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4-04-24傅金芬
傅金芬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女生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研究
傅金芬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以高校女生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校女生的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负相关关系;当BMI超出正常范围时,随着BMI的不断增大,其心血管系统机能随之减弱。
高校女生;BMI指数;台阶测试;心血管系统机能
从近几年对大学生体质调查中发现,女生BMI肥胖率及超重率呈上升趋势[1]。肥胖不仅会给女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疾病。尤其是由肥胖所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问题尤为突出[2-3]。流行病学认为,肥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会进一步加快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恶化[4]。因此,本研究通过台阶试验对高校女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进行测试,目的是探求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为今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女生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2所高校中的194名女生作为测试对象(剔除重要脏器慢性病和残障患者),其中偏瘦体重49人,正常体重47人,超重体重50人,肥胖体重48人,年龄为18~20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BMI、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相关文献203篇,阅读《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等4本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专著,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1.2.2 测试法 BMI测试:测量所选女生的身高、体重测量值,利用体质指数公式:BMI=体重(kg) /身高2(m)计算BMI值,并根据BMI分类理论将其分为体重偏瘦、正常、超重、肥胖4个体质类型。体质类型1:BMI<18.5属于偏瘦;体质类型2:18.5≤BMI≤23.9属于正常;体质类型3:24≤BMI≤27.9属于超重;体质类型4:BMI≥28属于肥胖。
台阶试验: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台阶测试的指标、方法。台阶试验主要测试的是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测试方法如下: 测验前测定被测试者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做轻度的准备活动后,被测试者在一定的台阶高度上按节拍器的节律做踏台上、下运动,连续做3 min,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1.5 min、2~2.5 min、3~3.5 min的3次脉搏数,并用公式求得评定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机体的心血管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1.2.3 建立数据库 将所选样本的194名女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录入计算机,构建体质指标研究数据库(表1)。
表1 高校女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一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由于数据BMI与台阶试验成绩呈非正态分布(W=0.949、P=0.000;W=0.932、P=0.000),因此选择克鲁斯卡尔—华利斯法对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进行分析,选择曼尼—惠特尼U检验法对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hapiro—Wilk方法将BMI与台阶试验成绩及分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选用Spearman对BMI与台阶试验成绩进行相关性检验。
表2、3结果显示: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呈非正态分布(W=0.948、P=0.031;W=0.876、P=0.000;W=0.882、P=0.000;W=0.789、P=0.000)。BMI与台阶试验指数具有相关性:R(194)=-0.525,P=0.000<0.01;相关的方向呈负值,表明BMI大台阶指数就小。由此可得,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存在负相关性,BMI大的女生其心血管系统机能则差。与兰健、于立博等学者所持的当BMI超出正常范围时,BMI的大小与心血管系统机能成反比、与发生心血系统疾病的概率成正比的观点一致[5-7]。表明BMI大的人群,心血管系统机能相对较差,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表2 BMI、台阶测试数据的正态性及相关性检验
表3 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与其台阶测试成绩的正态性检验
2.2 高校女生不同BMI类型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比较分析 依据表2对高校女生不同BMI及台阶试验数据的检验结果,采用克鲁斯卡尔—华利斯(Kruskal Wallis)检验法对高校女生不同BMI类型的台阶指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
表4 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台阶试验成绩的有序值比较分析
表4结果显示:X2=34.956,df=3,P=0.000<0.01,说明不同BMI类型高校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的有序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女生台阶试验成绩有序值偏瘦组均值排序为96.66;正常组均值排序为135.79;超重组均值排序为88.86;肥胖组均值排序为69.86。由此可得,BMI属于正常范围的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明显要高于其他3组,偏瘦组、超重组次之,肥胖组的成绩最差。因此肥胖、超重、偏瘦组的心血管系统机能也同样弱于正常组。
2.3 不同BMI类型台阶试验项目成绩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法 (Mann-Whitney U-Test)对不同BMI类型对于高校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的有序值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进行分析。
表5结果显示:偏瘦与正常(1~2)组U=556.000,P=0.000<0.01;偏瘦与肥胖(1~4)组U=755.500,P=0.002<0.01;正常与超重(2~3)组U=588.000,P=0.000<0.01;正常与肥胖(2~4)组U=511.000,P=0.000<0.01;超重与肥胖(3~4)U=911.000,P=0.037<0.01;表明除了偏瘦与超重(1~3)组,其他组别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偏瘦组与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台阶试验成绩的比较中,正常组的均值排序为61.17,优于偏瘦组的均值排序36.35,偏瘦组的均值排序为52.73,优于超重组的均值排序47.32,偏瘦组的均值排序为57.58,优于肥胖组均值排序40.24;在正常组与超重组、肥胖组的台阶试验成绩的比较中,正常组的均值排序为61.49,优于超重均值排序37.26,正常组的均值排序为61.13,优于肥胖组的均值排序35.15;在超重组与肥胖组的台阶试验成绩的比较中,超重组的均值排序为55.28,优于肥胖组的均值排序43.48。综上可得:正常组的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要明显优于其他3组,偏瘦组、超重组次之,肥胖组最差。这与前人研究的BMI处于正常值以内的人群与偏瘦、超重、肥胖人群相比,其心血管系统机能要明显好于其他3组[8]。
表5 不同BMI类型间台阶试验成绩的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对高校女生的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BMI超出正常范围时,其心血管系统机能呈现下降趋势,BMI越大,其心血管系统机能越差。且不同BMI类型女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存在差异性,体现正常女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最好,偏瘦、超重女生次之,肥胖女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最差。由此表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当今相当数量的学生出现偏瘦、超重或肥胖的现象。BMI的大小不仅影响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身体素质变化和体质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与迟化、孙茂森、柏杨等学者认为BMI与心肺机能、有氧能力等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BMI越大对其机能影响越显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11]。其原因在于肥胖、超重者肺的气体交换和对氧的利用率比BMI正常者相对较差,耗氧量相对较多,因此在耐力运动中很容易出现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滞留的现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校女生的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负相关关系;当BMI超出正常范围时,随着BMI的不断增大,心血管系统机能随之减弱,尤其是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较偏瘦、正常人群水平较弱。
4.2 建议 鉴于BMI与心血管系统机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用BMI来预测自身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将BMI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针对BMI异常的女生,建议改善个人的生活习惯、调整作息规律、均衡膳食结构,偏瘦女生可以适当增加食物摄入量、提高营养;超重或肥胖女生,要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同时,还要坚持日常体育锻炼,尽量选择长时间、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例如有氧健身操、瑜伽、健身气功等女生偏爱的运动项目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效果。
[1] 陈冬平,李培静.高校女大学生肥胖度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 7-8.
[2] 董少霞,杨华英,王晓波,等.大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11(3):132-134.
[3] 沈晔.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与BMI结合研究的发展动态[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158-159.
[4] 李晓玲.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4):314-315.
[5] 兰健,王大川.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与BMI值分布特征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2010,23(3):55-57.
[6] 于立博,龚建福,刘继文.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2-83.
[7] 李林中.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5):270-274.
[8] 王少春,闻一平.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5):72-74.
[9] 迟化,姜志强.按BMI指数分级评定肥胖大学生长跑成绩的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73-75.
[10] 孙茂森,强梅,邢玉梅,等.儿童肥胖对机能素质发育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1994,10(12):539-541.
[11] 柏杨,顾新红,倪伟.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40-43.
Research on Relevancy of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 BMI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FU Jin-fe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Taking relevancy of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 BMI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as research objects,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testing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discusses of both objects. Research show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 BMI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When BMI exceeds normal rang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weakens with increase of BMI.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 BMI; step test; cardiovascular system function
G804.3
A
1004-7662(2014 )08-0090-03
2014-05-08
傅金芬,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