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家访不过时
2014-04-22李小田
李小田
近两年,学校所在的社区之一东漖村开展城中村改造,很多学生都搬迁异地,离学校远了,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也少了。俗话说,善者不来,来者不善。那些来学校的家长越来越难“伺候”,他们经常把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点小事情无限放大,进而激化矛盾。教导主任反映离异、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德育主任反映焦虑、自闭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与家长如何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如何有效交流?这些问题都困绕着学校管理者。为了走近学生,走近家长,为了让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切身感受学生成长的环境,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为走近而走进”主题家访活动。
一、“为走近而走进”家访活动回放
“为走近而走进”主题家访活动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开始进行。老师们或骑车,或开车,或乘公交车,或领着学生步行分别到已预约好的学生家里。在家访中,老师们与家长促膝谈心,谈孩子学习、谈家庭生活,还谈社会现象,彼此间如拉家常般亲切自然。教师与家长坦诚相对,沟通交换意见,有的班主任还特意送上自己刻录的教育专题光盘赠送给家长。孩子们为老师光临家中感到莫名兴奋和光荣;家长们对老师百忙之中深入到家中访谈表示极大的赞赏和敬佩。这一天,老师们穿梭在街头巷尾的画面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解老师们对家访的看法,也为了解本次家访的效果,家访后我在QQ群里发起“E时代教师要不要家访”的讨论,话题抛出后讨论可谓热烈:
“对于我们的家访,家长都很重视,特意请了假在家里等我们。”
“这次家访总体上口碑很不错!一些来报名的新生家长私下交谈说这学校的老师去学生家家访,证明老师很有责任心......”
“时间是紧了点,但与家长拉近了距离,不相信辛苦了会没有效果。”
“家访工作肯定有利有弊,但我觉得利大于弊,几十年后我教过的学生家长还记得我,呵呵。想当年骑着‘烂单车每晚放学后围着东漖村转圈呢,辛苦但快乐着!”
“其实家长还是很欢迎的。有些学生知道老师来家访既紧张又开心!”
“在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好东西不应丢弃。看总比听真实。”
“我们和家长谈得很贴心、很投机。”
……
通过QQ上的交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老师对本次家访的效果是满意的,也认为信息时代家访是必要的。
虽然这次家访过程中遇到不少实际困难,但是家访中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心对心的亲密交流,教师们真实了解到通过电话、QQ、微信、邮件、短信等这些现代化手段难以详细了解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众多家长对学校这一举措表示了赞赏,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六年级的朱文清爸爸说:“我们当家长的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老师来,有些话来到家才好说,开家长会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二、启示:E时代家访不过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201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对校长专业素质提出六项基本要求,在“调适外部环境”要求中就提到:“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这些政策、文件的规定充分说明家访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这一个月的家访,虽然不及电话、QQ、微信、邮件、短信快捷方便,但是得到了学生的喜欢、教师的认同、家长的赞许,这足以证明家访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有必要的。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坚信,E时代家访不过时!
1.家访有助于教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德育主任麦艳芬老师在《家访随行有感》中写道:“一次平常的家访,一份不平常的感动。从这次家访中,我感到这次家访来得太迟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发现这些从特殊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是我们的家访有太多的蜻蜓点水,还是他们的遭遇从来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子华是四(1)班一个特殊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多动症,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下课喜欢招惹同学,所以班里的其他孩子都不愿与他交往。四年来,老师们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心理辅导,小家伙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大有改善,特别是招惹同学的坏毛病改了不少。但这个学期开学以来,他又旧态重演,厌学、情绪不稳定,一次因语文作业没有完成又不想补做,突然情绪失控,搬起桌椅就砸,还伤及几个同学,导致家长们怨声载道。班主任杨老师多次打电话向子华爸爸反映孩子的最近表现,并希望家长配合做好教育,但子华不但没有任何起色,就连作业也经常不能完成。针对子华同学的反常行为,杨老师决定去家访。通过家访,杨老师了解到子华从小是妈妈管教,但妈妈的教育方式过于溺爱,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妈妈包办代替太多,导致子华独自学习的能力不强。此外,杨老师还了解到,这个学期子华父母离异,妈妈不在身边,子华不仅失去了母爱,还失去了学习上的帮助人,爸爸既缺乏耐心又缺少方法。通过家访面谈,孩子爸爸意识到以往教育方式的不对,并且表示会全力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于是,杨老师和家长一起制定了下一步的教育方案。此后,子华的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焦躁情绪也改善了不少。虽然子华在学习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但有了改变就有希望,相信他一定会有蜕变的那一天。
2.家访有助于更好地形成家校合作交流的平台
于漪曾说过:“传统家访仍有必要,这是学生、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一条好途径。”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也曾说过:“现代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感情的交流和实地的踏访。”其实,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出现什么变化,我们的社会仍是人性化的社会。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等信息技术一般只能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双向交流,而家访则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沟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教师和家长得以在随和、宽松的气氛中进行感情的交流,深入地讨论教育方法的细节、孩子的表现,能使教师和家长都获得更多更细的信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更有效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去感染、影响家长;另外,家访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对家长的尊重,从而促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为走近而走进”的家访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家访是促进家校沟通、合作的有效方式。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建立起相应的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家访工作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使我们的教育更富有人情味。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金兰苑小学
广东广州 510375)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