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装备(十三)
2014-04-21艾伦兴乔
艾伦+兴乔
“教育装备”一词的广泛使用相对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装备”等词汇来说时间上要晚得多,政府部门(教育部)正式使用“教育装备”一词的文件出现在2013年2月7日,文件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通知》。此前出现在正式文件上的称呼为“教育技术装备”或“技术装备”。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使用“教育装备”来命名比这个要早一些,2011年6月9日,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但是在更名的过程中,关于使用“教育装备”还是“教育技术装备”经历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对于“教育装备”一词,“教育技术装备”就显得比较含混,对它存在两种理解:第一,可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即教育的技术装备;第二,可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即教育技术的装备。
首先对“技术装备”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技术”的理解非常关键。德国技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拉普(Friedrich Rapp)在他的著作《技术哲学导论》中对技术一词做了明确的解释:“如果注意的不是活动过程而是从事这些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可以把技术看作有目的引起的自然过程的结果。因为在人类未触及到的自然界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技术对象和技术过程,所以说它们是人造的。……希腊词techne反映了这种两重性,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技能。”[1]于是可以看出,人造物品或称为人工物就是技术物,就是含有技术成分的物品或事物。而装备被定义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见本刊2014年5期《话说装备十一:教育装备概念的界定》),所以技术物就是人工物,也就是装备。因为装备本身已经含有技术成分,则技术装备其实就是装备,“技术”在此仅仅强调了装备的技术性,却没有改变装备的任何性质。这样就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第一种理解“教育之技术装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教育之技术装备=教育之装备=教育装备,即教育之技术装备就是教育装备。
再来看对“教育技术之装备”的解释,这首先要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采用的教育技术定义一直都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所规定的。AECT在2005年为教育技术赋予最新的定义,称为AECT05定义。该定义的英文原文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被国内学者翻译成公认的中文形式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按照通常的汉语语法理解,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研究与一种实践,而研究与实践都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在此处这个社会活动应该就是教育。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而这个实践则必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所以,教育技术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属于教育范畴。于是可以断定,教育技术之装备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是教育装备中一种特殊的装备。
至此,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则就是教育装备;而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则其属于教育装备的一个特殊部分。教育装备不等于“教育技术之装备”,教育装备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而教育技术之装备是教育装备这个概念下的一个小些的概念,是教育技术领域内的装备。为了使得概念更加清晰,同时也为了让概念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化,在整个教育领域使用教育装备要比使用教育技术装备更好。
虽然教育装备作为一个正式启用的名词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关于它的概念、作用、意义等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为了能够对这个判断有比较客观、量化与可视化的认识,笔者在互联网上利用百度地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比搜索,得出明显的结论。搜索时间为2014年3月29日,输入的关键词分别为“教育装备”和“教育技术装备”。
对“教育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1所示,全国共计有1562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江苏省,省内有224个热点;最少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仅有1个热点。
对“教育技术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2所示,全国共计有139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市内有31个热点;最少的有安徽省、福建省、海南省、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7个省市,各省市内均仅有1个热点。
将两个图的数据进行比较,对“教育装备”全国搜索的热点数是“教育技术装备”的10倍以上,可见人们对教育装备名称的认可度已经非常之高。至此,教育装备的名称之争可以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28.endprint
“教育装备”一词的广泛使用相对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装备”等词汇来说时间上要晚得多,政府部门(教育部)正式使用“教育装备”一词的文件出现在2013年2月7日,文件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通知》。此前出现在正式文件上的称呼为“教育技术装备”或“技术装备”。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使用“教育装备”来命名比这个要早一些,2011年6月9日,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但是在更名的过程中,关于使用“教育装备”还是“教育技术装备”经历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对于“教育装备”一词,“教育技术装备”就显得比较含混,对它存在两种理解:第一,可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即教育的技术装备;第二,可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即教育技术的装备。
首先对“技术装备”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技术”的理解非常关键。德国技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拉普(Friedrich Rapp)在他的著作《技术哲学导论》中对技术一词做了明确的解释:“如果注意的不是活动过程而是从事这些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可以把技术看作有目的引起的自然过程的结果。因为在人类未触及到的自然界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技术对象和技术过程,所以说它们是人造的。……希腊词techne反映了这种两重性,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技能。”[1]于是可以看出,人造物品或称为人工物就是技术物,就是含有技术成分的物品或事物。而装备被定义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见本刊2014年5期《话说装备十一:教育装备概念的界定》),所以技术物就是人工物,也就是装备。因为装备本身已经含有技术成分,则技术装备其实就是装备,“技术”在此仅仅强调了装备的技术性,却没有改变装备的任何性质。这样就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第一种理解“教育之技术装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教育之技术装备=教育之装备=教育装备,即教育之技术装备就是教育装备。
再来看对“教育技术之装备”的解释,这首先要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采用的教育技术定义一直都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所规定的。AECT在2005年为教育技术赋予最新的定义,称为AECT05定义。该定义的英文原文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被国内学者翻译成公认的中文形式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按照通常的汉语语法理解,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研究与一种实践,而研究与实践都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在此处这个社会活动应该就是教育。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而这个实践则必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所以,教育技术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属于教育范畴。于是可以断定,教育技术之装备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是教育装备中一种特殊的装备。
至此,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则就是教育装备;而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则其属于教育装备的一个特殊部分。教育装备不等于“教育技术之装备”,教育装备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而教育技术之装备是教育装备这个概念下的一个小些的概念,是教育技术领域内的装备。为了使得概念更加清晰,同时也为了让概念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化,在整个教育领域使用教育装备要比使用教育技术装备更好。
虽然教育装备作为一个正式启用的名词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关于它的概念、作用、意义等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为了能够对这个判断有比较客观、量化与可视化的认识,笔者在互联网上利用百度地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比搜索,得出明显的结论。搜索时间为2014年3月29日,输入的关键词分别为“教育装备”和“教育技术装备”。
对“教育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1所示,全国共计有1562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江苏省,省内有224个热点;最少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仅有1个热点。
对“教育技术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2所示,全国共计有139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市内有31个热点;最少的有安徽省、福建省、海南省、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7个省市,各省市内均仅有1个热点。
将两个图的数据进行比较,对“教育装备”全国搜索的热点数是“教育技术装备”的10倍以上,可见人们对教育装备名称的认可度已经非常之高。至此,教育装备的名称之争可以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28.endprint
“教育装备”一词的广泛使用相对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装备”等词汇来说时间上要晚得多,政府部门(教育部)正式使用“教育装备”一词的文件出现在2013年2月7日,文件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通知》。此前出现在正式文件上的称呼为“教育技术装备”或“技术装备”。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使用“教育装备”来命名比这个要早一些,2011年6月9日,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但是在更名的过程中,关于使用“教育装备”还是“教育技术装备”经历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对于“教育装备”一词,“教育技术装备”就显得比较含混,对它存在两种理解:第一,可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即教育的技术装备;第二,可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即教育技术的装备。
首先对“技术装备”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技术”的理解非常关键。德国技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拉普(Friedrich Rapp)在他的著作《技术哲学导论》中对技术一词做了明确的解释:“如果注意的不是活动过程而是从事这些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可以把技术看作有目的引起的自然过程的结果。因为在人类未触及到的自然界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技术对象和技术过程,所以说它们是人造的。……希腊词techne反映了这种两重性,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技能。”[1]于是可以看出,人造物品或称为人工物就是技术物,就是含有技术成分的物品或事物。而装备被定义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工资源”(见本刊2014年5期《话说装备十一:教育装备概念的界定》),所以技术物就是人工物,也就是装备。因为装备本身已经含有技术成分,则技术装备其实就是装备,“技术”在此仅仅强调了装备的技术性,却没有改变装备的任何性质。这样就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第一种理解“教育之技术装备”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教育之技术装备=教育之装备=教育装备,即教育之技术装备就是教育装备。
再来看对“教育技术之装备”的解释,这首先要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采用的教育技术定义一直都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所规定的。AECT在2005年为教育技术赋予最新的定义,称为AECT05定义。该定义的英文原文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被国内学者翻译成公认的中文形式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按照通常的汉语语法理解,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研究与一种实践,而研究与实践都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在此处这个社会活动应该就是教育。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而这个实践则必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所以,教育技术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属于教育范畴。于是可以断定,教育技术之装备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是教育装备中一种特殊的装备。
至此,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之技术装备”则就是教育装备;而如果将其理解为“教育技术之装备”则其属于教育装备的一个特殊部分。教育装备不等于“教育技术之装备”,教育装备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而教育技术之装备是教育装备这个概念下的一个小些的概念,是教育技术领域内的装备。为了使得概念更加清晰,同时也为了让概念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化,在整个教育领域使用教育装备要比使用教育技术装备更好。
虽然教育装备作为一个正式启用的名词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关于它的概念、作用、意义等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为了能够对这个判断有比较客观、量化与可视化的认识,笔者在互联网上利用百度地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比搜索,得出明显的结论。搜索时间为2014年3月29日,输入的关键词分别为“教育装备”和“教育技术装备”。
对“教育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1所示,全国共计有1562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江苏省,省内有224个热点;最少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仅有1个热点。
对“教育技术装备”一词的搜索结果如图2所示,全国共计有139个热点。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市内有31个热点;最少的有安徽省、福建省、海南省、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7个省市,各省市内均仅有1个热点。
将两个图的数据进行比较,对“教育装备”全国搜索的热点数是“教育技术装备”的10倍以上,可见人们对教育装备名称的认可度已经非常之高。至此,教育装备的名称之争可以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