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与高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研究
2014-04-24谢晓亮胡大一
谢晓亮,李 觉,胡大一
肥胖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多种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目前呈流行趋势[1]。尽早发现血管病变的临床前期并对其进行强化干预是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根本措施[2]P37-41。2007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3]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4]已明确将脉搏波速度 (PWV)列为动脉僵硬度检测项目之一。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1 400 cm/s可诊断为高动脉僵硬度[5],从而对血管早期病变进行筛查。《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 2008》[2]P108-109指出ba - PWV≥1 400 cm/s有助于区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居民计算体质指数 (BMI)、测量ba-PWV,分析超重/肥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为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7年7—9月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等地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1 254例,且均在知情同意后参与研究。剔除资料不完整者34例,最终入选1 220例,其中男547例,年龄 (46.2±13.1)岁;女673例,年龄 (47.4±12.7)岁。男女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45,P=0.08)。以BMI≥24 kg/m2诊断为超重,BMI≥28 kg/m2诊断为肥胖[6-7],将社区居民分为超重/肥胖组(764例)和非超重/肥胖组 (456例),其中超重/肥胖组男352例、女412例,年龄 (47.2±12.5)岁;非超重/肥胖组男195例、女261例,年龄 (46.4±13.3)岁。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5,P=0.26;t=1.247,P=0.21)。以ba-PWV≥1 400 cm/s诊断为高动脉僵硬度[5],将社区居民分为高动脉僵硬度组 (594例)和非高动脉僵硬度组 (626例)。
1.2 研究方法和检测指标 研究人员均参加统一培训,收集社区居民流行病学资料,包括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既往或目前疾病史、用药情况、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身高、体质量使用国民体质II型器材测量;ba-PWV使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BP203RPE-II型)测量。研究对象采取标准仰卧位,静卧10 min,使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四肢缚4个示波血压袖带,连接好Ⅰ导联心电图电极,将一个心音图 (PCG)传感器放置在心电图胸导联V2的位置上,4个袖带同时充放气,监测心电图和PCG。ba-PWV表示臂部到踝部的PWV,上臂波形的波峰和踝部波形的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被定义为上臂到踝部的时间间隔 (Δt),同时仪器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自动计算出ba-PWV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L),ba-PWV=L/Δt,仪器可自动显示左右两侧ba-PWV,取左右两侧ba-PWV中最大值进行统计分析。
来自本文的更多信息:本研究是多中心 (上海、北京、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社区人群动脉僵硬度调查研究中的一部分,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社区人群超重/肥胖与高动脉僵硬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两次录入核对正确后确定为分析用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BMI与ba-PWV的关系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将BMI分别作为连续变量和等级变量 (超重/肥胖、非超重/肥胖)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调整年龄、性别、脉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异常、吸烟因素),计算不同BMI人群高动脉僵硬度的相对危险度 (OR)。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I与ba-PWV的线性相关分析 男性和女性的BMI与ba-PWV均呈正相关 (r=0.089、0.083,P<0.05)。
2.2 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ba-PWV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的比较 超重/肥胖组社区居民的ba-PWV为 (1 490±2921)cm/s,高于非超重/肥胖组的 (1 387±30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33,P<0.001);超重/肥胖组社区居民的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为56.9%(435/764),高于非超重/肥胖组的34.9% (159/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669,P<0.001)。
2.3 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不同性别的ba-PWV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 超重/肥胖组社区居民中男性和女性的ba-PWV、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 (P<0.05,见表1)。
2.4 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不同年龄段的ba-PWV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 超重/肥胖组<40岁和40~59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60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内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30、1.641,χ2=121.707、133.359,P <0.05);≥60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高于40~59岁年龄段,40~59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高于<40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5 高动脉僵硬度危险因素分析 高动脉僵硬度组的年龄、BMI、脉压均大于非高动脉僵硬度组,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动脉僵硬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性别构成、肾功能异常率、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2.6 超重/肥胖社区居民高动脉僵硬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超重/肥胖社区居民是否发生高动脉僵硬度为因变量,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校正年龄、脉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后,连续变量BMI致高动脉僵硬度的OR(95%CI)=1.589(1.163,2.015)(P<0.05);当BMI为等级变量时,超重/肥胖致高动脉僵硬度的OR(95%CI)=1.611(1.194,2.028)(P<0.05)。
表1 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不同性别的ba-PWV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PWV value and prevalence of high arterial stiffness in different gender between overweight or obesity group and non-overweight or non-obesity group
3 讨论
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早期仅表现为动脉弹性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加,并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动脉僵硬度已成为心脑血管等疾病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跛行等严重后果[8]。2011年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9]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类,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肾功能异常是主要 (传统)危险因素,超重/肥胖是潜在危险因素,而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Yamashina等[8]对10 828例社区体检者测定ba-PWV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ba-PWV有成为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的潜力,因其测量方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既可以用作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指标,也可以用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损害程度的指标,从而达到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的目的。
表2 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不同年龄段的ba-PWV及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a-PWV value and prevalence of high arterial stiffness in different age between overweight or obesity group and non-overweight or non-obesity group
表3 高动脉僵硬度危险因素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high arterial stiffness
本研究中内蒙古社区居民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为48.7%(594/1 220),超重/肥胖率为62.6% (764/1 220),明显高于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25.5%[1],考虑可能与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及饮食、运动习惯等有关[10-11]。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1]。在美国,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据报道,与正常体质量居民相比,美国肥胖患者住院费用增加46%,看医生和门诊费用增加27%以上,处方药费用增加80%[12]。中国同样面临肥胖所带来的问题,防控肥胖已刻不容缓。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组社区居民无论男女其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在研究不同年龄段超重/肥胖与ba-PWV和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时发现,超重/肥胖组<40岁和40~59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而两组≥60岁年龄段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提示对超重/肥胖人群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在超重/肥胖组还是非超重/肥胖组,≥60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高于40~59岁年龄段,40~59岁年龄段社区居民的ba-PWV和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高于<40岁年龄段,提示动脉僵硬度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本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BMI与ba-PWV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脉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后,连续变量BMI致高动脉僵硬度的OR(95%CI)为1.589(1.163,2.015);当BMI为等级变量时,超重/肥胖致高动脉僵硬度的OR(95%CI)为1.611(1.194,2.028),提示超重/肥胖是高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导致的高动脉僵硬度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需加强体质量管理。本研究对推动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在社区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的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
2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41,108-109.
3 Rabasseda X.New joint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J].Timely Top Med Cardiovasc Dis,2007(11):E18.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基层版)编撰委员会.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24.
5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标准制定委员会.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标准化建议 (草案) [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2-5.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428-2013成人体质量判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8 Yamashina A,Tomiyama H,Takeda K,et al.Validity,reproducibility,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ninvasive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measurement[J].Hypertens Res,2002,25(3):359-364.
9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
10 马帅,郭跃伟,鲁淑芳,等.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的分布特征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1519-1522.
11 钟赟,田朝伟,刘本荣,等.35岁以上人群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4064-4067.
12 Finkelstein EA,Trogdon JG,Cohen JW,et al.Annual medical spending attributable to obesity:payer-and service-specific estimates[J].Health Aff(Millwood),2009,28(5):w822 -w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