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垃圾转运站现状调查研究及建议
2014-04-20谢余寰林伟先黄海婷朱田秀
谢余寰,林伟先,黄海婷,夏 欢,朱田秀
(广西北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广西 北海536000)
1 引言
随着北海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大幅度增加,生活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及城市规划滞后等原因,垃圾转运站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现有转运站的数量和转运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大部分转运站运行时间长,工艺设备老化,管理落后,环境污染严重[1]。本文分析了北海市垃圾转运站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垃圾转运站的改造、建设、运营提出了建议。
北海市主城区目前有4座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位于北部湾东路,原日转运量为50t,2013年完成了提升改造工程,采用水平压缩工艺,日转运量提升至80t;1座位于云南路,采用后装压缩车压缩工艺,日转运量为50t(准备于2014年开始改造);1座大型生活垃圾中心转运站,位于新世纪大道,日转运量480t,采用垂直压缩工艺,该大型生活垃圾中心转运站配套1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每座收集站日收集垃圾44t,10座垃圾收集站不带压缩功能,其收集的生活垃圾运到中心转运站进行压缩再转运至市垃圾处理厂;2013年在金海岸大道新建一座日转运能力100t(预留150t)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采用水平压缩工艺,计划于2014年竣工投入使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转运站数量少,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北海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区面积不断增大,市区总人口约30万人。由于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土地、建设资金难以落实,加上建设时周边群众强烈反对,造成垃圾转运站数量少,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北海市城区居民生活垃圾主要采取非机动车辆上门收集,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4.2.4条“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1km”的标准计算,我市主城区至少需要28座转运站(收集站),而目前建成的只有13座,转运站数量不能满足城市垃圾转运的需求。由于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少,造成个别转运站(特别是旧城区)超负荷运转,垃圾转运不及时,高峰时期有大量三轮车在转运站附近排队等候压缩垃圾。
由于部分新建城区无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主要由清扫工人利用人力三轮车集中送到附近的临时垃圾堆放点,再通过垃圾运输车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由于收集的垃圾没有进行压缩等工序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撒漏、恶臭等二次污染,给周边的环境及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2.2 旧站设备旧,工艺老化,转运能力差
部分老式垃圾转运站大都年代久远,建筑面积小,只适合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日转运能力只有50t,转运能力低。采用后车压缩工艺,压缩时间长,效率低;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设备陈旧、简陋,噪音大。老式垃圾转运站敞开式作业,压缩垃圾时产生噪音,没有降尘除臭系统,也没有排水系统,运营时污水横流,环境较差。
2.3 管理不善,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转运站采取承包给环卫工人的运营方式,由于环卫工人整体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卫生清洁不及时、不彻底。并且环卫管理部门对转运站监管不严,造成转运站设备损耗严重,运行时噪音大,卫生环境极差。多数转运站内的排水槽长期被垃圾堵塞未及时清理,造成作业环境污水横流,臭气四溢,给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极大影响;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未即使清洁,造成行驶过程中出现“滴、撒、漏”、拖挂垃圾等现象[2]。
部分垃圾转运站存在安全责任未落实,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现场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站内卫生情况不佳等情况。由于管理人员疏忽大意,多数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未设置警戒护栏与警告标示,消防设备配置不齐,垃圾未达到“日产日清”,人为原因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规划,增加资金投入
转运站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的重要环卫设施。为解决转运站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资金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在城市建设的同时,统筹规划转运站建设,避免临时找地选点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先建环卫设施,这样可以避免与周边居民的冲突,切实解决好转运站“征地难、建设难”等问题[3]。
城市财政每年要加大对转运站的投入力度,逐年解决转运站建设欠帐的问题。各地市可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转运站站模式,也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推广占地小、投资少、生态良好的的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及清运模式,确保转运站建设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4]。
3.2 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积极推进旧站改造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垃圾转运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为化解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长和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给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迫切需要对旧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采用现代工改造后的垃圾转运站美观大方;采取先进垃圾压缩设备和转运车辆,密闭作业,增设除臭防尘设备,有效地防尘、防臭、防噪和污水治理,密闭压缩后的垃圾经专用大容积集装箱装载运走,防止转运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改造后转运站转运能力提高60%,扩大了垃圾清运的服务半径,减少了维护管理成本,提高了转运效率,届时将彻底改变目前转运站“脏、乱、差”的状况[2,4]。
3.3 加强管理,多途径防止环境污染
政府相关部门要确实担负起监管的责任,系统研究垃圾转运站运营及监管问题,提出确合实际的技术路线、运营模式、监管模式及保障措施。加强管理,落实措施,提高转运站工人的责任心和素质,消除因工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
转运站的建设要根据其规模、类型、工艺要求、技术路线综合布局,要做到“流程合理、布置紧凑、便于作业、有效抑制污染”。转运站应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设备、设置绿化隔离带、适当调整转运站与居民区距离、加强管理等综合手段,消除噪音、臭气、污水、洒漏等现象,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5]。
4 结语
垃圾转运站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卫生设施,能较大程度是改善生活环境。由于历史原因转运站建设和运营存在许多问,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土地问题、完善管理机制使转运站能逐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1]田春英.天津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规划[J].环境卫生工程,2010,4(18):30~33.
[2]孟 霞.重庆主城区垃圾转运站现状与对策[J].环境工程,2009,27(增刊):421~424.
[3]付胜华.金华城市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和发展[J].绿色科技,2010,9(10):100~103.
[4]邱 江,吴文龙,成效良,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J].环境卫生工程,2000,8(4):159~161.
[5]邱云龙,耿 霞.无锡大型垃圾转运站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0,14(2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