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的认知调查
2014-04-24杨晓唐红张嘉
杨 晓 唐 红 张 嘉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结控门诊,广东 深圳 518081)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的认知调查
杨 晓 唐 红 张 嘉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结控门诊,广东 深圳 518081)
目的了解结控门诊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为有效开展密切接触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结控门诊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54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57%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身处高危的结核病感染风险不知晓;不同年龄、学历及职业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感染风险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01)。结论加强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认知的教育,是提高密切接触者受检率的关键,也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认知;措施
近20年来,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严峻[1],2010年新发肺结核患者880万例,110万例死于结核病[2]。结核病的控制依赖于对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及有效治疗,现已公认涂阳病例是主要传染源,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3]。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感染风险认知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1月~12月结控门诊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154人,年龄均在15岁以上,所有调查对象均神志清楚,无认知障碍。154例密切接触者中男70人,女84人,年龄15~75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1人,中学99人,小学及以下34人。职业:工人65人,干部18人,教师3人,商人24人,自由职业18人,无职业19人,学生7人。与患者关系:夫妻47人,母子32人,父子27人,兄弟姐妹15人,舍友33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结控门诊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认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对结核病感染风险认知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及与患者关系;对结核病感染风险的认知包括5个条目,分别为:①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②戴口罩的重要性;③肺结核的主要预防措施;④密切接触者有高感染的风险;⑤密切接触者免费筛查政策。每个条目按“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分级,所有条目中,5题均选“了解”者为“知晓”,3题以上选“了解”及“部分了解”者为“部分知晓”,其余为“不知晓”。由研究者亲自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发放问卷前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及填写要求,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匿名填写,少数不识字的密切接触者由护士逐条宣读,征得意见后代为填写,现场收回问卷。发出问卷154份,均有效收回。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及与患者不同关系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感染风险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学历及职业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感染风险认知情况
3 讨 论
3.1 密切接触者,即与已知涂阳肺结核患者长期同处一相对密闭空间者,其感染和发病的危险性均比一般人群要高[4]。国外有资料显示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为0.8%~3.0%[5],提示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是目前发现结核病的必要措施。早在2005年,国家为了提高活动肺结核的发现率,专门安排经费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筛查,但一直以来,密切接触者筛查到位率并不高。
3.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7%(88/154)的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的感染风险不知晓,37%(53/154)为部分知晓,知晓率仅为8%(13/154)。此次调查还发现:不同性别及与患者不同关系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感染风险认知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学历及职业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常见感染风险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01);15~20岁组、文化程度低者组及工人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组感染风险认知率较低,提示这些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感染风险认知教育的重点人群,应加大宣教力度。
4 建 议
大多数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肺结核感染风险认知不足而未到结防机构接受筛查,所以,进一步做好涂阳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认知的教育是提高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受检率的关键,也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应对不同年龄、学历及职业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多种形式地、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进行感染风险的认知的宣传:①在患者确诊后,医师除了要向患者做好详细的宣教工作,还要对陪伴患者就诊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耐心的讲解,告知他们可能得结核的风险,让他们知道不检查可能有什么危害和接受检查的益处;②通过患者将结核病防治宣传资料发放给密切接触者阅读;③利用督导、随访等适当的机会,主动向患者及周围的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④向患者讲解密切接触者可能感染结核病的概率,尽最大可能找出密切接触者;⑤对未到位筛查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要了解其具体困难和心理障碍,并告知可行免费筛查。⑥建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随访制度并动态观察。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能够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治疗。此项工作有利于了解结核病感染的情况以及更早、更多地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这是一个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益、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遏制结核病的扩散起到主要作用[6]。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ultidrug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M/XDR-TB):2010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18:80-10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 2011[R].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12.
[3] 屠德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流行病学意义的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7): 670-671.
[4] 向觅.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2):839-840.
[5] Geneva,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es control[R].WHO Report,2000:20-32.
[6] 卫生部疾控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R].北京:卫生部.200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主要是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所致,导致局部心肌血流量出现非常明显下降,例如: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斑块内出血、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和(或)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心绞痛[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血脂代谢异常和炎性反应有着紧密联系。故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以稳定易损斑块和控制炎性反应为主要原则,他汀类药物在抗炎和调脂上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弱炎性细胞向斑块内的聚集和趋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损伤部位炎性反应,使动脉粥样斑块更加稳定,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避免不稳定斑块破裂,进而实现对心血管事件的控制[4]。针对冠心病患者应尽早为其提供剂量充足的他汀类药物,使其血脂能够得到控制,使心肌缺血症状和冠心病病死率有效减少;根据相关研究[5]结果发现,采用他汀类药物给予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并使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34%~50%。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调脂药,在帮助斑块稳定,缩小斑块内脂核,预防斑块破裂上有不可替代功效。在本组研究资料中,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连续加服2周的阿托伐他汀,根据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频次均有了明显下降,此可知,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续2周,即可起到抗心肌缺血、保护内皮功能以及抗炎等作用,使患者的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有效缓解病情。
丹红注射液一种红花和丹参等药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中药注射剂,该注射剂中含有大量的丹参酚酸、丹参酮以及红花黄色素等,对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微循环上有着积极作用,故可起到抗炎和降脂的作用,对控制冠心病心脏事件以及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上有较好效果[6]。本组资料中,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口服阿托伐他汀基础上,给予其丹红注射液,根据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结果来看,可以看到试验组的心电图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故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增强炎症抑制作用,在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具有极佳效果。
总而言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中,采用丹红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稳定病情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两药联用,其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效果更佳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1.
[2] 王小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5):3-4.
[3] 董杰,苗长久.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71-72.
[4] 秦胜利,秦政,沈丹.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45例[J].世界中医药, 2012,7(2):121.
[5] 宁伟志,莫剑,李桃,等.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91-92.
[6] 汤益坤.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黏附分子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87-1188.
Perception Survey of Close Contacts of Smear-Positiv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Risk
YANG Xiao, TANG Hong, ZHANG Jia
(TB Control Clinic, Yant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81, 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risk of cognitive status of close contacts with outpatient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work in close contacts.MethodsTo investigate th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risk of cognitive status of 154 close contacts with outpatient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57% of close contacts did not know the highrisk of TB infection,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1), about th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risk perception in close contacts of different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career.Conclusions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lose contacts with smear-positive tuberculosis about infection risk percep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xamination rate of close contacts, and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contoll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cut off the transmission of important measures.
Tuberculosis; Close contacts; Risk of infection; Cognitive; Measures
R521
B
1671-8194(2014)17-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