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安装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4-04-21李春虎
李春虎
摘要:近年来,随着安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安装施工安全形势也日益紧迫,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安装工程施工事故的概率及特点,对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加强未遂事故管理及细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安装工程安全管理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基本现状
安装工程施工目前的现状是:工期紧、专业多、人员密集、交叉作业严重等。
工期紧:拿医药化工安装来说,医药行业的药品已经不再像以前,一种新药的生命周期能达到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今,药品更新换代快,一种药品刚刚生产出来没多久可能就被别的新药代替,而原料药更是如此,生产工艺更新就如现在电脑的硬件更新一样,有些药厂刚刚建成就已经亏本了,这就凸显缩短施工工期的重要性了,工期越短,工艺变更对药厂的影响就越小,现在建设单位对工期的压缩也是到极限,造成施工工期非常紧。
专业多:施工工期缩短不仅包括安装,而是从项目立项到设计、土建施工、安装等,而施工过程中包括土建和安装,专业也就繁多,安装工程施工中就包含设备、管道、通风空调、电器仪表、消防等等。
人员密集、交叉作业严重:随着很多专业的同事施工,就需要大量的各个专业施工人员参与施工,造成包括土建在内的交叉作业,密集作业等现象。
另外还有施工人员素质高低不一、作业设施的好坏、作业环境的优劣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都会导致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1、人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1)从人员结构来说,施工人员流动较快,补充新工人较多,新进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不熟悉,给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变动后对安全施工的不利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2)从人员素质来讲,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也是有好有坏,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员工素质有很大关系,短时间内很难在理论上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给施工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3)从员的年龄结构来看,管理队伍年轻化特征明显。由于安装行业长期在外地的工作性质,外出的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安全经验相应有所欠缺,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
4)从人员的思想心态来讲,随着施工的进行,人们的安全意识会逐渐淡薄,产生一些经验主义思想,麻痹大意,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机械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1)施工机械设备年久失修或带“病”作业,总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常常使用一些“年老多病”的施工机械,也没有对这些施工机械进行日常保养以及维修,给施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2)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拿吊车来说,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吊装费用,常常使用在吊车的临界状态下使用吊车,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系数的计算,加重了设备的老化程度,很容易造成事故。
3)施工机械安装质量的影响,对于一些大型的施工机械,需要进行现场安装,而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没严格验收,也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机具、材料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1)不合格的机具,如吊装带、扳手等,不合格往往给使用的人造成伤害。
2)安全防护用品本身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安全帽材质不合格、无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遇到事故无法对工人进行有效的保护。
3)机具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不正确,也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4)施工材料不合格,也会带来很大安全隐患,比如使用不合格的管材,试运行时,突然出现蒸汽泄露等,造成严重人员伤害。
4、施工环境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施工环境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安全隐患。
1)气候对安全管理的影响,雨季、冬季对安全的管理的影响,夏季防中暑,防火灾;冬季防雪天等。
2)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也对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比如需要深基坑施工,土方塌方将是重点危险,交叉作业就要防止高空坠物。
二、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从上述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
1、提升安全素养,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据相关调查表明,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原因,而是人为的,也是可以避免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占为次要原因,是间接人为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重要途径。
如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说到底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关键在于培养人的安全意识、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这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的工作。面对这些不可能立即改变的状况,员工安全素养的提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坚定安全信念,改变安全观念,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环境复杂,而机电安装行业恶性竞争导致安装价格一降再降,但近几年人工工资日益增长的趋势越来与严峻,导致好多企业管理人员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对一些安全隐患存在不出事故是靠运气的。显然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是与安全管理背道而驰的。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工作场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处于施工场所中员工的行为。所以,尽管我们施工环境复杂,但只要所有员工都能管好自己的行为,伤害就不会发生,才能真正的做到三不伤害。我们要让每一名职工深刻理解,管理者并不能为职工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场所,只能提供一个使职工安全工作的环境。
因此,每一名职工必须改变现有安全观念,一定要坚信“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先进的观念做引导,有了坚定的信念做支撑,久而久之,职工的安全意识就会增强,安全行为就会由被动别主动。
2)深化员工培训,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安装队伍文化素养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安全生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安全文化的提高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行动。
无论是施工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作业人员,随着各类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都有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都有一个理念树立的问题。“充电”永远是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员工培训,在他们中间营造一种安全文化氛围,时间久了,员工的文化素养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逐步由原来的靠制度管理上升为依靠安全文化进行自我管理的高级阶段。
我公司已建立了“三级培训”机制和安全理念教育机制。现在要做的是落实和完善这一机制。将中的好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将好的做法坚持下去,尤其是发扬“传帮带”的传统不能丢。这样我们施工团队的素质才能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而实际中,好多公司都有“三级培训”制度,但是培训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将培训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摆脱形式主义,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
3)构建奖罚激励机制,改善人员结构,提升安装队伍专业水平
首先要构建一种好的奖罚激励机制,通过强化奖罚、畅通发展渠道等手段措施的落实,增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是分析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情况和学习能力,科学分配工作岗位,保证人员素质、操作技能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三是培养施工管理人员以一专多能,以便能让其具有更宽的适应能力;四是将施工操作人员尽可能做到专项工作专业化、熟练化,这对机电安装中的安全工作也是一种有力的推动作用。五是超前做好后续人员的补充培养工作,以便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