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校园礼仪现状调查分析*

2014-04-19安俊丽崔红虹

关键词:礼仪师生关系教师

安俊丽,崔红虹

(淮海工学院 文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保证。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以往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本应是最密切的教育关系,但现实中存在诸多不和谐因子,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分析可能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师生之间年龄、阅历、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学生与老师之间出现诸多不和谐。二是随着时代发展,现代社会中师生关系悄然发生变化,已由原来的施教与受教的关系转变为教育消费关系,高校师生间伦理失范,“利”字为先。三是由于教师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礼仪知识学习和礼仪技巧训练,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对教师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实践行为。就教师个人而言,能够便捷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的方式莫过于提高礼仪水准,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为了深入挖掘礼仪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更好地帮助教师尽快有效改善在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形象,笔者在淮海工学院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试图根据教师现实言行表现对照礼仪知识,对影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礼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找出更多影响师生关系的症结并提出解决途径,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并帮助教师塑造完美职业形象。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在淮海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调查对象,样本的抽取考虑了男女生和高低年级学生可能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因此年级分布和男女性别分布基本均匀。问卷调查结合一定的现场采访。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教师的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表现。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打造教师职业形象,教师仪容仪表并非“面子工程”

服饰,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的反映。服饰不仅要和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要时刻注意客观环境与场合,即着装打扮必须要考虑时间、地点、目的三个要素,并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三要素的协调一致。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文明的矛盾体,他们既希望教师的服饰不应落伍于时代,体现时尚元素,也希望教师能够把握好分寸,不失严肃正统,典雅、庄重。因此老师在工作生活中要多注意并改变这些方面的不协调表现,以便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基本形象,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得体的印象。然而,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仪容仪表和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直接导致教师服饰礼仪缺失。

我们选择了两种极端表现进行了调查,包括“教师服饰是否存在不修边幅的问题”和“教师衣着打扮是否过于时尚前卫”。结果显示,现实中教师对服饰仪表的忽略或者理解偏差都会造成形象受损。有37%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讲台时有着装落伍或者简朴过度的情况,教师形象大打折扣。更有教师衣服邋遢,甚至污迹斑斑,头发上布满头屑,或者身上有难闻的气味等,这些教师让学生“望而却步”,即使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也很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相反,有些教师过分装饰自己,着装过于时尚前卫,也让学生惊呼“老师也疯狂”。15%的学生觉得有教师虽然会修饰自己,但表现不得体,与身份、场合不相吻合,如课堂上有教师穿短裤、超短裙,有教师浓妆艳抹、香气四溢,有教师服饰发型怪异,等等。调查显示,与不修边幅相比,学生对教师的不当修饰接纳程度较高,说明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更多学生对教师的着装有所期待,希望教师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要展示个人风采。这种态度差异从礼仪原则上讲也是行得通的,个人得体的修饰装扮应该不仅仅反映个人形象,更体现了对交际对象的尊重。教师装饰自己就是对职业和学生的尊重的表现。

(二)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平等意识需强化

在社交场合中,礼尚往来,也特别讲究平等。平等是人与人交往时建立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保持良好关系的诀窍。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孕育产生了特定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关系中教师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利,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但是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发展。然而随着民主进程加快,在当代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得到学生的尊重的同时,也应保持应有的风度,对学生以人格的尊重,而不能目中无人,或以职业、地位压人。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具体问题,如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有平等的交往意识,是否能自觉遵守约定时间,是否能够不带情绪走进课堂,是否能做到不将自身主观甚至偏激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是否能够给学生必要空间等,这些方面的表现都会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否持久和健康。有关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师生关系调查Tabl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调查显示,有40%的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有过对学生视而不见、态度傲慢的表现,比如忽视学生校园中礼貌的问候,无视课外学生进行的学术交流,或者学生相约借故推诿,等等。虽然大多数教师只是偶尔出现此类行为,且可能与教师当时的个人情绪有关,但即使偶尔为之也可能会使本来就不太亲密的大学师生关系上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他们与学生之间的误会,导致师生关系渐行渐远。有将近一半的老师会不遵守与学生的约定时间,尤其是平时的约见、开班会时出现迟到甚至爽约,甚至有的教师上课也偶尔为之。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们普遍没有表示任何歉意,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学生对此只能表示无奈。访谈中学生们也认为教师身教胜于言教,应该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表率。调查发现,40%的教师偶尔会把同事间、家庭中或者师生间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发无明火或者发牢骚;38%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或偶尔发表对学校、领导的不满,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是对职业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的表现。教师职责在于传道育人,不能将主观甚至偏激的思想带入课堂,更不能将课堂作为发泄自身不满的场所。调查也发现有老师与学生过密接触的现象,比例约为14%,有些教师事无巨细过度关心学生,反而会弄巧成拙,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者不能尊重学生个人隐私,给自己和学生交往造成困扰。师生交际必须谨慎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分清教育关系、朋友关系和家长之间的差异,与学生保持适度的空间和距离。

(三)和谐师生关系,言语艺术须讲究

说话行为是一门艺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反映其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人与人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冲突的也正是言谈内容和方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位言语艺术家,应该能够把握言语表达的技巧,应该能很好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均匀、表达准确。表述严谨、信息丰富、语调流畅、风趣幽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感染力。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因为缺少语言艺术,渐渐失去听众,影响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教师语言情况调查Table 2 Teachers’language

从表2中可以看出,31%的教师授课语速或音量给学生造成不适,由于这些语言形式的问题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教师反感;约5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时会出现偏离教学主题的内容,有些老师上课内容比较杂乱随性,学生除了最初有些新鲜感外,更多地表现出反感,感觉老师是哗众取宠,打发时间,对教学不负责任;48%的教师会偶尔或经常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荣誉,或多或少地贬低学生,除了给学生留下自恋甚至自大的印象之外,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少数教师甚至在课堂或者其他师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爆粗口”现象。这些表现轻则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教师威信,重则影响学生对教学严肃性、科学严谨性的认识,极大地损害了教学关系。

(四)身正为范,教师“慎独”精神永不过时

所谓“慎独”,是君子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因为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要时刻严格约束自己,教师形象塑造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真实地表现在生活中。笔者调查了解了教师在教室之外,如餐厅、校园和图书馆中的表现,结果见表3。

表3 教师在教室以外校园场所表现的调查Table 3 The after-class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on campus

少数教师不能够很好地遵守就餐规则,出现不排队、插队的行为,给学生留下恶劣印象,比例约为17%。由于学生对教师群体关注度较高,这种行为经常“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遭到学生在网上对教师行业的吐槽。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交通工具进入校园,26%的学生觉得有些老师忽视了校园里的交通规则,有教师将轿车乱停乱放,甚至横冲直闯,随意鸣笛,给校园安全带来隐患。还有教师不注意公共环境中的个人行为,56%的学生认为女老师在本因安静的考场或图书馆穿着高跟鞋来回走动,给专心学习或考试的学生带来形成干扰。因此,在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注意这些平常被忽略的小事件,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形成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三、调查结论及对策初探

调查显示,部分教师礼仪意识淡薄,认为礼仪是繁文缛节,形式主义,因此忽视日常言行举止的影响;部分教师礼仪知识缺乏,根据主观意愿举止随意;三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现代文明尚有难以普照的死角。但是,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教师的行为举止、谈吐言辞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表现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教师的职业形象,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培养效果。教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礼仪意识,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不断反省自身表现。学校也应该做出相应对策,组织教师礼仪培训,并辅以政策,对教师职业礼仪加强管理,在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评估中增添具体细则,以此来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1] 郑少君.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对策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67-69.

[2] 杨杨.骨干院校建设语境下教师礼仪素养实证研究[J].职教探索,2013(3):170-171.

猜你喜欢

礼仪师生关系教师
最美教师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教师如何说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