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2014-04-21吴兆祥
吴兆祥
摘要:本文根据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优化施工工序,达到节省成本,缩短工期,合理完善的完成施工。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施工工序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结构也由之而来,本文就工程实例,并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两种施工后浇带,前者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后者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
1 工程概况
世纪城二期住宅地下一层层高4.6m,地下室按设计要求底板、地下室外墙、内墙和顶板留设后浇带,外墙厚400mm,后浇带宽度为1m。设计技术交底要求,在顶板混凝土浇注两个月后,后浇带采用内掺15%UEA 膨胀剂的C35P8 膨胀防水混凝土浇注。外墙防水采用聚氨脂涂膜防水层。
2 施工方法
2.1 细石混凝土外墙模板预制
采用C20 细石混凝土预制,长1.2m、宽0.5m、厚60mm,内配单层双向Φ6@200mm 钢筋,并在板面预设“[”形Φ12@250×250mm 锚固钢筋,外露300mm,安装预制板时与后浇带内钢筋作焊接固定使用,见图1。
图1 预制混凝土板大样
2.2 安装方法
后浇带止水钢板两侧采用免剔凿铁皮孔板作混凝土隔断。后浇带处外墙拆模,表面清理后,即由下至上安装预制细石混凝土外墙模板,将预制板上的Φ12 钢筋与后浇带内钢筋焊接连接固定牢固,拼缝严密,见图2。
图2 后浇带处剖面
2.3 细部作法
最下层板与底板之间、板与板之间、板与外墙之间缝隙用1∶2.5 掺5%防水剂水泥砂浆嵌缝。防水施工时,拼缝之间先采用聚氨脂密封膏嵌密实,再增设两道500mm 宽无纺布附加层,涂刷3~4道聚氨脂防水涂膜,作节点增强处理,后与外墙大面积防水一起施工,确保外墙防水的连续整体性。防水层经隐蔽验收后即进行回填土施工,后续工序也可按施工进度正常进行。
2.4 后浇带的施工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在封闭后浇带之前,结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应允许施工堆放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特别是目前很多工程中,施工采用快拆体系的模板,这时候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3 结束语
(1)安全施工:采用后浇带封闭作法后,赢得了回填土的时间,更早消除了重大危险源,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2)防水功能:外墙防水层施工完成、回填土完成、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完成,每完成一道工序后,经现场观察,后浇带处未出现渗漏水现象,满足防水功能要求。
(3)进度工期:采用后浇带封闭作法后,结合各工序,施工工期比原计划工期得到了提前和节约。
(4)费用测算: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封闭法比传统作法费用稍有增加,但综合各方面,整体经济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