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减挂钩建新地块确定过程中对地块接边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2014-04-22王丹丹杜艳琴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定界勘测用地

王丹丹 杜艳琴

(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710020)

0 引言

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日益严格,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愈来愈紧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无疑对缓解当前建设用地紧张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我们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某县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完成后,后期对建新地块进行实际测量及报地过程中遇到建新地块与以前报过的地块有冲突,后来经过多次对建新地块的调整才得以解决此问题。以此看来,建新地块的确定除了受常规因素的限制,还受到已上报地块的影响。

1 建新地块确定受已上报地块的影响而引发的问题及其说明

笔者结合参与的西安市未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数据方面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一般来讲,建新地块的确定受四大常规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或用地方对地块的选址区域的意向、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现状地类、四是地质灾害,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做具体项目中常规且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随着工作中不断遇到问题以及不断的改进,我们在做项目过程中已经把建新地块的确定受已上报的地块的影响考虑到具体工作中来,下面笔者就将做项目过程中具体遇到的此类问题进行介绍。

1.1 用地单位提供的实测坐标与现状图不符

如(图1)所示:紫红色地块为实测坐标,该地块在实测过程中是没有包含图中的现状河流 (蓝色线表示),但将该地块落在现状图上后,包含了现状河流。我们都知道,实测坐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现状图上的河流是用线状表示,也存在着误差,以至于造成现在的问题。然而,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一般的建新地块是不能包含国有河流用地的,而实际不包含河流的实测地块在现状图上显示却包含了河流,这正是问题结症所在。经过多面的考虑以及咨询相关专家,我们最终决定以项目优先,按照现状图沿河流将延伸到河流外的小块切掉,最终形成如下(图2)所示。

1.2 建新地块与已做过勘界的地块两者有重叠部分

如下(图3)所示,绿色范围线为此次项目建新区的安置地块,红色范围线为已做过勘测定界报告的地块,此地块无法查实其上报后是否审批同意。这种情况下,对于安置地块是否要避让红色范围线地块这种情况,我们技术单位无法做出决定。最终,我们要得到区县国土局及政府其他部门的帮助,由相关政府部门查实该地块,最终由客户决定结果。如果该地块已上报并审批或者是重点项目用地,我们则要避开该地块与其外围范围线接边;如果此地块查证无实,则不用考虑该地块,这是我们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图3

1.3 按现状扣除建设用地后的建新地块与已上报地块两者之间有缝隙。

如下(图4)所示,红色范围线地块为已经做过勘界报告且已审批同意的地块(即图中陕西电网西安西北郊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用地),蓝色范围线地块是我们扣除现状建设用地(城市)后的留用地块。可以明显地看出现状图上的城市用地范围与红色范围线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缝隙。我们还可以看出,二调现状库里已经将此地类变更为城市用地,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现状建设用地应该与已上报审批的红色范围线是一致的。那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图4

一是由于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引起的。因为二调现状变更库的坐标是1980西安坐标系,而上报审批的地块虽然勘测定界图是西安80坐标,但其真正是在土地坐标系中绘制的,只是输出成果的时候将土地转成了西安80坐标系,这样就会引起误差。但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种坐标转换带来的误差是非常小的,不会像上面(图4)中裂隙那么明显。所以可以排除是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引起的。

二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就是在做勘测定界报告前,相关测绘单位对该地块进行过实测,勘测定界报告是以实测坐标为准的,这样就与现状图上的建设用地范围不符。但这样又不符合逻辑,按照正常的报地程序,用地单位应拿着已审批同意后的实测勘界坐标去信息中心改现状地类,这样的话现状建设用地也应与已上报地块吻合。所以由测量引起的误差也可以被排除掉。

最后,经过跟相关制图人员确定,是他们当时将现状分幅栅格图校正到相应的土地坐标上,然后根据校正后的栅格图上的那块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矢量化的,这种结果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技术单位掌握的二调数据是矢量数据。我们按现状库扣除现状建设用地应该是准确的。但是如果我们拿着按现状扣除的建新地块去报地的话,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增减挂钩项目审批通过,将来用地单位拿着我们确定的地块去报地的话,就会和以前已经报批通过的地块产生冲突,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按照已经报批过的地块进行接边,还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现状图上,我们的建新地块会和现状建设用地之间有间隙,而这缝隙间的农用地以后怎么报批怎么用是个难题。最终权衡考虑,在不突破增减挂钩政策的同时,为了让用地方在后期报地过程中更加顺利,现状情况下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将建新地块与勘测定界上的地块进行接边,最终形成如下(图5)所示。

图5

2 由地块接边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做增减挂钩项目数据方面的工作时,我们遇到的数据接边问题远不止上述提到的三类问题,这里只简述了三类常遇到的问题及在现状条件下采取的办法,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并且

随着相关政策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较矛盾的地块接边问题的产生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是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西安市现在基本还在使用的是西安80坐标和土地坐标,他们在不同领域范围内使用,但因数据需要衔接常常需要互相转换;二是实际测量坐标常与二调现状图之间存在擦边或缝隙等问题,此二者不管是哪一方引起的误差都是难以调和的,当然在用地过程中常以实测为准;三是数据之间不能共享,增减挂钩项目中确定的建新地块将来也要走正常报地程序,但做项目的技术单位却无法掌握已做过勘测定界地块的相关资源,同时,有资质做勘测定界的单位却没有二调矢量图,以至于他们有时提供的地块是沿栅格图上矢量化的,这在无形中造成人为上的误差,反而让技术单位正确的地块范围(与矢量二调库接边)成为被动,要与错误的地块范围进行接边。

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使用同一套坐标系统,以免因为转换坐标而引起误差,并且将相关数据在有需要时进行共享。当然要想现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的做法只能是在两者厉害之间取其轻。

猜你喜欢

定界勘测用地
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研究
一类DC规划问题的分支定界算法
勘测设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外定界椭球集员估计的纯方位目标跟踪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