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功能探析
2014-04-21陈永力
陈永力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主渠道。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价值观教育功能、“深度辅导”功能和危机预警功能。高校要重视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19-0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有发展前途的互联网科技之一。从2007年5月,国内第一个广为人知的微博“饭否”创建,到2011年12月底,短短4年多的时间,我国微博的用户数量就达到了3.2亿。[1]大学生群体由于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已经成为使用微博的主流群体。据有关调查发现,78.6%的大学生已开通微博,13.8%的大学生打算近期开通微博,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对微博不感兴趣。[2]据另一项调查显示,97%的广州高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而在没有使用微博的学生中,有38%的人表示准备使用。[3]可见微博已基本进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探索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是一所创建于1993年的高职院校,目前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5360人,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165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包括微博在内的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扬长避短,积极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微博的特征和深职院运用微博开展工作的实践,对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做出初步探析。
一、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功能
“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4]微博等互联网媒介对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微博环境和健康的内容会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关心集体、爱护社会、爱国爱民的思想观念,对培养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具有积极的作用。反之,消极消沉、恶劣低俗的微博环境则会导致相反的恶果。[5]我们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高效利用微博这一广受青年大学生欢迎的新平台,及时传播大量积极正面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1.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必须把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的内容。微博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价值观教育更加便捷、及时。即时信息是微博所能提供的最为独特的信息类型,微博用户通过手机、互联网的各种终端以最短的字符随时随地发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关注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关注对象更新的信息,这比其他任何媒体都更为高效、便捷。对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只要把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理论和价值观教育的新案例编写在140字以内(可以连续编发多条),可以随时发布,或者随时转发别人发布的包含正面教育意义的微博内容,凡关注了该信息发布者的同学均可以即时获得资讯,受到教育。微博的即时传播功能几乎完全突破了传统价值观教育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其次,微博信息独特的传播模式有利于扩大价值观教育的受众范围。微博信息传播具有接力效应、集群效应、病毒效应和拼图效应[6],微博的这种信息传播特征使微博信息在极短时间内呈现“核裂变”式的扩散,极大地扩大了信息受众范围。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发布的信息首先会被其“粉丝”接收,而由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粉丝”再转发给自己的“粉丝”。这样,教育者播发的信息就能快速传遍全体同学。特别是结合广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有针对性地编发积极向上的内容,通过微博相互转发,能迅速在学生中占领舆论高地,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最后,微博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私信功能给不在线的“粉丝”留言或与在线“粉丝”点对点地即时交流,从而实现互动。利用这一功能,高校教师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与大学生互动交流,根据后者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完全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面对面“我说你听”的模式,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实际上,传统的以当面说教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教育方式,面对思想更为活跃、接触信息渠道更加广泛的当代大学生时遇到了诸多挑战,消解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相反,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手段拓展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更新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对“80后”大学生更具亲和力,更容易接受。总之,微博使价值观教育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能有效扩大教育受众范围,增强教育效果。
深职院非常重视通过微博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学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和团委均把微博作为重要的工作平台,每天编发价值观教育类信息,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发布的信息中超过70%为此类信息。开通微博的校领导也时常通过微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目前,在深职院已经形成了微博价值观教育的多层次和全覆盖,借由环境渲染与熏陶,无形之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2.“深度辅导”的功能
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高校中大力推进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明确要求“每名学生每年得到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所谓“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7]开展“深度辅导”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微博为辅导员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确保“深度辅导”取得实效提供了有力工具。这是因为,当代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喜欢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发布在微博上。据调查,大学生发布的微博内容中,记录自己心理活动状态的占50%,生活纪实的占29%,与他人沟通讨论的占25%。[8]可见,微博内容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阅读大学生的微博,辅导员能够深入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他们的困惑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深度辅导计划,确定辅导重点,增强辅导的实际效果。深职院要求辅导员每学期至少与分管的每名学生开展一次深度谈话,以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困惑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每天浏览学生的微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学工队伍的“规定动作”。学工队伍通过浏览学生微博,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定详细的谈话提纲,成为确保深度谈话取得实效的关键。
3.危机预警的功能
近年来,由于学业压力、情感挫折、人际关系障碍、心理问题等原因导致的大学生自残自杀事件频繁发生,甚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和谐。据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有自杀意念的人数比例高达25.3%。[9]做好危机干预工作,阻止大学生自残自杀,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实,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群体,其自残自杀行为往往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一个酝酿、发展的过程,这期间,他们总会通过QQ、微博等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留下一些线索。据对自残自杀大学生使用微博和QQ的情况分析,90%以上的大学生曾在QQ聊天、微博信息中流露出轻生念头。只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时常留意学生的微博,特别是留意重点关注对象的微博,发现他们有异常想法,及时采取危机干预措施,将会大大减少大学生自残自杀行为的发生,至少能挽救部分年轻的生命。
微博的危机预警功能在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大学生受不良社会认知的影响,加上自身心理尚不成熟,易从众,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一般由某一热点事件引发,该事件先是在微博上不断被大学生热议,直至有人发出聚众闹事的倡议,更多大学生盲从,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作为导火索的热点事件被热议,还是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和参与,都离不开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微博。因此,只要我们关注大学生的微博,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积极疏导学生情绪,就能将群体性事件有效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失控。
二、增强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功能举措
目前,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既带来了便利,又带来了挑战。高校必须全面审视、充分重视微博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功能,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扬长避短,发挥微博的育人功能,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1.拓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空间,积极利用微博传播正能量
当代大学生已习惯于通过微博获取和发布信息,“晒”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为我们及时和深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2012年3月31日,为使微博更好地服务高校、促进学生发展和管理运用好微博,由腾讯微博、腾讯教育共同发起,浙江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浙江省各高校共同参与的“微言论教———浙江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另据《北京日报》,截至2010年12月12日,全国共有50多所重点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掀起了新一轮的“快”“酷”“道”竞争潮。[10]显然,部分高校已经敏锐地感受到微博对高校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积极利用微博开展工作。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面对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时反应比较滞后,因循守旧,未自觉在工作中加以运用。据我们调查,全国尚有30%的高校未开通官方微博,有35%的高校团委、学生处等学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未开通微博,即使有些高校已开通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也大多是学校或部门通知,离真正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还比较远。各高校应从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出发,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尽快把微博建设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新阵地。
深职院是国内较早通过微博有组织地系统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高校之一。全校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100%开通微博。2012年9月,学校官方微博开通,分管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校领导在新浪网实名注册微博。此前,学校团委、保卫处等学校职能部门相继开通微博。通过微博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深职院已经蔚然成风。“有事发通知,无事传播正能量”,成为学校各职能处室官方微博和广大教师个人微博的自觉追求。
2.重视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水平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说教,它有其独特的规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要语气平和,摆事实,讲道理,发布的信息要做到“有趣、有用、有价值”融为一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微博传播规律和大学生网络心理,只有根据微博传播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布正面信息,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并广泛相互转发,扩大受众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通过选派人员到著名高校学习新媒体传播、大学生网络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或经常开会研讨,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提高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尽快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佟立强.微博发展研究报告(201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2] 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9):76-69.
[3] 王亚煦,张育广,苏竞马,陈蕾.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调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132-136.
[4]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2007-01-24](2012-11-0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8188.htm.
[5][10] 李军刚,孔垂海.论运用微博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85-88.
[6] 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129.
[7]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49-52.
[8] 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3):89-92.
[9] 刘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综述[J].青年与社会,2013(7):36.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