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三代粘虫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4-04-24张浩然胡荣华范大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粘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张浩然+胡荣华+范大伟

摘 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粘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气候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技术。

关键词:粘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的突发性重大害虫,黑龙江省虫源主要来自江淮麦区。由于2012年6月下旬二代粘虫在全省发生范围较广,田间残虫数量较大,同时部分二代成虫受天气条件影响未能及时回迁南方,滞留在黑龙江省产卵孵化出三代幼虫。三代粘虫具有集中、隐蔽、暴发、迁移危害的特点,黑龙江省已经二十多年未大面积发生危害,如防治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甚至大面积绝产。2012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70.8千公顷,其中绝收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 mm,翅展36~40 mm。头部与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卵长约0.5 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幼虫及老熟幼虫体长38 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蛹长约19 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

2 粘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

粘虫又称五色虫、行军虫、食性较杂,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度一带。在33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黑龙江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成虫喜在潮湿、作物生长茂密的地块产卵,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产卵也多,因此,在密植、多肥、灌溉条件好、生长繁茂的小麦、谷子、水稻田或荒草多的玉米、高粱地里粘虫发生较多。成虫卵产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幼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蚕食后造成作物叶片缺刻,大发生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剩光杆,造成严重减产和绝收。粘虫喜温暖高湿。在粘虫低龄期阶段,持续高温,降雨偏多,对粘虫的发生、繁殖危害权其有利。粘虫幼虫以夜间活动较多,阴天和虫口密度大时,白天也能危害,幼虫还具有假死性和迁入土中的习性。成虫必须取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卵巢才能发育成熟并正常产卵。粘虫幼虫食禾本科植物时发育快、虫体重,羽化后产卵量大。

3 气候影响

今年黑龙江降水量偏多,尤其是7月下旬,降水异常偏多,且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由于受到这些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黑龙江的二代粘虫化蛹羽化后,粘虫蛾本应于7月下旬向南方迁飞,但该时段降水偏多,连降暴雨,多沉降气流,使粘虫无法迁飞,迁飞中的粘虫被迫降落,在当地发生危害。这是今年粘虫大发生的气候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4 虫口基数偏大

由于2010年冬天温度偏低,2011年夏天高温,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较轻,达到防治指标的农作物面积不大,不需要进行防控,使其粘虫越冬种群数量相对较高,为2012年的大发生提供了虫源基数。今年6月发生的二代粘虫,防治面积少,也造成残留虫量多,这是三代粘虫大发生的内在原因。

5 食源充足

粘虫最喜食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黑龙江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玉米的海洋田,由于降雨多,植株高大繁茂,叶片浓密。另外,今年雨水充足,杂草大发生,出现大量的草荒地,这也给粘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6 防治措施

三代粘虫的幼虫最佳防治适期为8月5日至15日,防治方法如下:

6.1农业防治三代粘虫 虫卵和低龄幼虫较多时,可采用人工捕杀或除草的方式来消灭虫卵和低龄幼虫。具体做法为:一是砍除田间大草;二是铲除地头、地边杂草,留出3~5m隔离带,在隔离带附近杂草喷洒农药,彻底隔离粘虫进入田。

6.2生物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夜蛾科)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气味配比出来的诱饵,配合少量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

6.3物理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在田间插谷草把或稻草把,每亩60~100个,每5 d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此外也可用糖醋盆、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6.4根据预测预报,掌握在幼虫3龄前及时防治,利用3WX-30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和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喷洒。选用4.5 %高效氯氰菊酯或5 %来福灵225~300 mL/公顷或50 %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 %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加40 %乐果乳油1500倍液对水喷雾,尽量喷到玉米心叶内。用有条件的可用运-5型飞机进行超低量喷雾,适用于大面积联防。

防治三代粘虫应注意:正直玉米、高粱等作物已进入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加之夏季高温高湿,防控作业难度很大,易引发农药中毒事故。提醒大家,防治过程中,要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不用剧毒农药,尤其要注意喷雾作业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施药时要避开中午时间。喷药作业时应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毒面具,避免药液直接接触皮肤。要及时休息轮换,杜绝疲劳作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粘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