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琴的鉴别与断纹

2014-04-24★文/乐

音乐生活 2014年4期
关键词:牛毛琴音木质

★文/乐 声

古琴的鉴别与断纹

★文/乐 声

鉴别古琴的优劣,主要从选材、工艺和发音等方面进行。《太古遗音》说,良材“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今天人们只能通过龙池和凤沼来观察面板的纹理和色泽,感触其材质的软硬。木质反映年代信息,主要是从它的颜色、松朽程度进行判断。年代越久,颜色越深,木色由白而黄、由黄而褐、由褐而黑,其松朽程度也就越高。有些古琴家甚至能根据木质的颜色推其制造年代。当代琴家丁承运在《中国造琴传统抉微》中说:“清代的琴木质微黄带灰,明代黄,南宋金黄,北宋以上的呈紫金色等。”新制的古琴,须选用经过长年自然干燥的陈年老桐木或杉木,尤以沙桐为佳,也可择古建筑拆下的柁柱等松杉木料。从池沼看去,纹理应顺直、宽度一致、无疤节和虫蛀现象。在工艺上,琴面前后左右弧度平正、自然适度,不能有凹陷或高低不平现象。琴身端正,放于桌上应平稳。各部分加工须精细,胶合处严密牢固无缝隙。漆饰色调雅致,表面平滑光亮。琴轸高低一致。琴弦应丝条均匀、质地光泽、洁白而拉力强。缠弦以紧密、均匀、明亮、光润的为佳。还要注意其“低头”做得是否合适,弹奏时不应该有抗指。在发音上,按《太古遗音》的说法,一张好琴要具备“九德”,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兼具九德的琴是很少的,一般具有静、透、圆、润、清、匀,就算是很好的古琴了。按现代说法,即音响纯净、音量洪大,各弦发音均匀,没有杂音,高音清脆,低音浑厚,共鸣和传远效果好,音色优美、圆润、恬静,既不尖锐,也不钝拙。

在《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林黛玉向贾宝玉夸耀她的古琴道:“你看这断纹,不是牛毛似的吗?所以音韵还清越。”鉴别古琴优劣,除用材、琴音和题款外,还要观察其断纹。古代琴家曾曰:“有声而无断者,何以表琴之古。”古琴的断纹,是年代久远的标志,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惟有古琴才具有的特征。历代造琴大师实践证明,古琴选材极为重要,面板多用松软的桐木、杉木,底板则用坚硬的梓木或其他硬木。共鸣箱做好后,还要在外面先施以较厚的漆胎,后再髹以表漆而成。漆胎均用生漆与瓦灰、鹿角灰或八宝灰合成,瓦灰胎质地疏松,琴音松透,但易磨损;鹿角灰胎质地坚固耐磨,且年代久远,琴音越透;八宝灰胎系用金、银、翡翠等八种宝石碎屑与生漆、硃砂合成,质地最硬,最为珍贵。许多传世名琴多在琴体上先施一层薄薄的灰漆,外缚一层麻布,再施一层灰漆,待干后再按层施以粗灰、中灰、细灰,干燥后再髹以朱、褐、紫、黑等色表漆。一张古琴制好后,必须经过琴家长年不断地弹奏,琴音才会越弹越好,随着岁月流逝,年代久远,漆胎和表漆就会形成各种形态的裂纹,琴家称之为断纹。这种特有的现象,就是由于琴的木质软硬、收缩有别和漆胎质地老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由于年代、木质和灰漆质地的差别,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不同材质的琴,其断纹的形状也不相同。

有断纹的古琴,不但琴音静、透、润、匀,而且外表也十分美观。北宋以来,琴人对此极为重视。断纹的形状较多,据《潜确类书》载:“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传统称谓有蛇腹断、细纹段、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冰裂断、梅花断等多种。其中前两种断纹最为常见,蛇腹断呈蛇腹的平行裂纹,形似水波者称流水断,又因裂纹的间距不同而有大小流水断和大小蛇腹断之分。古琴以龟背断最为名贵,琴家有“千金难买龟背断”之说。唐琴多为小蛇腹断间杂其他细密断纹,宋元之琴常见细纹断。古琴年代越久断纹越多,有些是在长断纹之后,断纹之间继续出现细小断纹,这大小两种断纹不是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长断纹是最初形成的,是随着琴材的伸缩而断裂的。一般是翘起像“剑锋”,有的还微露出灰漆,而细小的断纹,则是在长断纹出现以后陆续发生的,是随着灰漆的继续老化而产生的。今人通过大小断纹也能够大致判断出古琴的年代。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几张唐代古琴,“九霄环佩”为小蛇腹间牛毛断纹,“大圣遗音”为蛇腹断兼细牛毛断纹,“飞泉”为蛇腹断间冰裂断纹。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的历代名琴,其中唐琴“枯木龙吟”为蛇腹断局部间牛毛断纹,宋琴“鸣凤”为蛇腹间牛毛与冰纹断,元琴“韵磬”为蛇腹间冰纹断,明琴“雪江涛”为小蛇腹间小流水断纹,清琴“珊然”为小流水断纹。

猜你喜欢

牛毛琴音木质
僧心琴音
记白马寺(新韵)
木质风景画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