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夏洛克重生花甲王福顺恕人

2014-04-22点评人扬森

传记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光标季羡林弟子规

点评人/扬森

新版夏洛克重生花甲王福顺恕人

点评人/扬森

本月人物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扮演者,英剧《神探夏洛克》上映吸引众多年轻观众

范正伟:在《人民日报》撰文分析“小清新”泛滥现象

季羡林:日记中一句“考他娘的什么东西”引发网友共鸣

邵逸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之一,捐助内地教育47.5亿

马化腾:解密“心灵鸡汤”背后利益链条

林妙可:国子监里带领百名小学生朗诵《弟子规》

冯小刚:导演,微博上大骂影评人,声称不会像张艺谋似的不吭声

陈光标:意图收购《纽约时报》被拒绝

范忠信:打赌2013年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失败,爬行一公里

王福顺:“沈阳大爷”,被撞倒后谎称“有医保”,让撞人的年轻人继续上班

《神探夏洛克》的流行并不意外。

此番,BBC不光给予中国观众“仅次于英国本土”的更新速度,还贴心地贴出了官方版中文字幕,十分看重中国的市场——很大原因是,中国“腐女”多。尽管创作人员极力否认在片中暗示福尔摩斯与华生的“暧昧关系”,但看上去,这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调侃福尔摩斯侦探和华生医生的“暧昧关系”,在第一季、第二季中本只是作为隐性卖点,打打擦边球,想做点“笑果”赚些眼球,而这一季,BBC干脆就把本剧的重心从“破案”转移到“卖腐”上了——福尔摩斯与华生虽然没有“在一起”,但他们诸多“大尺度”引人浮想联翩的表演,已经让许多“腐女”大呼过瘾了。

“腐女”是一个源自日语的外来词,指的是对“男男爱情”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腐女”对于“同性恋”持有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尽管她们的性取向在很大成度上仍是异性。“腐女”本是一个“小众”的“亚文化群体”,如今,“腐”却似乎成了一种“大众”的狂欢。维多利亚时代的福尔摩斯智慧、冷峻、神秘,柯南·道尔创造了一个新的侦探类型,让人痴迷,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现代版福尔摩斯依然有着柯南·道尔笔下的种种特点,但“性取向不明”——似乎这才是夏洛克在电视英雄已经不缺乏的今天脱颖而出的原因。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基情无限”的《神探夏洛克》广受欢迎,真的意味着“同性恋亚文化”已经走向“大众文化”了吗?真的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对同性恋者有了普遍的容忍了吗?我看并不见得。许多“腐女”不过是“伪腐”,跟风随大流,也不过是被演员的精致外表所吸引,抱着猎奇的眼光审视同性间的暧昧关系,若是在街上真的遇到了同性恋,很多还是要咋舌并敬而远之的。

最近几年,类似这种“小众”变“流行”的情况并不少见。几年前的“小众歌手”开演唱会可能只消得在一个酒吧里包个场,真可堪称“小”字;而到现在,“小众歌手”大众听,“小众”二字成了块金字招牌,专门招揽需要满足自己“个性需求”的人。“小清新”也不再是“文艺青年”专属,智能手机里用一个滤镜拍一张不知所云的身体部位特写或者是蓝天白云咖啡传到社交网上,这就足以使之成为“小清新”的一员了。

不久前,范正伟在《人民日报》上刊文,对“小清新”的泛滥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小清新”体现了年轻人的个性追求,但“小清新”泛滥让这种“个性”变得千篇一律,“一些都市‘小清新’们的白色棉裙,与乡村‘非主流’少年们的浓妆彩发,在理解个性方面并无二致”。

范正伟

《人民日报》刊文对“小清新”现象进行批评并非是第一次,早些时候,《人民日报》也对一些“小清新”的文艺作品提出了批评。曾几何时,“小清新”只是一些小圈子内部的风格,如今已经吸引了中央媒体的关注,“小清新”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现象。

看上去,“小清新”的拥趸不断增多,但他们却大多只是在模仿:有人骑车去西藏,于是通往藏区的318国道上,自行车都开始堵车;有人辞掉工作开咖啡馆,于是开家咖啡馆甚至只是奶茶店成了不少青年的“梦想”。一些人只是迷恋“小清新”般行事时他人投来的目光,而没有学得“小清新”的实质精神态度。“小清新”不是用拍立得拍两张逆光照片,它本应是一种独立而青春的生活态度。

人们对“小众”的追捧,体现出一种矛盾的社会心态:他们既希望与众不同,被评价为有个性,却又害怕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小清新”扎堆,是在规避与大众审美发生偏差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小众”走红并非能说是“个性”在复兴,反而应该说是敢于追求“个性”的人,越来越少了。

季羡林

已故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日记出版时,编辑曾提出适当删改的意见,而季羡林却坚持一字不改。在清华大学学习时的青年季羡林在日记里时常吐露心声,比如直接承认爱看女篮是因为爱看大腿,季羡林并不害怕他人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的想法,影响他“大师”的声誉。

最近各大学进入期末,考试不断,人们又翻出了季老日记里一句“吐槽”考试的脏话:“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人们发现原来季羡林这样的大师也曾有过荒唐乖张的青春,也曾是个论文东凑西凑,说粗话抱怨考试的学生。

季羡林追求真性情,也与体制作对,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形成了自己判断事物的价值观。比起现在浑噩度日,念叨着“闷声发大财”或者是沉浸在自己“小清新”世界中的一些大学生,季羡林的青春无疑是更丰满的。

当然了,季老这句话被“发现”,恰逢考试期间,背后有没有推手操作实在值得怀疑。不过我倒是在网上看到许多我敢跟你打一块钱赌绝对不是季羡林作品的“季羡林对青年的50句寄语”。

现在打开微信的朋友圈,有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95后”沉醉于自己的“小清新”,畅谈着自己的Style,而刷屏的另一支力量,莫过于“鸡汤大军”。

十分意外的是,微信走红不再像是以前,只在年轻一代的圈子里:许多以前从没有碰过微博、人人网的人们也加入了微信大军。

很多人发现,微信不仅可以用于找回老家伙们和沟通“麻友情谊”,还能让自己成为应酬饭桌上的焦点,朋友圈一刷,各类奇闻轶事我有,像“美国人绝对不会吃的20种食物”、“快告诉身边的朋友,这些秘诀可以保命”这种猎奇的“独家消息”一说出来,立马倍儿有面子,再跟大家谈谈“释迦摩尼生前的十条箴言”和“儒家和基督教在做人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人生哲学,简直绝了!

我发现,这一年来,只要名人一得势或是一去世,立马就会有人为广大“信友”们炮制一锅热腾腾的“鸡汤”。莫言获奖了,有人编造出“莫言作品中让你动容的50句话,看到哪句你哭了”;撒切尔去世了,有人“集结”了“铁娘子执政生涯中20句震惊世界的讲话”。邵逸夫先生刚刚撒手人寰,“邵逸夫长寿的秘诀”等系列也相继推出了。

鸡汤暖身,对治疗感冒有帮助,“心灵鸡汤”,不难理解,就是读起来“暖人心脾”,好像懂了许多人生的经验。不同的是,鸡汤有营养,“心灵鸡汤”则大部分都是勾兑出来的劣质产品,混杂着“成功学”的“激素”和“伪国学”的“地沟油”。

嘲笑相信“心灵鸡汤”的人,也是一件无聊的事儿,愿意相信什么是个人的自由。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和长辈,他们的朋友圈里,就大多是这样的内容。像我这样的“洁,虽然癖”有一万个不想看“鸡汤”刷屏的理由,也不会把他们拉入黑名单。苛责他们“无知”,容易上当受骗,也不近情理:鸡汤无益,有的害也是微量的,他们或许只有鸡汤来填补自己空白的精神世界,要怪或许只能怪我们没有使得真正有营养的东西传播开来。

马化腾

腾讯老总马化腾日前揭秘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在“心灵鸡汤”的背后,的确隐藏着利益,有专门的公司或机构在操纵着“鸡汤界”。而“鸡汤”疯传给他们带来的是可观的广告收益。今天你看到一个养生秘籍,说不定是为另一个“张悟本”卖药,而“国学”红了,也可能是劝你参加一个“职场晋级培训班”。

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来看,融宣传于“鸡汤”式软文,从某种角度看不可谓不成功。但“鸡汤”的炮制者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为了做自己的营销,有时候却有意无意糟蹋了文化,使得社会风气愈发浮躁。“鸡汤”撮合的“成功学”加“伪国学”组合,在我看来,尤为害人。

现在有些教育者,幻想着让孩子穿上汉服读一读《弟子规》就能让他们乖乖听话上学,成为“绅士”和“小姐”,就能接收到“儒家文化”的洗礼。且不说《弟子规》中一些要求还适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单是这种想法就可称幼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念念《弟子规》够吗?教育依旧重理轻文,母语教育依旧浅薄,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史哲教育远远未跟上要求,表演《弟子规》给谁看呢?

林妙可

最近,林妙可就带着几百个小学生在国子监诵读《弟子规》。图片上显示,小学生们穿着单薄的“汉服”,在北京的寒冬里,小脸冻得通红。表演式的“国学复兴”可羞可休!在当年帝国最高等学府门口诵读开蒙读物还沾沾自喜的大人们,也该回家好好反思自己还能背诵出《论语》的几句话?

“成功学”要义,我看就是“脸厚心狠”,“厚黑”之谓也。“狼性”是“成功学学者”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他们大肆宣称中国人缺乏“狼性”,所以到近现代积贫积弱。而“伪国学”借用的是儒家里面那套“纲常有序”、“克己”的理论,“成功学”用他们来教化信徒们遵守组织纪律,不要当出头鸟,“要隐忍,然后伺机咬死对手”。想到这里,我也冒出一身冷汗:这不就是法西斯那套教育手法的精髓吗?让人们服从绝对的纪律,但在掠夺时他们却毫无羞耻感。这不是危言耸听,“缺乏狼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很多人在叫嚷“我们缺乏‘狼性’!”“我们缺乏‘狼性’!”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真的要向畜生靠拢吗,我们现在缺乏的是“狼性”还是“人性”?

用利益裹挟浮躁的社会心态,让“心灵鸡汤”得以流行。如果利益裹挟人们的逆反心理,也能让你变得“马上流行”。

冯小刚

冯小刚深谙此道。《私人定制》上映,恶评如潮,却拦不住这部电影成为冯小刚最卖座的电影,票房轻松破亿,直逼7亿:电影似乎不再以情节和视觉奇观取胜了,电影观众掏钱买的似乎更多是谈资——这与转发“心灵鸡汤”何其相似呀!观众边骂边掏钱,似乎要成为“新时代”电影的一种现象。

小刚看到恶评如潮,先是暗中叫爽,然后索性觉得批评家骂得不够猛,他老人家“亲自”站上微博的高台,痛斥批评家没水平。我看,表面上痛斥他们“看不懂他的电影”,实际上怕是在指责他们骂的“水平”还不高,暗示暴风雨还可以再猛烈些。再联想到冯君还将要执导马年春晚,现在搞点话题,比如节外生枝扯到最近颇为失意的张艺谋,挑起一两场与网友的骂战,那必然是好处大大的。

至于看不看冯氏电影和春晚,我的建议是:“别太相信别人的建议。”

电影不是为别人而看,春晚也只是年三十晚上一个“锦上添花”的节目。影评人或捧或贬,有不少都是有目的的,文艺作品的欣赏本来也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如果你有时间,也恰好觉得冯小刚还靠点谱,对他的作品有些兴趣,看看也无妨。即使是烂片儿,也有吐槽的乐趣。娱乐界的流行,真的不必当真。

陈光标

陈光标似乎总也不介意自己成为别人吐槽的对象。这个行事高调的“慈善家”最近突发奇想去收购《纽约时报》。“标哥”似乎巴不得把“爱国”俩字写在脸上,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个好人。他似乎也总有上头条的命。堆钱堆得大家审美疲劳了,就开始在名片上堆砌自己的头衔,“中国好人”、“中国道德领袖”……赞他的人不少,贬他的人似乎还要多。不过这都不阻碍这名企业家一举一动都成为争议的焦点。陈光标的吸引眼球的本领,让人印象深刻。

陈光标的“秀”与冯小刚的“骂”使用了类似的策略,都是达到吸引眼球目的即可的“吐口水法”。不同的是,冯小刚乃娱乐圈中人,圈里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用好了就是好规则;陈光标如果想做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光靠“秀”吸引眼球远远不够。陈光标也不能打着爱国的旗号收购《纽约时报》,这无疑是一种“绑架”行为。陈先生如果下次上头条,还是希望他能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比方说,谈谈他给经济普查捐出去的一堆人民币究竟用到哪里去了呢?

范忠信

范忠信最近就干了件“实实在在”的事,“登上了头条”。一年前,他打赌2013年前部分级别的官员能够实现财产公开,否则愿意爬行1000米。今年他赌输了,有好事者也翻出一年前的微博,起哄让他兑现诺言。

人如其名,忠信同志践行了赌约,上传了一段自己爬行的视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教授爬行”,这是让人“臊得慌”的事儿,引得数以万计的网友点击视频。不过网友们知道了教授为什么爬行之后,却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倒逼”这个词在2013年很火,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这样一种机制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倒逼,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促进改革的过程,这样的促进不再是“建言献策”,而是对上层造成一定压力的行动指南。教授爬行视频引发网友共鸣,正是民间“倒逼”官方考虑公开官员财产信息的反映。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当公务员的财产公之于众,人们会想起曾经那个教授为了这事儿趴在地上爬了1000米。

范先生估计也会暗自思忖,自己丢了面子的坏事儿也能成为好事,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流行的东西会迅速充斥我们的传媒,对人产生影响。而流行也注定时时在变。前些日子,老人被撞后“讹人”的新闻,流行于世,一时间有“人心不古”之患。而现在,流行是“沈阳大爷”王福顺“谎称有医保”让撞人者上班的消息。上一期,我们呼吁媒体在报道“老人被撞”新闻时多考虑社会责任,现在,我们看到了有益的转变。虽然王福顺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老人被撞伤,社会应当共同承担起救治的责任。

王福顺

很多时候我们要靠“流行”来解决一些问题:集中的关注,集中的讨论,带来集中的解决。我们并不是只依靠“爬行的教授”和“说谎的老人”解决我们的问题,他们的“流行”是人们有意识地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流行”什么值得我们思考,事物为什么“流行”开来更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刘琳琳

猜你喜欢

光标季羡林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陈光标 遭遇质疑
咪咪(节选)
弟子规
陈光标吃剩饭倒了谁的胃口
睡着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