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图书馆 引领小学生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2014-04-21杨海泉
杨海泉
吴江区学校图书馆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为书香校园建设,引领小学生在阅读中健康成长发挥着越来越出色的作用。
1 打造书香校园
高起点 图书馆硬件建设上以“十二五”版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小学图书馆建设一类标准为基础,结合各个学校自身条件制定出具体规划,在全面评估、平衡后开展建设工作,确保五年内不落后,均衡、整体推进不留死角。
明要求 以图书馆建设年专项工程作为抓手,全面、高效推进小学图书馆建设各项工作。全区为此专门召开现场推进会,要求要将图书馆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扎扎实实抓好,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畅通管理网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将工作成效与学校、校长年度综合考核挂钩。
凸重点 一流图书馆建设的标杆就是要高标准,通过苏州市小学一级图书馆验收和之后不定期的跟踪复检(《苏州市小学一级图书馆评定实施细则》见附件)。经过2~3年时间的努力,除正待建设中的几所小学外,全区90%以上的小学图书馆业已成为苏州市小学一级图书馆,部分小学顺利通过了苏州市的首次复检。
重落实 教育局由勤工俭学与装备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抓此项工作,一个阶段后再由政府督导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督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均衡推进。各个小学都要求建立图书馆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对照工作要求和督查意见,项项抓好落实,大到发展规划、馆舍安排与设施配备,小到防尘、防盗、防潮、防霉变、防晒、防虫蛀鼠咬、防数据丢失等都做到不漏、不虚、不误。在馆舍、制度建设等规范管理到位的同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图书馆的环境建设,文化建设,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最温馨、最吸引人的地方。
实数据 在江苏省“十二五”版要求和苏州市一级图书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馆藏纸质图书达到生均30册的同时,要确保年生均新增1.5册到位;二是馆藏纸质图书结构要逐年调整,科普类读物力争接近或超过30%的规定指标;三是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根据学校规模配备2人以上,专业能力达到标准要求;四是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师生借书卡100%发放,每学年生均借阅图书16册以上;五是每年举办新书展览2次以上、新书简介6期以上,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富有学校特色的阅读节,积极参加省网络读书活动;六是校校编辑师生读书辑,丰富和充实图书馆藏书资源;七是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网页制作、理论研究、论文评比等活动,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师生、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 引领阅读
为了让小学生在小学六年里,与书籍交上朋友,广泛阅读,大量阅读,厚积薄发,我们不拘一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增加阅读量 培养阅读习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按照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和260万字的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根据这一规定要求,吴江突出强调了这样两点:一是课外阅读至少每天一读(这刚开始的每天一读,不在于读了什么,更着眼于良好阅读思考习惯的养成);二是增加阅读量,首次提出1.46倍的增量阅读要求: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从70字提高到1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7.3万字);三四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量从548字提高到8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58.4万字);五六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量从1370字提高到20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146万字)。如果各个学段都能确保增量阅读的底线要求,那么,六年下来学生阅读量已经达到200万字以上。而且,这增量阅读只是基本要求,上不封顶,加上各个学校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评选等活动的开展,小学生们一有空闲就捧起书本来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分段阅读 凸显阅读的重点。由于各个学段和学生间的差异,学生阅读也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一二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刚进学校,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因此课外阅读只能从听读起步,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各类绘本、连环画、儿歌、笑话、绕口令、童话、神话之类的书籍自然就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了。三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分辨能力,儿童文学、民间故事、名人佳话、寓言和一些科学启蒙读物便成为他们的首选;五六年级已经具有很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了,对民间文学、报告文学、中外古典名著、科幻读物等有较强兴趣,阅读向深厚发展。
亲子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讲,亲子阅读影响很大。不少学校、班级举办了亲子阅读讲堂,组织开展亲子故事会展演等活动,产生了良好影响。
师生共读 实现阅读质的突破。“师生共读整本书研究与实践”是吴江小学课外阅读的一种创新形式,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共读整本书可以在一个班级内进行,也可以在一个年级组、甚至一个学校里同步进行,人人参与,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不拘一格。要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能够启发学生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人性和人类高贵情感和高尚道德的书籍作为师生共读对象。师生共读一般分四步:首先是检视性阅读,即浏览性阅读,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其次是基础性阅读,再读全书,把自己融入故事情节里;再次是分析性阅读,通过读书报告单(特别制作)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成果、体验传达给老师。老师在整理、汇总读书报告单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读书交流会的一般流程;第四步是反刍性阅读,在读书交流会之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相应的段落、章节再作精读、深读,咀嚼品味,吟诵咏赞。师生共读整本书,步步深入,为学生如何读懂一本书,读好一本书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为学生们今后更多、更好的阅读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超前阅读 着眼阅读量的新扩张。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一般的读书方法,粗读、精读、跳读、选读,都会自己取舍。随着课外阅读兴趣的日益浓厚,他们对1.46倍的增量阅读感到不足,会自己给自己增加阅读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六年级第二学期起,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去阅读教育部推荐的初中阶段必读的数目,这样到他们进入初中前的6~7个月里,一般能读完5~6本自己喜欢的“大部头书”。增量阅读、超前阅读,使更多的小学生在六年的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接近或超过300万字大关,为初中阶段阅读赢得了时间,打下了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