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国际比赛:才能之外的“潜规则”
2014-04-24陈茴茴
★文/陈茴茴
小提琴国际比赛:才能之外的“潜规则”
★文/陈茴茴
2014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刚落下帷幕,重返初办城市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又开始引人关注。活跃在音乐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几乎都有过在国际著名小提琴赛事获奖的经历。比赛是门槛,是历练,还是跳板?众说纷纭间,越来越多的“国际”比赛蜂拥而出。想在比赛热潮中“成功突围”,需要琴童与师长有一颗冷静的心。
“老柴”狂野,“伊丽莎白”出其不意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童卫东,曾经担任过著名小提琴家林耀基老师的助手,协助林老师辅导很多选手参加各种比赛,同时也担任过国内外很多比赛的评委,对于国内外小提琴比赛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国际小提琴几大重要赛事,即柴科夫斯基大奖赛、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等,他认为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有悠久的举办历史、含金量高、比赛战线长、技术难、比赛后续环节完善(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财团资助获奖选手举办音乐会、出专辑,提供名琴使用等等)、比赛过往胜出者是如今音乐界的佼佼者。在这些共同特点之下,每个比赛还会因为举办国或命名音乐家而具有细微的差别。童卫东举例说,比如“老柴”比赛,深受俄罗斯学派影响,偏重于俄罗斯艺术特点,艺术风格上更推崇情感爆发力;“伊丽莎白”比赛战线偏长,曲目量比别的比赛几乎要多出一倍,对选手的体力和心理是很大考验,而且这个比赛还有一个“出其不意”之处,曲目中会准备一首选手从未拉过的协奏曲,现场给选手谱子,然后将选手分别分到相对封闭的小屋子练习一周后直接合乐队进行比赛。这种“出其不意”考察的就是选手的应变能力与真正实力。帕格尼尼比赛则“赛如其名”,延续了帕格尼尼“鬼才”般的技巧风格,在技巧上要求非常高。
两极分化需避免
一次比赛或许能改变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命运,这是比赛带给参赛者最直观的冲击,也是无数人想要投身“赛海”的原因。童卫东对待比赛,无论是过去的“唯比赛论”,还是现在有些老师以追求艺术为借口拒绝一切比赛的做法,他都觉得过于极端。他举例说,国际上知名的比赛,海外参赛的选手都是自由参加,失败就离开,没有什么负担。而国内孩子参赛时,往往要背负师长、院校甚至是国家的荣誉,孩子未参赛就背负了很多额外的东西。一次比赛并不说明什么,在严谨客观的基础上,挑选适合自己的比赛是最重要的。一旦选择比赛,苦练是必不可少的。他非常赞同林耀基老师当初训练学生参赛的方法,林老师在技术上要求很严格,总是要求把学生的技术提升到完美无缺、万无一失的层面,才允许学生参加比赛。一旦决定参赛,他会亲自陪着学生一点点完善技术上的细节。17岁即获得柴科夫斯基大奖赛银奖的青年小提琴家陈曦回忆起当时林老师赛前对自己的训练,说林老师一直坚持如果技术达不到,即使是到了比赛前一天,也不会让他参赛。正是这种将技术练到出神入化程度的标准,林老师的学生才会在许多比赛中以惊人的技术取得了音乐表现力上意想不到的结果,取得好的成绩。
仅有才能远不够
在国际大赛中,中国学生都显得有些吃力,尤其这几年没有太好的成绩,青少年比赛相对而言要好一些。童卫东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多数学生有才能但综合素质不够;一是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到的东西无法与世界潮流推崇的方向接轨,即使有才能,也无法与时俱进,限制了他们在国际比赛中脱颖而出。这就对国内的小提琴教学提出了新命题:学生,如何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提高艺术修养与文化内涵;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与国际接轨。
童卫东说,国内西洋音乐的氛围还是欠缺一些,喜欢走捷径的人又多,使得很多有才能的孩子不愿意脚踏实地。有才能的孩子不少,但最后走出来拔尖的,往往是最努力的。比如曾获得帕格尼尼比赛金奖的青年小提琴家宁峰,德国学习的经历使得他的演奏极富歌唱性,技巧完美且有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他又很有修养,在艺术上有着执着的学习态度。童卫东总结说,要想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仅有才能是很不够的,还需要眼界的提高,文化的积累,还有相应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