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争春:城市如何拥抱大数据时代

2014-04-21莫争春

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布隆公共信息伯格

文│莫争春

莫争春:城市如何拥抱大数据时代

文│莫争春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这是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与话题。 世界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从纷繁复杂、不断爆炸的数据中寻找出任何有效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正成为一种共识。能否以及如何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城市节能从而让城市更智慧,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和挑战。

莫争春美国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主任、博士

大数据时代,实际上我们不光是需要新的节能战略,我认为公共信息的分享是智慧城市的源泉,智慧城市绝对不是硬件,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是要催生新兴行业,让数据的拥有者、分析者分离。

发达国家的城市给出了一条运用好大数据让城市节能的思路:以行政命令管理的手段,统计城市建筑能耗信息,并全部公开分享,鼓励市场参与数据分析,共同提升城市建筑能效。

建筑能耗数据的公开对于城市节能可以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这首先是观念的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1980年时一个20G的硬盘,价值100多万,重量2吨。现在32G的硬盘大概50克。同时,我们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快了,存储空间大了,但是数据利用效率却极为低下。我们现在总共利用的数据低于1%,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并没有挖掘。

国家在制定任何节能政策之前,关键也在于要知道自身的能源数据,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数。但实际上,在建筑行业国家并没有清晰的数据,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

我们看美国能源部的官网,关于公建、商业、照明、采暖等活动,包括能源、所在地用户,所有能耗数据,清清楚楚有公布,做能源政策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这个数据是由能源部每年发布,甚至一直到2035年的数据都预测了下来,依据非常清楚。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有关建筑能耗的研究及数据统计都只是针对单个建筑,缺乏对城市整体的统计。虽然现在我国很多省市在做建筑信息能耗监测平台,但并没有哪个城市能确切把所有的建筑能耗搞清楚,也没有哪个城市把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利用。我们现在只是把数据收集起来,用图表现出来,但是这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些信息来做节能。

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曾提出纽约到2030年减排30%,而70%的能耗在建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迈克尔·布隆伯格就必须摸清大部分建筑的能耗现状,才能对症下药。

布隆伯格通过议会立法,最后要求采取强制性的方式,所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必须将能耗数据公开,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他只花了2年时间,就掌握了纽约市所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精确到平方英尺的能耗数据,并能根据能耗强度将纽约市划分区域,由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

数据公开的好处在于充分的市场化,可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城市节能。布隆伯格的做法催生了一批优质的建筑能效服务公司,创造了新型能耗行业。城市建筑能耗数据需要进行审计,布隆伯格并没有事先设置行政许可,而是放开让市场去做,最终通过市场的力量催生优质的审计公司。

在美国能源部官网上关于所有的住宅、商业建筑、能源供应等相关数据都对外公开,而且政府鼓励公众使用这些数据,尤其是开展竞赛,看谁能够开发更好的使用工具,把公布的数据开发利用得更好,给予奖励。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大批能源数据分析公司,都是基于上述公开信息做的。也正是由于信息的公开,美国今年有10个城市正在进行着一场信息公开和对标的比赛。

基于公共信息分析产生的策略才是城市发展之路。传统模式中,政府控制了绝大部分信息,主导着市场,而封闭、隔离的“信息孤岛”是形成大数据的障碍。现在需要一种新模式,即政府让这些信息在市场中流动,让市场利用信息催生新服务。

我们再看看芝加哥介绍的经验。在他们看来,数据太多,单独的部门无法处理,因此便开放数据的市场应用。他说他们打造智慧城市不是靠上万个在路灯上的监测探头,而是靠共享的信息让这个城市运转,因为只有基于公共信息分析产生的策略才是城市发展之道。比如将气象和交通数据合并分析,效果是:在芝加哥,下雪的时候有两个路口经常堵车,下雨的时候堵的则是另外两个路口,这样交警部门就可以事先布置警力,这才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城市的精髓。可惜的是,我们的气象数据、交通数据是分开的。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新的节能战略,而是信息的共享。公共信息的共享是大数据的起点,这个取决于决策者是否有决心去做。决策者需要意识到能耗数据的公开和对标对推动城市节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隐私或者国家安全问题而保持封闭。

互联网颠覆了很多行业,建筑业还没有。当北京两万多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的数据都连接起来,甚至是全国的都连接起来,我们一定会发现建筑节能行业真正爆的点在哪里?还有跨界模式,互联网跟传统行业渗透金融、保险、出租、网上零售等等。建筑节能的信息如果跟大数据结合,对一座城市的改变是不可估量的。

公共信息的分享是智慧城市的源泉,智慧城市绝对不是硬件,而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要催生新兴行业,让数据的拥有者、分析者分离,说到底,就是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建立、监督、完善能耗公开制度,让市场去用功。

两个经验,第一是能源数据共享是大数据的起点,我们有没有决策去做,敢不敢做。第二是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传统的分析能力做不到海量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布隆公共信息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守门员不在时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我”来了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