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街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方法——以武康路为例
2014-04-20孙巍
孙巍
(同济大学 景观学系,上海 200092)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进入规模空前的开发建设阶段。新区的建设、旧城的更新等导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的改变,使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人们近些年关注的焦点问题。历史街区中有大量居民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街道文化,因此不能只保护历史建筑和街道的躯壳,更应该保存原有的生活形态和文化根基,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
自1982年国务院开始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始,我国很多古城和街区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然而近年来一些历史街区的保护却存在一些不适当的地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街区的原有生活形态的破坏。一些城市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商业等设施,或卖给企业等私人组织,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街区风貌的整治与保护,但也使其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失去了“生活真实性”。阮仪三教授也曾反对“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这种重视眼前利益的方法。因此,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历史街区的非物质遗产就显的尤为重要。
2 武康路历史风貌分析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西端,是上海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全长1183m。原名为福开森路,由美国人福开森于清末建造,道路两旁现存大量历史保护建筑,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2.1 武康路建筑使用
武康路沿线建筑以花园住宅为主,建筑和环境品质很高。街区建筑密度较低,但功能齐全,包括文化、科研、诊所等不同用途的设施,其样式大致分为西班牙住宅样式、英国乡村别墅式、装饰艺术派与现代式、法国文艺复兴式四大类。这些建筑在历史上大多属于中国社会顶层的政要富贾、学者志士的住宅,也有意大利领事馆、北平研究院等公共机构,所以武康路是旧上海一个典型的人口密度低、西方化程度高的高档社区。
目前道路两侧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大都已改做景点或作为不对外开放的办公场所,如巴金故居作为景点开放而意大利领事馆则为企业使用。其他一些花园住宅保持着解放后数次分房抢房运动所造成的混居局面,一栋洋房内住着数户人家,而另外一些解放前的公寓则依然保持原来的一家一户的居住模式。
2.2 武康路商业设施
由于历史上武康路社区档次极高,所以武康路过去两侧几乎没有商业店铺,现存的商铺全部为形成市民阶层社区后逐渐引入的。武康路现在共有60余个沿街店面,有餐饮、服装、房屋中介等12个不同的类型。其中,餐饮和服装商铺几乎占到了总数的一半。武康路商业分布呈现南北迥异的特点,南半段多以高档的文化餐饮为主,北半段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菜市场等为代表。如餐饮商业中,多以咖啡西餐为主,环境优雅,具有外国风格,消费层次高服务质量好且集中于武康路南段,而北段则以平民大众化的餐饮为主。值得研究的是,南半段高档次的餐饮、画廊等店面很好的体现了武康路的历史特点却与一般市民生活联系较少;而北半段的店面更符合街道的生活氛围,但又和街道文脉没有关系,不能体现武康路的历史氛围。
3 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逐渐成熟起来,但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变。通过对武康路以及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的调查研究以及与其他历史街区现状的对比,可以大致概括当前上海历史街区中对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原生态”的缺乏
原有的居住生活形态是历史街道形成的原因。历史街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居住区,居住生活就是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最直接载体。因此保护街道的非物质遗产,首要的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下保护原有的生活形态,而很多经过保护的历史街区却十分缺乏这种“原生态”。
目前我国很多的历史街区为保护历史建筑而将全部居民迁出,统一修复后作为景点或商业建筑,例如上海新天地。新天地商业区为历史街道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充分展示了老上海的街道物质风貌,但遍地的咖啡酒馆等新进入的业态使历史街区成了一具空壳,老上海的生活状态完全消失。这样的街道和新建的风情街区在文化层面上已无太多区别。虽然迁出居民可以减少建筑损耗,但如果原有的功能丧失,建筑就无法体现出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些历史街道如武康路,保持了大多数建筑的原有居住功能,然而这种居住功能却不是原生的。除武康大楼和密丹公寓等公寓建筑的居住状态和历史上相同之外,花园住宅都呈现了一种非原生的混居状态,这与需要保护的街道文化相去甚远,虽然表面上保持了街道的功能,但同样也是缺乏真正的原生性。
3.2 独特风貌的不足
我国城市化大发展以来,新建成的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缺乏符合城市文化的独特风貌。而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来说,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很多街道在物质上对建筑、道路风貌进行整治和保护,虽然整体统一,但却使每一个单体建筑失去了很多独特的风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特有的文化意义,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了历史街区的“千城一面”,极大削弱了历史街区的识别性和文化意义。
武康路曾进行过一次风貌改造,改造之后将所有建筑的立面和围墙统一粉刷,整条街道原来颜色丰富的建筑与围墙现在变得色调极其统一,导致了许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原有肌理消失,失去了许多差异之中的精神文化。同样的,江浙一带古镇老街的保护也是如此,统一的改造使老街的风格大大丧失,苏州山塘街、扬州东关街以及上海七宝古街等十分相似,功能也几乎雷同,因而失去了很多当地的文脉。
3.3 商脉与文脉的不统一
在历史街区中发展商业无可厚非,因为商业本身也是街道文化的一种。商业设施是历史街道中十分重要的公共社交空间,很多街道精神就发源于街道中的商铺,例如老北京胡同中的理发馆炸酱面馆等,都是胡同居民相互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居民街道归属感的物质基础。商脉在依存文脉的同时,也彰显了文脉的特质。然而当前很多历史街区的商业业态与其文脉并不统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街道氛围和文化的破坏。
上文提到的新天地街区的咖啡酒馆就是一个例子,咖啡快餐等高档休闲商业虽然与老上海的海派文化有一定的衔接,但从使用属性上则完全脱离,高档的消费使石库门里弄建筑没有了原来市民阶层的属性。武康路则在这一方面保护的更胜一筹,南口的一系列画廊等文化商业很好的体现了武康路社区历史上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社会阶层;北端唯一保留的武康路菜市场也继承了居住社区这一脉络。田子坊也是将市民文化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原有街道的生活形态,更突出了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4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产保护方式探索
保护历史街区的非物质遗产,不像对建筑街道等物质性遗产那样可以快速直接的进行修复与保护,而更多的是需要综合社会各方面因素、适应当地特有条件的,可以长期进行的保护思路。并且针对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方向的偏重,才能最大的将不同街道所特有精神财产传承并展现出来,因此针对现在存在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以下三个方面保护方法。
4.1 保存原有的生活形态
要保护街道的生活形态,首先应当保持建筑的原有居住功能,只有有人生活的街道才是活着的街道。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分类,除了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将其他一些住宅还给居民,按照原有的居住模式引入或迁出一定数量的居民,避免房子没人用或者像武康路的花园住宅一样的混居情况。但居住的规模也应该结合街道其他方面的特征进行调整,并且完善街区内的居住设施,改善条件,使居民“住老房子,过新生活”。
4.2 加强街道体验
给人以对街道的认同感,最直接的办法是让人去体会,保护这种感受也是一种保护文脉和精神的方式。而最能给人感受的就是街道风貌中具有辨识性的特征,比如围墙粗糙的表面,古旧的门牌等,要避免因为统一的修整而造成的独特性的丧失,而且在景观管理中也应保持原有的方式,武康路就是上海唯一一个秋天不扫落叶的街道,通过景观烘托原法租界的历史文脉。同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在历史街区中添加的新元素也应按照历史街区的特质来设计,比如路灯、垃圾桶等设施应进行专门的设计,以加强街道体验。
4.3 统一商脉与文脉
商业是街道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保护街道的非物质遗产就要将商业与街道的文脉想统一。首先要保护街道过去特有的商业形式,如上文所说的胡同理发馆等标志着街道精神的商铺,以突出街道的文化感受。其次,要通过商业来外延街道精神的内涵,通过创造或者引入过去没有的商业形式来体现街道的文脉,其前提是引入的商业符合街道文化特征或居民阶层,如武康路以画廊、书店等商业来展现巴金等街道具有的较高文化特质,以高档法式餐厅等来体现街道原有居民的社会阶层。合理的布置商业系统才能使历史街区在不失去文化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经济价值。
[1]伍 江,王 林.探索与突破——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综述[J].上海城市规划,2004(6):4~6.
[2]王 敏.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更新的品牌策略——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2(3):22~26.
[3]沙永杰、纪燕、钱宗灏,上海武康路——风貌保护道路的历史研究与保护规划探索[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4.
[4]奚文沁,周 俭.强化特色提升品质、促进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6(4):46~48.
[5]仲利强.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J].中外建筑,2005(4):55~57.
[6]周 俭,范燕群.保护文化遗产与延续历史风貌并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J].上海城市规划,2006(2):10~12.
[7]刘 昀,邓蜀阳.关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社会生活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