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造福村民的村委会
2014-04-21李国华
李国华
翁源县新江镇太坪村有22个自然村,4800多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村庄,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司令部曾驻扎在此,陈玲等15位烈士的鲜血就洒在这片热土上。
近些年来,太坪村党支部、村委会弘扬革命老区传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山区经济。而今,可谓“全村经济大发展,村民收入大提高,集体收入大增加,老区面貌大改变”。2013年,该村生产总值1.2亿,村民人均收入7930元,村集体收入达380万元,村里“洋房新楼漂亮,大车小车奔忙,家家衣食丰足,处处鸟语花香”,全村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俗话说,无水不能行舟,太坪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成员都懂得这个道理。尽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为集体创收当作第一要务。在实践中,他们深切地认识到,靠山吃山,出路在山,致富在山。太坪有着丰富的山林和水力资源,于是他们就利用两大资源做好为集体创富的三篇文章:一是建水力发电站。自1979年起,村委会通过自筹、村民义务投工、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第一座320千瓦的水电站;1987年建起第二座电站,2000年建起第三座股份制发电站,村委会占85%的股份。三个电站装机总量1520千瓦。为了多发电、多创收,村里制订了村规民约,严防山火,严禁乱砍乱伐,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并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电能,以确保山常青、水常流。有水才有电,有电就是财。二是保留集体山林,将近10万亩的山林作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让它为发展集体经济创收增值。2004年起,把近山林、残次林公开发包给村民经营,承包者除一次性交清承包款外,还须每年增交3%的收益给村委会。三是充分利用山地多、竹木多的有利条件,办起了种养基地和竹木加工厂,以及铺面出租等。这几个项目的收益加起来,该村每年集体收入都在250万元以上,2013年达到380万元。
每年收入几百万,集体富裕了,村委会有钱了,怎么花?对此,村党支书、村委主任袁先河及其前辈们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有钱不乱花,一心为村民,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如在原有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投资140多万元扩建了近千平方米农贸市场,大大方便了农副产品的交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配套资金500多万元,修建通自然村公路,去年还修通了连接始兴隘子的水泥路,村民出行难问题基本解决;投资400万元建起了供水厂,使21个自然村4700多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投资村办小学,兴建文化广场、篮球场、农家书屋、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为卫生分院、村卫生所添置医疗设备,修缮医疗用房,提高了医院的诊治水平,现在村民治疗一般病痛可以不出村;为村民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补助30元;前两年建起2栋7层、2013年又动工兴建了2栋共15层农民公寓,使120多户村民可以过上离土不离村、不是城镇胜似城镇的新生活;每年给村民分红,2013年每人500元;每年给老师发山区补贴及慰问金6000元,为考上大学、高中、初中的学生发奖学金1000-2000元;每年给老干部、老党员发补贴;为亡故老人的家属送慰问金,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及受灾群众、危重病人等等。
集体富裕,村民享福。这一件件好事、实事,该村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大家都夸自己的村委会是“两袖清风办事,一心为民造福”的好村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