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信的企业从来不怕评奖的“骚扰”

2014-04-22郭文婧

金融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奖公信力民间

郭文婧

岁末年初,关于企业的各类评选评奖令人目不暇接:比如说“中国汽车年度盛典”、“行业50强”、“投资价值榜”等等,有企业说“评比太多,我们人力、财力实在耗不起,得了奖也高兴不起来。”某企业接到的邀请函上明确写到:“要获得3A级诚信的企业,需要交纳10万元,而获得2A级诚信的企业,要交5万元。”

企业的苦恼可以理解,参评吧,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所得之奖的含金量又十分有限,不参评吧,又缺少了宣传噱头,甚至害怕那些评价机构找机会给“穿小鞋”。但是,这些企业的苦恼却不值得同情,因为苦恼本身就透出了或多或少的在意,而在意评奖的企业,本身就有标榜自我、招摇过市之图,就存在着一种极度不自信的弱者心态。看看那些知名的大企业,谷歌、苹果、脸谱、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为不为这些评奖苦恼?它们不但不苦恼,很多时候,还是评奖机构求着他们去领奖,以便“蓬荜生辉”,凸显公信。

法无禁止即自由,以政府为主办单位的评奖活动自有政府来规范,但民间诸多的评奖,本身并不违法,参不参与任由企业自愿。面对企业叫苦,有人建议政府出面甚至是立法来规范企业评奖,初衷虽好,但却操多了心,企业能够自主处理的事情,政府本就不应干预;而且,目前全世界几乎还没有哪个国家出台专门针对企业评奖的规范。为何?因为评奖本来就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奖项获得了认可,评奖机构的公信力也就上去了,获了奖的企业自然也高兴,因为消费者认可那些有公信力的奖项。

从企业的角度,获奖对赢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从来都不是主要因素,最多是锦上添花。企业赢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根本,在于产品设计、质量与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愉快体验。离开了这一点,即使拿再多的奖项,甚至是“洋奖”,也难以打动消费者,甚至让评奖机构也跟着名誉扫地。而那些不将重点放在消费者体验上的企业,动不动就拿个掺了很多水分的奖项来作为在消费者面前堂而皇之吹嘘的资本,看似骄傲,实则可怜,因为这恰恰是这些企业内心虚弱狂妄的表征,也是老板缺乏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给企业做排行榜、评奖,在国外也是常见的,但我们注意一下那些有公信力的民间奖项,如福布斯富豪榜、胡润富豪榜、《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美国“能源之星”奖、德国“IF奖”、“红点奖”、新加坡的“世界企业家奖”等等,他们的制作和评选过程本身就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候选和获奖企业的产生,多数都不需要申报,更不用说要交费了,基本上全由主办机构自身或聘请的研究人员、调查人员根据评选、排行规则,用一些列数据生成了。即使后期举办颁奖典礼、论坛,企业也是可以自主选择去不去的。

一个想拥有公信力的民间奖项,他们从来都不会去骚扰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判断民间奖项含金量如何的一个标准。那些为是否参与评奖而苦恼的企业,大概也是心知肚明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因为中国有那么多虚伪的企业热衷奖项,所以评奖才会泛滥;这种掩耳盗铃的虚妄还延伸出对“洋奖”的崇拜,国际骗子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设立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奖项。殊不知,骗子本身也是心虚的,炮制“未来创意奖”的丹麦人格拉维森,就明确对记者表示:“刚开始‘创意出这个奖项时曾忐忑不安”。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人们还是担忧评奖泛滥会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从长时间来看,市场有自身的优胜劣汰机制,那些水货奖项自然会走向消亡,随着中国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与追求,以评奖敛财的模式也终将过去。但是,在目前整个社会还比较浮躁、诚信不足的环境里,小人一时得意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政府出台专项规范,或者立法,将评奖本身也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规范有序的评奖活动,虽然未尝不可,但切莫用力过猛,伤害了民间社会公信的竞争机制。

猜你喜欢

评奖公信力民间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
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