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探讨
2014-04-21于立凡
于立凡
[摘 要] 高校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未来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而且,当前高校因为教育的扩招,大多面临着调整、扩建和新建的任务。为了使校园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符,我们要在分析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于未来的高校校园规划发展前景进行判断,并为规划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建议,从而为今后的高校校园规划发展实践奠定详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校园规划;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面的素质。而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教室中,学校的校园乃至社会都成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校园规划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规划虽然内容比较小,却符合所有的规划内涵和原则。因为校园规划涵盖着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类型,即与传统的文化底蕴、教育理念相结合,也要实现社会经济学和环境生态学的和谐发展。所以,校园规划发展也是一门科学,而我们要对校园的规划发展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目前在教育改革的形式下,高校的校园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老校区的用地和建设已经满足不了新的教学要求,学校校园规划新校区的城区建设对于人文氛围的学习环境要求很难满足等。为此,笔者以高校校园规划为题,分析我国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校园规划出现的问题提出未来的规划构想。
1、我国高校校园规划模式及问题
我国高校校园在规划和扩建上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整体搬迁、建设新校区和原地扩建等。
1.1 整体搬迁
我国诸多学校的老校区都处于闹市中的繁华街段,因为周边的用地问题对于学校的扩建产生影响。为了响应教育部扩招政策,很多学校都采取另建新校区或者几个院校合并的方式进行整体上的搬迁。如河北科技大学,最初的学校是由河北化工学院等四所学校联合形成,而四个校区则在石家庄市的不同地方分布着,很不方便学校领导的统一管理。为了使河北科技大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采用了整体搬迁的校园规划模式,在石家庄南部的大学园区建立了统一的新校区。
1.2 建设新校区
由于很多老校区的扩建发展已经受限,所以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在城市边缘建立新校区的校园发展模式。如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政法大学等在南部长安区建立了统一的新校区,即西部大学城。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基本上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老校区上课,而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多在新校区上课,教师则乘坐校车在新、老校区间往返。当然,也有其它学校把老校区和新校区的教育资源按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设等,也能很好的扩展学校的空间,协调学校的教育功能。但是,这种新校区的建设也有着缺陷,一是可能造成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某些教学设施因为两个校区都需要设置,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极为不利。而且,在建设新校区上还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并进行土地的征用等,建设周期非常长,使学校的教学秩序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安定。而且,在具体的校园规划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2.1 新老校区交流和传承方面的问题。虽然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考虑到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以努力的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但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传承仍然十分薄弱,一校多区的分布方式也会致使校园文化的断裂和虚无,造成学生的认同度下降。而且,在新老校区间交通不便,这样也造成了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文化继承上的困难。
1.2.2 新老校区的交通问题。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因为资金和土地的问题,常选择在城市的郊区进行新校区的扩建,这样容易造成新老校区之间的交通问题。
1.2.3 新老校区的资源利用问题。虽然,新校区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合理配置校园资源,以使高校办学效率提高,但是实际上新校区的建设也与老校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利用问题。
1.3 原地扩建
很多高校在进行校园规划方面首选的是原地扩建,因为原地扩建可以节约资金,对于土地征用的资本也很低,同时还可以利用较少的代价增加办学的资源。但是,很多学校如果新定的办学规模很大,则容易使原地扩建用地不均衡,致使校园在扩建时变得非常混乱和拥挤。而且,很多高校在原地扩建时只重视学校外部空间环境的发展,而忽视了其是否与学生的活动规律相符合,这样也会造成学校环境和功能不匹配的现象。
2、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发展战略
2.1 高校校园规划整体布局集约化
高校的校园规划主要有整体搬迁、建设新校区和原地扩建三种方式。但是,新征用土地再重建的学校已经很少,而由于城市的用地紧张,对于新校区的建设和扩建也显得不太切实。在此基础上就要必须考虑高校整体布局的集约化。即便新建校园用地相对宽松,对用地的集约使用,校园布局的紧凑合理也是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2 高校校园规划要重视校园文化的营造
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底蕴常常通过学校的广场、建筑和道路等体现,而师生们正是通过这些建筑和设施才了解学校的内涵,增加了自身对学校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学校在改建和扩建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和建筑予以保留,并使新的空间和实体与以前的空间实体相互辉映,使师生愿意停留在这种空间实体中,并为这些校园文化的保留而自豪。笔者参与的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将老校区的原有大门或者传统历史建筑等形象略作简化,在新校区的入口、广场等处艺术地再现,以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及文化效果。
2.3 高校校园规划要重视“以人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
高校校园规划要充分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在交通组织上要建立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在空间环境利用上,注重学习和休闲空间的区分,注重学校广场、庭院的细节设计,尽可能为师生们提供多元化的室内外交流场所,塑造高校校园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此外,设计中无障碍公共设施:无障碍坡道、残疾人停车位等相关内容必须落实到位,以方便行动不便者的各项行为活动。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校园的规划和设计来说,大学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等非常重要。在人才竞争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高校院校的规划发展将呈现出人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在进行高校校园规划发展时,一定要在重视学校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其和学生的人本关系,考虑其是否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相吻合,并重视学校和地区城市的联系,面向社会,互动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