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住那些干扰从严治官的杂音
2014-04-21曹林
曹林
从加大反腐力度痛打“大老虎”,到频发各项禁令持续反“四风”,自上而下的从严治官赢得了巨大的民意支持。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真抓实干“打老虎”,社会出现人心回暖思进之潮。78.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效果明显,88.5%的受访者对反腐努力表示认可。
反“四风”也赢得舆论一片叫好,很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不过,从严治官也让一些人不太高兴。因为明显触动了一些官员的既得利益,不敢乱伸手了,没有购物卡了,隐性收入和福利下降了,他们已经表现出抵触情绪,随之出现种种杂音。
一种杂音是:反腐影响经济发展。不让喝酒抽烟,关停私人会所,禁止各种会员卡,高档酒店生意不好了,高档烟酒滞销了,这样做下去会把经济弄垮。
因为经济发展很重要,所以,一些官员常常拿它来当挡箭牌。比如,你说治理污染关停污染工厂,他会说这影响经济;你去办案,他会说这阻碍经济发展,他认为“某种程度的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中纪委原副书记干以胜曾经以厦门远华案为例驳斥这种论调:办远华案时,有人说,厦门经济要倒退十年。事实上,从查处这个案件的头一年开始,海关税收大幅上升;从第二年开始,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逐年上升。
从严治官也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提倡节俭和反对奢靡,又治大吃大喝又关会所,会对消费形成一定影响,但这只是表面和暂时的。一方面,这种依靠公款吃喝和腐败支撑起来的消费本就充满泡沫,我们不能将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腐败的依赖上。即使从严治官会影响经济,甚至会让发展速度降一个百分点,也是必要的,刹住不正之风和严控权力,比那种不健康的“发展”重要得多,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反腐败需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挤出公款泡沫后,会更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
另一种杂音是:从严治官之下,当官越来越不容易,再严下去会形成公务员辞职下海潮。这种“当官越来越不容易”的幽怨,在公务员群体中引起很大共鸣。需要倾听这些声音,尊重他们的正当诉求,但也要警惕其以“辞职下海”干扰从严治官。不能因为公务员抱怨几句就心软,腐败不反,不正之风不治,老百姓会骂得更狠。不要被有人“要辞职”的声音所要挟,要走的别拦着,过去当官太容易娇惯了很多人,现在到了不刮骨不足以疗毒之时。
还有其他各种杂音,比如要适度容忍部分腐败,中国是人情社会,水至清则无鱼等等。这些杂音有的颇有迷惑性和欺骗性,对这些干扰,改革者需要有坚持的韧性和抗干扰的勇气。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王景义荐自 2014年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