻碍,草地质量较低对于牧户之间的牧草地流转行为也产生影响,形成牧草地流转的障碍。

4.2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政策法规的影响,牧草地流转是一项法律行为,因此法律对于流转行为有着许多强制措施。牧户在进行牧草地流转时,要依据当地政策法规,按章办事,避免纠纷的产生,保障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核发使用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依法登记的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0-12/06/content_5004459.htm.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规定:“集体所有的草原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家庭或者联户承包经营;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拥有使用权的单位承包给内部的成员经营。在草原承包经营期内,不得对承包经营者使用的草原进行调整;个别确需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嘎查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嘎查村民代表同意,并报苏木乡级人民政府和旗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②《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http://www.nmagri.gov.cn/fwq/zcfg/16306.shtml.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于2011年12月1日起颁布施行,标志着内蒙古草原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草原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目前,全区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108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权面积10.46×108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108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108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108亩,承包到联户1.6×108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481521份,涉及农牧民1926822户。这些政策法规都是牧草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为牧草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依据。

5 提升牧草地流转效果的对策

5.1 加大牧草地保护力度

牧草地最重要的是质量,而要想提高牧草地质量就要加大对牧草地的保护力度。虽然很多地区有休牧、禁牧补贴,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牧民依靠牧草地生活,如果生活来源不充足,牧民只能加大对牧草地的利用,使得牧草地过度消耗。政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对牧民的生活补贴,使牧民生活对于牧草地的依赖度减小,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牧民的宣传教育,提升牧民保护牧草地的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牧草地。

5.2 加强草畜平衡的监督与执法力度

牧草地的承载力有限,但对于牧民而言,在放牧过程中,如果资金充足,牧户牲畜的数量越多,对于家庭的收入提升越明显。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草畜平衡的监督与执法力度,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讲座,告诉牧民牧草地承载力的有关知识,同时对于过度放牧的牧户进行严格的处罚,这样才能使牧草地可持续发展,可以保障牧户的牧草地永续利用。

5.3 制定切实保护牧民牧草地流转的政策、法律

政策法规作为牧草地流转的外部因素,对于牧草地流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层面,出台切实保护牧草地流转的政策、法律,可以保障牧区稳定,促进牧区发展,对于构建新牧区起到推动作用。从牧民角度来讲,在国家的政策、法律保护下,牧民进行牧草地流转有了保障,牧民就会逐渐参与到牧草地流转过程中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牧草地流转市场的健康运行,对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牧草地的合理利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References):

[1]西乌旗政府办公室.朝鲁同志在中共西乌旗委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wq.gov.cn/xwq_info/qzf/zfxxgksx/ldjh/201403/t20140306_1181574.html.

[2]西乌旗人民政府.西乌珠穆沁旗“十二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EB/OL]. http://www.xwq.gov.cn/zwgk/ghjh/fzgh/201312/t20131217_1151604.html.

[3]西乌珠穆沁旗志编纂委员会.西乌珠穆沁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274-275.

[4]巴图娜存,胡云锋,艳燕,等.19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J].资源科学,2012,34(6):1017-1023.

[5] 内蒙古农业厅.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发展概况[EB/OL]. http://www.nmagri.gov.cn/zwq/nmygk/%B2%DD%D4%AD%B7%A2%D5%B9%B8%C5%BF%F6/367216.shtml.

(本文责编:仲济香)

Impact Factors on Grassland Transfer in West Ujimqin of Inner Mongolia

YI Li-qi, ZHANG Yu-feng, SA Ru-la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on grassland transfer in West Ujimqin Banner, and propose some reasonable advices. Methods employed ar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rom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the Internet. The result is that the main factors on grassland transfer in the case studied area are quality of grassland, grassland position, grassland types and policy factor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enlarging th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f law enforcement of forage livestock balance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land transfer; grassland transfer; livestock; price of transfer; West Ujimqin Banner

F301.3

A

1001-8158(2014)10-0020-05

2014-06-30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牧草地流转价格调查与确定研究”(NJZZ14031)。

伊力奇(1991-),男,内蒙古兴安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不动产经营。E-mail: yiliqi16@qq.com

张裕凤(1964-),女,山东烟台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经济地理学。E-mail: zhangyufeng@imnu.edu.cn

猜你喜欢

牧户全旗牧民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科尔沁沙地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研究
草原牧户游升级记
商人买马
我国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