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的具体分析
2014-04-21胡锋
胡锋
摘要:地籍测量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不仅是一种服务于土地管理的测量,更是地籍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地籍测量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对地籍测量的效率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地籍测量;内容;作用
中图分类号: E99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辅助作用,基本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测量工作,有效的实现了对地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管理,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地籍测量的含义
1.1、地基
地籍是以国家监管与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等信息的集合,通常以表册、数据和图形来表示。按发展阶段来说,地籍可分为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产权地籍是指为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土地权利人的姓名、宗地界址、面积、位置及土地权利内容与来源等,税收地籍是指以课税为目的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纳税人的地址、姓名、宗地面积及确定税率所需的土地等级,多用途地籍是指以土地产权登记、科学管理、课税、利用及保护土地等木耳建立的地籍,记载了宗地的全部属性。
1.2、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采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及科学的方法对土地及土地附着物的权属、数量、位置、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获取并表达地基信息的工作,是土地管理、税收与城乡规划、房产管理、国土整治与开发等工作的资料基础。地籍调查的程序通常是:准备工作→地籍测量→资料整理→建立档案→检查验收。
1.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表达地基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确认权属界址及利用现状的手段,也是建立地籍档案的基础,其基本内容为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线、位置、面积及类型等。地籍类型的测量,应遵循。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等需求的原则,出为土地税收与管理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为不动产的面积、位置、质量、权属等提供数字或几何资料,并建立在统一的坐标系内,此即地理信息功能;②为不动产的租赁与利用现状提供资料,经法律程序办法证件号,地籍测量成果即具备法律效力,此即法律性功能;③为不动产的分等定级、评价、征税及有偿转让提供资料,此为经济性或税收功能;④为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古迹保护、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此为社会性功能。
2、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是:(1)地籍控制测量。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比如校正仪器,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胶带等物品;(2)界限测量。就是测定对土地界限的界址标识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为幅地籍图、房地产图等,高效快速地测绘,最好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标记出控制点;(4)地籍面积的测量和精确计算。要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后,要纳入到专门的材料库进行保管和记录;(5)监测土地的使用信息,对变更的地籍进行测量;(6)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去严密的测量。
2.1、地籍测量要有调查计划
开展地籍测量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地籍测量项目一定要有调查计划。首先,调查计划里要准确严密的列出地籍测量中必须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土地规范,调查计划里要写清地籍测量的需求和达到的标准、测量的范围、项目进行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人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保证地籍测量的进度和质量。
2.2、资料收集与分析
地籍测量前要对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保存和记录,对必要的信息要做对比和计算分析。需要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有:(1)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和信函,特别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还有一些测量的技术方面的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2)测量结果图表,控制网络图和总结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测量和控制结果性文件等;(3)航拍图像和资料以及大比例尺度的地籍信息;(4)已经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和相关申报材料等;(5)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转让、土地出卖、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6)普查资料,包括居住房屋普查和工业用地普查资料;(7)标准地名资料;(8)土地等级评估资料;(9)城市建设部门的规划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3、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步骤。地籍测量又囊括了地籍调查和专业的测量技术,例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准确测出从控制到碎部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范围、权属、面积和地理环境,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土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查是基础,面积计算和绘制地籍图是重要步骤,是为土地登记做出的重要工作。它是土地整理的技术基础。按照土地的质量和级别进行分类,分别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保障作用:按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有普通,航测和综合地籍测量方法。
4、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建议
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4.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各地都有专业的测量队伍,对于这些测量队伍,各地区要统一进行组织,统筹安排,充分的调动各队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分工协作。各地区可以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从而在有大的测量任务时,大家可以进行联合作战的方式完成测量工作。
4.2、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存在着传统方法和新技术并存的情况,对于测量手段的选择也存在着不一性,但对其成果和成品的质量则要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应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这也是测绘行业发展的必须趋势。
4.3、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
4.4、做好地籍测量成果的验收
地籍测量成果可分为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两个部分,其中权属调查既有法律效应又存在一定的政策性,需要测量单位对实际核查的结果出具相关证明,而地籍测量不仅包括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并对地籍调查表进行填写,权属资料进行确认,协调好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性问题,如果仅注意一个环节往往造成相关成果间的数据"资料矛盾,使成果难以应用。
结束语
随着现代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地籍测量的内容及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及地方规范来开展工作,为城市发展、地区规划贡献充足的地籍知识与力量。我们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作业水平,完善作业方法,在实事求是、自检互检、互相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仁辉.关于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的具体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16.
[2]郭新华,韩多霞,张岩军.关于地籍测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21.
[3]陆叶.浅谈地籍测量的内容及作用[J].城市建筑,2013,14:282-283.
[4]周寿才.浅谈地籍测量的内容及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1,08: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