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开始>>

2014-04-24朱晓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华东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上海中心科技

朱晓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

王 靖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董事总经理

吴 江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陈向力 GE全球副总裁兼GE中国首席技术官

王 元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王 战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李 垣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开始>>

自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立国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改革前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仅在口号上得以突出,更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以全球视野作为焦点。鉴于此,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则摆在了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心位置。可以预见,围绕科技创新,上海将有许多的路要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也更显示了这座城市改革的决心。本期专题,即以此为主题,节选科技领域各专家的观点与看法,共同探讨这一命题。

1 走向创新中心,不可忽视的三点

朱晓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上海要走向创新中心,不可忽视其发展趋势。一是企业从产品中心到产品中心+创新中心。二是城市从产业中心到产业中心+创新中心。我想《国际城市白皮书》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看。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大都市包括纽约、伦敦、巴黎的排名都是位居前几位,也得益于他们全球创新城市的排名。纽约市长表示,未来纽约将打造美国东部的硅谷,世界创业之都,现在是美国第二大高科技城市,科技产值仅次于硅谷。

上海要走向创新中心,不可忽视其技术路线。总得来说我们有一个感觉,昨天的科技预测将会点燃今日的科技创新。我以大数据为例。2011年的时候大数据处于萌芽期。至2013年达到顶峰,非常契合全球大数据的发展;再看移动互联,其方兴未艾,微软和诺基亚都是在移动时代当中出了毛病,没有追赶。

其次,就是环境用来培养怎样的人才。众所周知,硅谷在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独特地环境,包容失败、宽容出错、容忍出局,比如特斯拉,从来没有搞过汽车,眼下却是汽车巨人。上海需要一个很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认可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从60年代起美国培养的人才就把高等学校锁定在科技创新、创新型人才和文化引领三个盲从,所以美国有60年代的空间技术、70年代的半导体技术、80年代的软件技术、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现在的数字化环境,我们上海的高等学校应该把目光瞄准在优秀人才+创新人才这方面,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政策环境,以自贸区为例,其让上海有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2 上海有潜力成为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

上海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这是我们最近很多年一直在跟踪研究的。到2013年,在上海外资的研发中心是366家,其中世界500强的有120多家,分别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其中,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有7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是属于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中国高度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世界500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判断,上海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科技创新的钉子。但是,硅谷更多地是全球性企业中心、总部。上海基本上都是属于区域性跨国公司、外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这说明上海是一个适合做创新的地方,至少从跨国公司来看它是有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的。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太薄弱,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实际上,上海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创新的钉子,所以上海有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非常大的潜力。基于这样的判断我提三点建议:首先是要明确地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二,科技创新发展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牵引,促进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市场需求是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判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仍将处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高峰时期,所以我们建议结合面向未来30年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在科学预测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技术预见,凝练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布局一批能够体现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最新理念的前沿技术,如对接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低碳技术等。还有一个就是要对接我们面向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包括机器人、3D打印技术。上海的科技发展首先要立足上海,从上海自身的发展需求中找到一个出路;第三,我们建议应该成立一个以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技发展领导小组,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统筹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发展不是科技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涉及到经济、教育、文化、城市建设各个领域。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小组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为全市的科技发展制定政策,以促进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健康发展。二是制定科技应用政策,使科技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高效。

3 上海需建立知识产权体系

王 靖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董事总经理

知识产权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日本包括以色列、欧洲,知识产权立国,如果没有一个知识产权体系,中国这种创新都是好比撒胡椒面的,形成不了尖端创新,尖端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

上海要建立知识产权体系,而不仅仅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体系是四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第二,专利审核;第三,专利迅速资本化;第四,资本化完了以后产业形成。这么一个良性循环。中国的知识产权从申请到拿到知识产权证明需要多长时间?中国现在比较快的是26个月,在日本则是11个月,到了以色列更快,美国差不多9—10个月。中国知识产权申报的过程太慢了。世界只有5个知识产权局,中国建设知识产权体系是当务之急。如果说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一个总抓手的话,那么便是知识产权。

此外,如果到2020年上海的科技创新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已经形成了,那么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成功了一半。基于此,上海市得有一张蓝图。首先,整个创新中心里面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政府与市场应分别干什么。其次,评估体系。建设这个科技创新中心,我怎么做,如何建设。同时,让全社会都知道我是怎么评估的。所以,有这么一张蓝图上海才能做好。

4 如何引进、留住海外创新人才

吴 江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我们现在全国人才计划能够数上来的,省和中央这两层大概是4700多项人才工程,各种各样的评比,人才计划。国家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严重地干扰我们科技人员。广东的海外人才引进人员做评估——珠江计划,三年引进海外人才,从35到62,平均年龄57岁,基本上都是叶落归根回来的。再创新就很困难,所以它转化过程当中几乎没有多大效应。现在总结总是从量上考虑,包括从基础研究到我们企业转化,这块需要改变,调整人才结构的问题,需要总结一下。改变方式就有一个问题,上海在建设创新中心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这些问题。

许多时候常爱兰都觉得很恍惚,似乎一切都是陌生的。几年下来,这个叫寿包子的男人是让人陌生的,酗酒打架赌博样样都来,把自己与小羽也打得好不了伤疤忘不了痛;而这个小羽呢,却似乎是从生下来就没有过好脾气,从小哭到大,一直到寿包子死掉,然后突然就不哭了。整个人一天到晚也不说什么话;来到岭北镇,这个被人叫麻糍的男人却是个可以随手被人捏被人捣的软麻糍,这个真名叫周财富的男人,不仅没什么财富,却被叫成了麻糍。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陌生得很。

创新中心国际人才的组合问题,必须是海外的国际人才和我们的对接,高端的国际人才能够进得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这是特殊的机制问题。创新中心也好,整个上海的科技人才的薪酬问题、激励问题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往前进一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觉得整体问题就解决不了。现在大体上来说不是人多人少,是没有动静,激励不起来。我们做了一个高端人才4000人的问卷。4000人高端人才的问卷当中认为潜心研究不足的占到55%,认为还更加愿意做科研的大概有50%,对事业的成功有满意感的也只有60%。整体就是状态不好,整体科研队伍的活力不足,精神状态不好。这里面怎么采取精整、物质激励,薪酬制度等方面需要完善。今年克强总理提出来先从公立医院开始,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要改,现在国家在考虑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的改革方案。公立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的研发经费、项目经费这方面和你的薪酬制度得结合起来考虑,不和薪酬制度结合起来考虑,而是一直想着项目经费,劳务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我说从薪酬制度的角度要考虑。大的方面评价制度、流动制度都是和体制有关系的,创新这块最重要的一个是从海外引进人才,上海应该更多地做这方面的事情。

5 人才引进与开放式创新

陈向力 GE全球副总裁兼GE中国首席技术官

GE内部,中国、印度是两个非常大的做研发中心的基地,最近也是在全球做成了第二、第三大的研发基地。我比较了一下,在印度非常多的从美国过去的印度人,当然还不仅仅是GE,印度公司吸引了大量的在美国或者欧洲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不是57岁,是27、37、47的人过去。我后来一问才知道,印度有一个很好吸引他们同胞的计划。2004年开始,印度政府就已经改变了吸引侨民的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国民待遇,他们叫做OCI(印度海外公民权)。你可能以前没有印度的国籍,但是你父母曾经是印度人。第一你不用签证可以回印度,可以成立公司,可以做任何经济运作,就和印度公民是一样的,像创业要回去的话是非常容易的;另一个是你隔了一代有15年免签证的待遇。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可以从政府层面做一些工作的。

而谈到人才培养,香港科技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不仅华人。它在过去5到10年里跃升很多,美国的德州大学奥斯丁也是如此。就是靠吸引全世界的人才,确实是一件好事。校企合作也是可行的办法,尤其像上海地区有这么多研发的总部,像我们最近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在开始合作培养研究生计划,教育部也有一个卓越工程师计划,都是非常好的。这要求公司的研发人员做学生的导师,同时让学生有一半时间去公司做他的项目和论文。方方面面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怎样吸引最高端的人才回来我觉得真的是事半功倍的一个事情。

此外就是开放式创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上海要掌握这个机遇,怎么样能够往前走得更快更好,开放式创新一定是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的大趋势。以前,尤其是像GE这种公司更是这样,我有上万的研发人员自己研发,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了,一定是互联互通,一定要开放式地创新。像GE在欧洲、日本、中国都有非常多的核心技术,我觉得这一点有一个误区,好像跨国公司就不把核心技术拿到中国来,不是这样的,是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技术能力、市场能力,我们一定要放在这里,否则我们跨国公司也会落后、失败,除了有出口限制的问题那是另一回事。怎么样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不管是内资、国企、民企能够融合起来的创新体系,这一点作为上海也可以有一些新的尝试,做一些更大胆地创新。

6 全球创新中心的实质就是开放

王 元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对于全球创新中心的认知除了一些统计数字可以去比较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的感知,是不是认为上海就是一个创新中心,就像大家对硅谷的认知一样。其实硅谷并不是一个官方统计出来的东西,大量研究机构做统计分析之后觉得是一个最密集的创新中心。上海其实也是一样。第二,公众的认知,是否认为上海以后确实是一个创新中心,对这个城市形象的看法。到了上海之后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显然应该是一个思想很自由的地方。此外,它应该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地方——很多元很包容很开放。第三,它有领袖人物,确实需要领袖人物,一些真正的企业家。第四,要有一些像样的大学、一流的大学。还有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便利环境,无论是融资也好还是产业成长的速度也好,其实都需要商业便利性。最后一个,还是一个要素配置的效应。其实在这些方面上海都有很多很明显地条件和因素。全球创新中心的实质就是开放,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次,上海应该提出要做研发总部,全球的研发总部。现在70个研究中心是区域中心,实际上上海应该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把全球的研发中心向上海转移。

还有,在上海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要显著地提高它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能够真正在岗位上吸引一流的国际大学的老师和研究人员到你这里工作,显然你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机构,或者提升你的研究水平。

在引领方面。我们现在讲到中国的科技发展,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地认识。我们最近对于中国12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的水平做了一个比较研究,11个领域进行了上千份专家的调查,最后大家测算下来我们与美国相比较中国领先的技术大概已经占到了19%,并行的占到23%,还有50%左右是跟着。上海这样的地方我一直认为要做很多引领性的事情,你要做影响全球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才是很重要的全球创新中心的要求。第二个层面就是真有一些能够做出其他地方做不出来的那些大的科学技术设施。

在制度方面。我们讲了很多东西,但老忘记第一人称,就是谁要做。讲清楚路线图似乎是政府的问题,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好像都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特斯拉、谷歌、推特都不是国家意志,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个问题,恰恰是什么问题是政府应该做的,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些批判、改革的精神我觉得是不行的。

7 四个协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我想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来讲,如果说这次的起步点是“十三五”规划,那么创新中心肯定不是在科技体系范围内讨论——的确是科技系统份内的事情,同样也是科技系统份外的事情。关于协同的问题一定要放到非常高的高度来进行讨论,其中有这样四个协同。

第一,功能协同。科技怎么样支撑金融,文化与科技怎么样支撑繁荣。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四个中心,特别是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怎么样支撑科技、创新的问题,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甚至于是平等意义上的双向互动。

第二,空间协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个意义上空间协同的整体响应是非常有必要的。五角场创新走廊或者国家创新示范区。我们设想一下在上海八个中心区除了杨浦以外现在七个中心城区提的方向、口号都是在围绕原来讲的金融、贸易、航运的功能进行配套。关于创新,难道只能在一个区域层面上响应就够了?显然不可能,甚至我们有可能推上海的中心城区、市郊到远郊,容纳对创新进行实体性地响应。

第三,区域协同。我非常赞同,原来讲上海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它的产业体系非常完整,应该说在长三角范围内我们各类产业体系的完整性还是有保证的,但仅是在上海市域范围内。这个情况下如果说创新要有最后产业转化的话,起码是在长三角范围内的响应。长三角协同、区域协同很重要。

第四,人文协同。上海前一段时间也有一些研究,关于城市基因研究,一直讲上海的城市基因是敢于冒险和讲规则,这两条一定意义上是有矛盾的。讲规则在目前来讲还是上海的显性基因,但是冒险创新现在变成了上海的隐性基因,没有表达出来。这个意义上在教育层面和人文宣传上一定要进行协同。

8 绿色经济大有可为

王 战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上海关键是要解决企业家的问题,我们实体经济拿不到钱,通过风投、天使资金、科委一系列支持去做,但是要有耐心。好在现在小企业在信息服务业这块里面涨得很快,现在的整个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对这个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另外,要聚焦未来的产业,这一类已经过去了,我们讲三个经济加一个制造,三个经济一个制造是平台经济。我理解的平台经济比较广义,它实际上应该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这三个作为前提讨论平台不能称其为平台,做不了这个平台。

其次,绿色经济。绿色经济里面是大有可为的,我讲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城市现在几乎千城一面,最难看的是每个楼上的热水器,好端端的建筑,上面一个个放着,就没有办法把这个东西造在房顶、立面上。有时候,科技创新老是把眼睛盯着最顶尖的东西,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节能的很多东西都不去做。此外,绿色经济我中的特斯拉的模式是绝对不适合中国的。这是美国特色。美国要推这个东西,一上来就商业化,它是从高端推,变成一种时尚。今后我不开奔驰了,我开的就是这个车,体现那个“范”。它形成一个商业模式,就是从小众开始做起。而中国最大的特色,则是570万公交车和出租车。像新能源车上海最有希望,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最大,公务车也最多。同时,科技的问题不仅仅是科技的问题,机制问题如果解决了什么都解决了。新能源车有多少?我们说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你一旦做成了路就打开了。

此外,健康经济,这也是上海最有优势的。医疗器械这块当中上海居然有这么多的临床。当然我讲的健康经济不止这一块,包括很多方面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去做。最后还有智能制造,不光看重上海市场还看重长三角市场,长三角对数控机床、注塑机,接下去对机器人的需求是最大的,因为大量劳动力成本提高必然会有这种需求。

9 加快上海创新网络构建

李 垣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建设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有两点可以做。一是加快创新驱动的发展。二是带动全国创新发展的要求。上海能够有效地集聚全球资源,支持创新企业成长,带动区域乃至全球发展。这两个目标是同时也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关键,我个人认为是支持本地区加快创新网络的建设,彰显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功能和活力。

此外,我个人建议中国人要给自己画圈,企业要凭自己的研发能力。如果你跟着美国去加大研发能力的话,20、30、50年都不行,但是由我们来画圈,由美国的同志跟我们一起干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比如现在的芯片华为没有一个是中国造的,但是又怎么样?我是老大,思科当年怎么对我们华为的,现在又是怎么对华为的。所以我觉得把这个东西反过来看一下就清楚了。并且,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是靠整合能力来独具特色的。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大国指着另外一个大国讲,你们老偷我们的东西,这两个大国是谁呢?90%的人认为偷东西的大国是中国,指责别人那个是美国。恰恰相反,100年前指责那个大国的是英国,偷人家东西的是美国。美国人到现在没有给狄更斯付1元的版税,现在美国为什么那么重视知识产权呢?因为知识产权对美国人有用,所以你要告诉我们企业家知识产权保护对他创业有用才行,否则我个人认为这是有问题的。

最后我提几个建议。第一,政府应当从鼓励单一的研发能力转向鼓励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从关注单一产品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商业模式的创新。第三,鼓励企业单打独斗转向关注优势企业不断涌现的环境建设。第四,从政府主导产学研结合转变为能不能让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第五,我们现在叫协同创新机制,能不能让企业主导政府来配合,从分散的支持政策由各个局委办能不能向针对性更强的综合性的配套转变。第六,从一成不变的政策专项向更柔性、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转变,我们想不清楚还得做。第七,从强调政府创造环境能不能转向引导全球资源共同来营造环境。

猜你喜欢

上海中心科技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上海电力大学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