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观念 成功实践 带动就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燕君芳

2014-04-24彭华

中国猪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养猪生猪大学生

本刊记者 彭华

转变观念 成功实践 带动就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燕君芳

本刊记者 彭华

燕君芳,陕西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全国创业明星。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实践者,燕君芳提出的食品安全、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的建议,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燕君芳就大学生就业及创业方面的问题继续提出了建议,另外她还结合公司的实践,提出了发展生猪产业化新模式的建议。本刊记者针对这些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 推行“四化” 打造生猪产业化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而对于生猪产业的现代化,燕君芳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

一是标准化。燕君芳认为,只有标准化,企业的规模才能不断复制扩大,否则即使扩大了规模也很难管理。以本香集团的生猪养殖基地为例,母猪场以5 000头母猪为一个单元,育肥舍则以6 000头育肥猪为一个单元。相应的猪舍构造、饲料供应、疾病防控,都制定了配套的标准。

二是规模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出栏生猪7.2亿头,比2010年增长7.3%。在2014年“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我国农业发展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2013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已经占到养猪总量的38.5%,而2010年这个比例为34.5%,可见我国养猪的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如果规模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养猪的数量就相对少了,整个生猪产业的控制以及生猪市场的调控就相对容易一些。

三是产业化。猪养得再好,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卖出去实现盈利。如果不进行产业化,就会跟市场脱节,从而导致供不应求时,猪价就高,供大于求时,价格就大幅下滑,养猪人就得赔钱。在养猪人中,有投资型养猪人和投机型养猪人之分。投资型养猪人不管行情好坏,都坚持养猪,把养猪当事业去做;而投机型养猪人则是在猪价高的时候赶紧补栏,猪价低的时候就选择退出。规模化养猪户,如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一般属于投资型,都是把养猪当梦想、当事业、当信仰去做。本香集团目前正运行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肉食品连锁专卖—有机肥生产”一条龙的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养猪人进行投资型养猪。

四是品牌化。没有品牌,生产的农产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附加值,只能随行就市。而本香集团生产的猪肉,通过建立品牌,利用直营店和加盟店进行售卖,这几年其价格并没有因为市场上猪肉价格大幅波动而受到影响。燕君芳认为,品牌就是给消费者信心,给消费者保障,给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品质。品牌是有内涵的、有底蕴的、有一定魅力的。正如女人一样,即使外表逊色一点,但只要有内涵,很智慧,很贤惠,很善良,也会很有魅力。

燕君芳认为,现代农业若不能首先实现标准化就没有办法做大,做大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然后需要实现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做大规模化后再实现产业化,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最后实现品牌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几点实现了,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不管什么农产品,什么样的农业企业,都可以这样做”。

⊙ 转变观念 积极就业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比2013年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好,除了大学生总量增加及供需错位的原因,燕君芳认为与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错误也存在一定关系。有这样三种类型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观是不正确的、片面的。

一种是职业规划不清楚,缺少人生的目标和定位。有的大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想着毕业后再转行。不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人生,该有怎样的生活,该拥有一份什么样的事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一种是不愿去基层工作。有的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认为自己应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能掉了身价,排斥那些基层的工作。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则表现为不愿意到养殖场等生产一线工作。

还有一种是缺少感恩的心,遇到困难容易放弃。企业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是很高的。有机构曾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员工身上付出的成本是其工资的7倍,这些成本除了工资、奖金、社保等显性的人力拥有成本外,还包括招聘成本、人员置换、达到岗位的基本任职要求所应当支付的误操作、低效率的代价以及相关的学习培训投入等使用成本。但很多学生只看到他拿到的,没看到公司为他付出的。有的在找工作时,为了让企业能接收自己,在面试时,满口承诺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愿意从基层干起。结果干了两年,女孩子说要结婚、生孩子,家庭跟事业有矛盾;男孩子则说要找对象,或者老婆不愿意他呆在猪场,向公司提出辞呈;还有的经不住高薪的诱惑,频繁跳槽。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企业更愿意接收有过两年及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一方面招进来马上能干事,另一方面,这些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珍惜企业给予他的机会,不会轻易放弃。

针对那些不愿意下基层的大学生,燕君芳认为如果不从一线的基层岗位做起,根本不可能做到管理岗位,可以不精,不专,但是一定要经过生产一线的历练后才会发现问题。她本人在创业之初做过出纳、生产工人、做过饲养员。她认为不下基层,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无法做好管理工作。

本香集团当初招的大学生,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但留下的几乎都实现了“六子”,即“位子,票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这些人必然是懂得感恩的,公司也愿意发自内心的进一步培养他,对他赋予信任。

除了改变就业观念,燕君芳建议相关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应首先给员工做好人生规划,再对其进行引导,发掘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楚的定位,然后按照这个定位去重点培养。而且,除了工资以外,还要在福利和精神层面给予整体的关怀,懂得感恩的员工会很快成长起来。

⊙ 帮扶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燕君芳向本刊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两个同学,一个是国家公务员,一个是开馒头店的,哪一个同学在你的心目中更重要”。她没等我们回答,就笑道,“我知道,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公务员同学更重要,认为公务员同学会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但我认为,卖馒头的进行创业的同学更值得尊重,因为他自己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靠自己的辛苦、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因此,她在两会上建议,首先国家要营造一个全民创业的氛围。要尊敬、赞美、帮扶、关照这些创业者,这个群体是值得国家去帮助的,青年创业则中国强。其次,学校应在整个大学阶段引导这些未来的人才做好职业规划,不能等到毕业的时候。最后,他建议国家应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

2013年的“两会”上,燕君芳就提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建议。谈到建议落实的情况,燕君芳表示,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尤其是在“2014年重点工作”布置上,专门有一段文字提到了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的数字指标。“所以我还是会不断的呼吁和完善我的建议,直到创业能成为一种惯性和风气,直到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燕君芳说。

猜你喜欢

养猪生猪大学生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