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政府”的《朝日新闻》
2014-04-22张腾
张腾
日本是一个报纸发行量巨大的国家,报纸的倾向对于读者的影响非常大。虽然不同论调的报纸有各自的读者群,但实际上,日本涉及政府等关键部门的硬新闻主要通过记者俱乐部的形式获取,包括首相官邸在内的各官厅都常设有主流媒体的记者俱乐部,因此各家媒体的硬新闻内容大多类似,而媒体之间的差别,则主要体现在各家大报的论调上。
《朝日新闻》是日本第二大报,发行量仅次于《读卖新闻》。这家报纸于1879年1月25日创立于大阪,报名取自“旭日升天、万象惟明”之意,而“朝日新闻”四个大字则取自欧阳询的《宗圣观记》。
或许“万象惟明”正体现了《朝日新闻》的办报宗旨,这份报纸自冷战结束之后一直被评论为中间左派、革新,被誉为进步、自由主义言论的代表性报纸。长期以来,《朝日新闻》主张限制自卫队的规模,反对修改日本和平宪法。
朝日新闻上海支局曾经在媒体发布过一份《朝日新闻》的办报纲领,特点鲜明:“坚持言论自由,为民主国家和世界和平的确立做出贡献。不畏一切不法、暴力和腐败。客观、迅速地报道真相,发表评论。常怀宽容之心,重视品位和责任,追求清新和厚重并举的风格。”
罕见的“亲华”派
在对华报道上,《朝日新闻》也是日本主流媒体中罕见的“亲华”一派,在涉华报道上功力深厚。在社论和专栏中,《朝日新闻》甚至能站在中国自身角度看待问题,显示出对中国立场的理解和宽容。
3月18日,中国法院史无前例地受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劳工向日资企业索赔案件。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大量的中国人被强制送到日本的矿山等严酷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时隔70年后,这些中国劳工及遗属们对当时持有矿山的三菱材料和日本焦炭工业(旧三井矿山)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在中日关系仍然紧张的背景之下,《朝日新闻》依然冷静、客观地报道了这桩新闻,不仅没有对日方的做法予以偏袒,还呼吁政府应当反思过去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极高的新闻专业水平。
《朝日新闻》认为,中国法院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受理索赔案件固然是受到“当前中日关系对抗的现实政治使然”,但在法律和道义层面,日方的责任却是难以回避的。
报道还声称,虽然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已经明确,中国放弃了对于战争时期日本所作所为的赔偿要求,但中国政府却从来没有承认过“放弃个人的赔偿要求权利。”
“以战俘或者抓捕手段获得人力,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强制劳动,是违反现代人类一般文明准则的。因此涉事的日本相关组织和企业对自己当年的行为应该有起码的良知。”《朝日新闻》的评论这样认为。
在立场决定销路的现代报业运作环境下,《朝日新闻》能够以正视历史的进步态度立足于媒体变革的潮流中,与其专业化的经营理念方式是分不开的。
早在上个世纪初,《朝日新闻》就已经秉持让每一个加入报社的人发挥其所长的宗旨。这让竞争对手羡慕不已。当时在和歌山新报社任职的报人杉村楚人冠就曾经称赞《朝日新闻》“能识人、用人,并善用其人”。
因此,《朝日新闻》一直以来都能吸引大批日本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为其工作、供稿,如著名的文学家夏目漱石、厨川白村等。中国报业前辈邵飘萍的另一个身份也与《朝日新闻》有联系——在1919年前后,他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的特约记者。
开放、中肯的视角自然为《朝日新闻》赢得了一批海外读者。就以中文市场为例,朝日新闻看到在中国的潜力,也在3年前开始推出中文报道。而朝日的“微博”也是日本媒体中最早运作起来的。
朝日新闻中文网主编野岛刚认为,朝日新闻的微博选择新闻只有两个标准——“中国人感兴趣的新闻”和“日本人希望中国人了解的新闻”。“日中关系和中国国内问题当然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不仅如此,对于发生在日本的政治、经济等重要举措我们也会尽快报道。”野岛刚说。
遭安倍点名批评
“这几个月的议论报道,到底是不是正确?如果进行认真研究的话极有意义。听说《朝日新闻》是以打倒安倍政权为宗旨,我是抱着这样的认识在读这份报纸。”今年2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朝日新闻》展开激烈批判。
原来,安倍凭借领导联合执政党占据过半数议席的优势,在国会强行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引起各在野党和日本知识阶层的强烈反对和批判。《朝日新闻》也坚持反对立场,对安倍政权展开笔伐。
日本首相对主流媒体进行点名批评,是极为罕见的事。但《朝日新闻》对日本政府的批判传统,却早在《朝日新闻》成立之初就形成了。
《朝日新闻》成立于明治初期,那时,日本有五大全国发行的报纸。除了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明治三年出版)外,还有《曙新闻》、《日新真事志》、《东京日日新闻》和《邮便报知新闻》这几家。东京之外,在大阪还有《浪花新闻》、《大阪日报》等。
虽说报纸的总数不多,但当时已有的大报根基深厚。大报的股东一般是日本政府,而民办报纸的前途未卜——仅存的几家私人报纸在官办大报的倾轧之下奄奄一息。当时大阪的一份私人报纸《大阪新闻》曾短暂辉煌过,结果经常遭“违反新闻条例”的处罚,除了罚款,编辑还经常被政府拘留,有时月月遭到处罚。
但《朝日新闻》的创办者村山龙平,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敏锐地嗅到了这个当时出现不久的行业的前途。村山龙平本是武士出身,明治维新后,藩主倒台,村山也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大阪,从武士转型成商人,还打通了从西本州直到朝鲜半岛的商路。而后来报业经营的成功,或许就与他长期的经商经历有关。
为了避免与官办报纸的正面竞争,村山龙平专门采用了“小报”篇幅。那时,官办的“大报”大都采用对开,而小报只有对开的一半大。大报谈论政治,那时的《朝日新闻》小报,就多谈一些市井琐事,更重视普通市民的需要。
《朝日新闻》与政府报纸另一个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其便宜得离奇的售价。资料显示,同在大阪的《大阪日报》在1876年的月价是3角8分,但1879年《朝日新闻》创刊时,这份四页纸的小报零售仅为1分,月价1角8分。到了1888年,《朝日新闻》开始在东京发行,月售价也仅仅2角5分,而且如果连续订阅半年,还要再减去半价。endprint
因为发行情况太好,又不受政府管制,《朝日新闻》那时就常被政府找上门来。1881年1月25日,日本政府勒令《朝日新闻》停报整顿,直到2月14日才解除禁令。岂料《朝日新闻》反倒以此为契机,在解禁之时拉起“朝日新闻停刊解除”的巨型横幅,还让报社工人身穿印有报社名号的制服走街串巷,宣传《朝日新闻》。
和日本政府立场常常相左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持保守立场的人经常说,“朝日新闻是‘朝鲜在日本新闻的简称”。曾经有一句话在日本的官僚社交圈子很流行:“アサヒる”,字面意思是“朝日新闻做派”,而实际含义却是“没有根据,捏造”。
不过,近年来总体而言,《朝日新闻》的论调还是有所松动的。2002年9月《朝日新闻》的社论中,《朝日新闻》就容忍日本政府派遣自卫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批评政府虽然是《朝日新闻》的家常便饭,但每每涉及日本的根本利益时,《朝日新闻》还是站在国家立场。早在中国义和团运动时期,《朝日新闻》就曾经派过专门的调查记者“上野靺鞨”到中国东北和华北调查,窥伺中国国情和俄国在东方的实情。
在日俄战争期间,《朝日新闻》还在日军大本营内装有特设电话,而随军记者有的化名“江汉逸士”,有的名叫“满洲太郎”,其通讯人员甚至渗透到了俄国境内的海参崴等地。正是在这一时期,《朝日新闻》的销量获得历史上第一次飞增,明治44年(1911年),大阪《朝日新闻》发行量已达35万份,东京《朝日新闻》也有8万份。
今天,在涉及日本领土纠纷的问题上,《朝日新闻》支持“钓鱼岛原来是无主地”的主张。1971年,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几乎同时对钓鱼岛声明了主权要求之后,平时一向倾向左翼的《朝日新闻》就坚持日本政府在1895年将其纳入日本领土的行动是有效的。
《朝日新闻》简介
《朝日新闻》(Asahi Shinbun)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草创时期为插图小报,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1888年实行产业化管理,以《东京朝日新闻》打进东京出版。1930年前后,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在东京形成三报第一次鼎立竞争的局面。1940年9月1日在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名称为《朝日新闻》。
朝日新闻在日本设有东京、大阪、西部和名古屋四个本社以及北海道支社和福冈本部。各都道府县共设有43个总局,全国各主要城市共设有250个支局。拥有两架喷气式飞机和四架直升机供采访报道使用。它的采访网络遍布国内外,国内约有300处记者站,海外则有30个常驻机构。中国地区分别设有中国总局(北京)、上海支局、香港支局和台北支局,并于2005年1月成立了广州支局。
除办报外,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周刊、月刊、季刊杂志有12种,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与发行量都很大。出版的定期刊物有周刊《周刊朝日》、《朝日评论》、《周刊朝日百科世界的历史》,季刊《日本季刊》、《朝日亚洲论坛季刊》和年刊《朝日年鉴》、《<朝日新闻>报道画片集》、《民力》、《朝日现代用语(知惠藏)》等。
全国朝日广播公司是《朝日新闻》系统的商业电视台。朝日广播公司拥有一家与40多个广播电视台有关系的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它包括12个联播电视台、9个交叉网电视台、1个普通电视台和12个调频广播电台。
日本其他主要新闻媒体简介
读卖新闻
《读卖新闻》的名称源于德川幕府执政时的江户时代。当时,每逢日本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人民便利用粘土刻上文字和图像,烧成方版(也叫瓦版),或者用木版印成快报,在街边边读边卖。这样的读报方式就被称为“读卖”。
《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创刊,1924年时合并《九州日报》、《山阴新闻》等九家中小型报纸,自此由原来的地方性晚报一跃成为全国性大报纸。《读卖》发展到现在有记者2720人,下设东京、大阪、本部和中部4个总社和包括分社、总本部、总局、分局在内的遍布日本全国的350个采访点。此外,还在华盛顿、伦敦、曼谷和北京设有4个海外总局。
《读卖新闻》的政治立场倾向亲美保守派。2003年时每日发行量已超过1400万份,排行全世界日报发行量第一名,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