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

2014-04-21杨莉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张家港新农村文化建设

杨莉雅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张家港市的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分析本市农村的日常文化生活内容的主要特征以及满意度,研究本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与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农村发展需要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文化建设;新农村;张家港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五规划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的出台,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2.新农村文化的内涵

“新农村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重视农村文化的现状,准确把握新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有效展开新农村文化“人化"和“化人回的双向过程。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新农村文化,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避免出现将农村文化狭隘化和被动化的现象,弄清其主体性、参与性、连续性和全方位等文化问题。

3.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在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形态,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缔造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因此,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的手段和主要途径,而不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建设和创新乡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民,因而,激发和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也应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要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乡土文化内涵重构的历程,这其中既包含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民观念和乡村精神的重塑,也包含乡村文化机制的创新与多元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活力的激发与乡村文化生态的改善等。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农民群体的业余文化活动形式

调查显示,文化消费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2005年,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仅有871.77元,占全部平均开支的7.93%,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5种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打牌、读书看报、下棋、听广播。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受制于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农民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趣正在逐步降低。

2.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拥有及使用状况

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拥有状况来看,普及率最高的前5种设施分别是: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寺庙、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老年活动室。从农民经常使用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情况来看,农民使用最多或常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是文化活动室、寺庙、体育场地或戏楼等,而农民日常很少去公共电子阅览室或个体网吧、教堂等。

3.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政府供给与农民的期待

调查显示,农民参与最多的集体性或公共性的文化活动是“放电影”,其次是看戏和祭祖;而政府主办最多的是“文化下乡”活动,其次是给农民放电影和演戏。另外,政府对杂技、花灯等民间艺术活动、民俗表演等比较重视,但对剪纸等民间工艺展览、比赛出力不多。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的高参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民对政府的期望,排在农民对政府文化活动期望的第一位,其次是“放电影”和“民间艺术表演”,而庙会等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并不在农民对政府的期望之列。

4.农村日常文化资源获得的途径与渠道

调查表明,农民日常所阅读的书报、杂志主要是自己花钱购买,其次是向他人借阅,第三是政府及有关单位赠送。这说明,农民日常文化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自己及所在社区。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和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电视、报纸(书、杂志)、广播等大众媒体,与亲友或邻居聊天也是获得资讯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网络在农民了解国家政策中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不高。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农村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总体上来讲,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各项素质都相对较低,离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7-15 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新文盲出现。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2.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认识偏差

有些部分基层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摆正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认识偏差。一些农村干部又片面地认为,抓农村文化建设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我只要在文化建设的问题上舍得花钱,就是重视了文化工作。还有的农村干部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拆旧建新。由于基层领导干部的认识偏差,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3.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事业经费不足

我国在 “六五”时期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标至今尚未实现。目前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文化活动场地缺少,不能满足农民文化活动的需求。据调查,98%的农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和设施等公共服务产品表示不满意。

猜你喜欢

张家港新农村文化建设
让张家港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彩
张家港行盈利能力待改善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