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

2014-04-21关维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路基施工要求公路工程

关维栋

摘要:软土和黄土是公路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性质地基,如果不加以特别加固处理,项目竣工通车后将会出现路基病害,连带路面、附属构造物等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公路通行质量,并且补救非常困难,耗资较大。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路基病害产生的不同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要求;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加,大型化车辆、重载车辆比例逐步增加,对路基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意识,认真抓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

一、公路路基常见病因分析

1.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软土地基未加处置或方法不妥造成路基沉降。目前,修建高速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短,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但是因赶工期在未自然沉降充分的路基上修建路面,路基的沉降也会反映到路面之上;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密度,从而给路基留下沉降的隐患。

2.纵向裂缝

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又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在左边还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路基压实不到位,致使产生纵向裂缝,在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加宽填土,一般每边需加宽50cm。

二、对于路基的处理技术

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示路基土强度,引入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性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和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

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到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他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以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三、对路基的排水处理技术

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注重施工的排水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对路基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

1.对于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快速地排除在路面范围之内的降水,从而降低水沿着路面进行渗入,不再冲刷路基边坡。促使雨水排出路面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集中排水的方法,需要在硬路肩的外侧来设置通过现浇的沥青混凝土拦水带,这样会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同时,在每隔20-50m的间距设立一个泄水口以及一个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的衔接,这样把雨水可以直接排到坡脚的排水沟中。而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分散排水的方式,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应用在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而纵坡一般会小于0.3%的长路段。

2.一般所应用的进行地面排水的设施就是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然而对于公路上的排水沟渠,通常都是要求铺砌防护.一般应用浆砌片石进行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四、路基防护处理技术

路基的修筑使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得以改变,或者路基显露于空间,一直会受到许多复杂错综的自然因素侵害,所以要实施许多类型的防护。对于支挡防护,目前,用以支挡防护的挡土墙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在石料丰富、地基比较好以及墙高比较低的场合里,经常使用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板柱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或者扶壁式挡土墙,因为它们的受力较合理,已经被大力运用在公路路基的防护。对于坡面防护,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地表水流的冲刷及和环境的协调。随着不断地重视环境保护,对于高等级的公路边坡,很多时候都运用种草防护边坡,使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因为一些地方干旱缺水,选择边坡种草防护类型是相当重要的,很多运用草坪植生带,就是把土、草籽以及肥料拌和均匀,裹在土工物之中,草籽进行发芽,长成草具有固土的作用之后,无纺布纤维于是自然腐烂,没有污染环境,效果是良好的。对于石砌圬工防护,其依然是普遍运用的,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常常运用于路堤边坡,带窗孔的以及连片的护面墙普遍用在路堑边坡。然而由于石砌圬工与混凝土防护易破损及造价高等许多问题,针对环境保护,应该积极选用不仅可以美化景观、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

五、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1.路基质量控制

在公路路基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影响结构层。路基上的控制,压实度控制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强度控制路基工程。

2.水破坏的控制

水对公路路基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它降低路基的强度,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路床。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涧,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不到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3.裂缝的防治

公路通常采用整体道路,整体道路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方类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整体道路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

六、结束语

总之,路基工程是整个公路建设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决定了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从路基的填压、排水、防护等方面入手,总结经验,以便合理的应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峰,陆峰.试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06期

[2]张利华,浅谈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3]陈俊峰,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案例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6期

猜你喜欢

路基施工要求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