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贡献

2014-04-21衡元庆

红岩春秋 2014年4期
关键词:川军台儿庄军长

衡元庆

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的抗日战争,是100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在这场历时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卫战中,300余万川渝将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奋勇抗战,浴血沙场,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国难当头 请缨出川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在延安,中共中央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出路!在四川,“重庆救国会”、“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四川青年救国会”、“成都学生救国联合会”等抗日团体纷纷成立,自发宣誓不买日货,与日本绝交。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周年,成都数万民众集会强烈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武装全国民众”、“严惩党国汉奸”。

抗战爆发后,四川军人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缨杀敌。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川军第41军军长孙震在重庆表态,愿率所部出川,参加对日作战。7月16日,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陈执功等23名学员联名请缨参战。“学员等身为军人,痛亡国之无日,欲请缨而无路,今以最大之决心,宁愿为收复失地之抗战而惨死,不愿为带兵升官之军人而幸生”。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的讲话,明确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仍会争取和平,只应战而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此时,在丰台(今北京市丰台区)进行战地报道的新闻记者范长江看到的是一列列车皮,正在加紧运送日本兵。他无不激愤地写道:“中国的头二等客车,中国的司机,开着中国人民血汗钱买来的火车头,载着日本的军队,经过中国的领土,开到中国的卢沟桥附近去打我们中国人!”

7月23日,中国政府获得情报,除关东军外,日本陆续开往华北的增援部队已经达到10多万人,侵入华北的日军人数全面超过华北守军。

7月29日,北平沦陷。一天之后,天津沦陷,9天后日军在北平举行了入城仪式。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宣布:“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一天后,日本宣布全国总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从此踏上不分胜负不罢休的不归路。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正式命令川军出川,参加抗战。

三路东征 浴血沙场

从1937年9月开始,川军分三路奉命开赴抗日前线。

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辖第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陈书农;47军,军长李家钰)从成都启程,徒步经川陕公路至宝鸡,然后沿陇海路东进,经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对日作战。

第二路由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率领(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23军,军长潘文华;44军,军长王缵绪),这一路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启程,乘船沿长江东下,经武汉转道许昌、郑州,参加南京保卫战。

第三路由川军将领杨森率领第20军,从贵州出发,直接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这三路参战的川军共14个整编师,20余万人。

此外,1938年春,川军将领范绍增在顾祝同的支持下,于重庆组建了第88军,开赴第三战区作为总预备队。再有独立第35旅,原系川军第20军杨森部的一个加强旅,后直属国民政府军政部,也奉命开赴前线。

60年前的四川,交通极端落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军开赴前线,困难重重。当时虽有长江通道和川陕公路,但车辆船只极少,川军出川多靠步行,长途跋涉数千里。

川军装备十分简陋,每个士兵仅有粗布单衣2件,绑腿1双,单被1条,单席1张,草鞋2双,斗笠1顶。所用步枪80%系川造,质量差。每个战士配备子弹三五十发,手榴弹二枚、大刀一把,一个团仅有几挺机枪。

尽管武器装备较差,但川军在各次会战中,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特别是广大士兵,更是满怀民族义愤,冲锋陷阵,前仆后继,报效祖国。川军第20军和第26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在一片平原地带,没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川军远道而来,仓促参战,几乎连像样的工事都无法修筑,全凭血肉之躯抵挡敌进攻。日军出动了飞机、坦克、大炮和军舰,攻击的炮火来自地面、空中和海上,守卫阵地的川军官兵常常整连整营地被敌人的炮火毁灭。“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地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这是曾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的一段原话。

第41军、第45军将士,身穿单衣,赤足草履,一直从成都步行2000多里,奔赴山西战场。11月的山西,已是北国冰封,寒风刺骨,将士们全身冰凉,手持一杆老式川造步枪,腰系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战况十分惨烈。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第41军代军长王铭章,奉命率部死守滕县,阻击敌军。日寇采取空军、炮兵、坦克部队和步兵联合作战的战术,轮番进攻,川军拼命死守,王铭章等3000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以身殉国。由于川军死守滕县三个昼夜,终于挫败了日寇增援台儿庄的企图,使友军能顺利完成对台儿庄的包围。在台儿庄战役中,川军与友军一道浴血奋战,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击毁坦克30余辆,缴获步枪1万余支,机枪数百挺。台儿庄战役是继平型关战役之后又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指挥台儿庄会战的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出:“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结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之一页。”

铁血忠魂 浩气长存

抗战爆发后,除川军的七个集团军,另有1军1师1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前线与日寇进行浴血奋战外,四川每年还向正面战场输送10万到30万壮丁,成为全国的兵源基地。

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历年实征壮丁数如下:

1973年为103837人

1938年为174145人

1939年为296341人

1940年为266373人

1941年为344601人

1942年为366625人

1943年为352681人

1944年为391112人

1945年为283086人

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0521人的1/5。四川的这个征兵数还未包括西康征的30938人、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如果加上此两项数据,则抗战期间,四川实征壮丁数近300万人(此数尚不包括出川各集团军自行回乡募补之人数)。这样庞大的兵源,补充了南北战场上的军队,以致当时抗日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足见川渝人民对抗日军队贡献之大。

抗战八年中,出川军人,不畏强敌,与日寇鏖战,为挽救国家危亡,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何应钦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其中军官有将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计34人。现按照将、校军衔次序录名并附县别如下:

将官:王铭章(新都)、李家钰(蒲江)、许国璋(成都)、饶国华(资阳)

校官:王润波(开县)、李成烈(安岳)、林相侯(泸县)、姚杰(奉节)、傅哲民(江安)、邹绍孟(荣县)、郑少愚(渠县)、乐以琴(芦山)、谢北亭(忠县)

决死宣言 永载史册

1937年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欢送川军出川抗战万人大会。川军将士代表在会上宣誓:“出川抗战,失土不复,誓不返川。”表达了川军将士誓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决心。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邓锡侯(1889~1964),四川营山人,时任第45军军长。

1937年9月5日,四川举行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誓言。他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赴后继,我们一定能战胜日寇!”邓锡侯率军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战功卓著。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

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家钰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额头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1889~1938),四川大邑县人,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七七事变”爆发次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刘湘带病出征,部下多劝他不必出川亲征,他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刘湘最终在前线吐血病发,死前留下如上遗言。

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

1937年11月,饶国华受命带队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在阵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尽,慷慨成仁。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9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3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城破,王铭章拔枪自杀殉国。藤县血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43军26师152团团长。

淞沪会战战事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固基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固基挥枪大呼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军人应战死在沙场,你们要送我过江,是在害我呀!

许国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时任第150师师长。

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受命固守常德的门户陬市,上级命令不许退过沅江。但150师根本抵不住日军第116师团的猛攻,几乎全军覆没,许师长重伤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警卫抬过沅江,他大为震怒,在担架上痛斥左右误己,之后夺过身边卫士的佩枪自尽。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范小冬)

猜你喜欢

川军台儿庄军长
子弹
子弹
台儿庄古城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从川军看黔军的发展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为何是川军?
《遇见另一个台儿庄》展示不一样的台儿庄
百变丐王
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