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的院前急救

2014-04-19侯其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急症危象病死率

侯其刚

(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的院前急救

侯其刚

(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目的讨论院前急救对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共109例,其中43例患者经过院前急救转入急诊,66例患者未经急救处理直接送入急诊,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验证院前急救的必要性。结果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60.47%,病死率为11.63%,未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42.42%,病死率为24.24%,经院前急救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更有优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在转运医院过程中经必要的院前急救处理,对提高患者的恢复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院前急救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指高血压患者在有或无明显诱因刺激下,血压急骤升高,诱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脑、心、眼底等动脉出现不可逆性损害的临床急症[1]。本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复杂,处理不及时可随时危及生命,甚至治疗好转后,患者造成严重伤残,影响预后生存质量。因此,院前接诊时进行明确诊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提高预后生存质量的关键。为此,笔者将近年我院接诊的高血压危象患者,按照是否接受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进行分组,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确定院前急救在本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高血压危象急症患者共109例,其中43例患者经过院前急救转入急诊,包括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53~74岁,平均年龄(65.8±2.2)岁;高血压病程2~22年,平均病程(14.3±1.6)年;有明显诱发因素36例,无明显诱因7例;此次发作到接诊时间最长6 h,最短0.3 h,平均(3.6±0.3)h;收缩压最高225 mm Hg(1 mm Hg=0.133 kPa),最低169 mm Hg,平均(186.33 ±15.35)mm Hg;舒张压最高152 mm Hg,最低123 mm Hg,平均(135.25±25.33)mm Hg;接诊时有24例患者出现昏迷。66例患者未经急救处理直接送入急诊,包括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在51~78岁,平均年龄(70.3±1.4)岁;高血压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2.1 ±2.4)年;有明显诱发因素52例,无明显诱因14例;此次发作到接诊时间最长5.4 h,最短0.2 h,平均(3.1±0.1)h;收缩压最高215 mm Hg,最低152 mm Hg,平均(177.31±11.05)mm Hg;舒张压最高148 mm Hg,最低107 mm Hg,平均(122.25±19.34)mm Hg;接诊时有38例患者出现昏迷;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病情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和诊断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劳累、情绪激动或不规范用药经历,出现突然的头痛,继而心悸烦躁,恶心呕吐,汗出如雨,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少尿,严重者鼻出血,呼吸困难,继而抽搐昏迷。查体可见血压升高,比原血压升高30 mm Hg以上,心尖搏动明显,眼底检查发现有眼底出血现象[2]。如出现上述临床指征,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危象。

1.3 院前急救

接诊后,保持患者平卧或头高脚低位,清除口腔异物,注意头偏向一侧,观察呼吸、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指征变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3],控制血压(脑压)过高。如条件允许应用甘露醇(20% 250 mL)静点,选择适合的维持液维持静脉通路,出现心力衰竭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呼吸中枢兴奋剂或强心剂,留置导尿,呼吸困难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患者情绪躁动放置冰帽或给予镇静剂,尿少或无尿者应用速尿,肌注安定[4]。紧急处理后进行转运,转送中不可剧烈震动,注意保持头部轻稳,与急诊联系,作好抢救准备。入急诊后,进行相关体检和化验,根据结果进一步确诊,进行相应治疗。

1.4 效果评估

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标准[5],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幅度超过20 mm Hg,无脑出血等危象;有效: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0~20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3进行资料分析,如果两组结果差异比较中,P<0.05,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疗效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

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60.47%,病死率为11.63%,未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42.42%,病死率为24.24%,经院前急救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更有优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高血压危象的院前急救对与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家属或周围人的主诉初步判断病情,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借助血压、心率等进一步确诊,然后根据诊断实施有效的现场抢救,如服用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等,这个过程只几分钟,但这对于患者说是黄金的几分钟,它是决定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愈后是否有较重并发症的关键。高血压危象根据发展程度,可突破血脑屏障引起高血压脑病,具体体现为缺血性中风、颅内出血,有的引起心室衰竭,造成急性肺水肿或急性主动脉夹层,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等[6],无论哪种都比较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遭受突然的打击刺激时,出现头痛,继而呕吐、意识不清,查体或凭经验感觉是血压增高时,不可掉以轻心,首先安抚情绪,采取舒适的平卧体位,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应尽量控制颅内压增高,应用适合的降压药物,同时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人工通气。昏迷者给予甘露醇、奥美拉唑、法莫替丁、速尿、安定等,降颅内压,预防应激性反应,以免加重病情。与急诊联系尽快转诊,搬运时头朝车前方,保持平稳,避免摆动加重出血。本次调查的病例中,43例经院前急救处理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60.47%,病死率为5/11.63%,比未经院前急救处理的66例患者总有效率高18.05%,病死率低12.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院前急救能有效的调控血压,对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有积极作用。

[1] 李玉洁,陈洁,阮惠芬,等.高血压危象156例的临床评估和处理[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5):397-403.

[2] 李贵成.高血压急症30例院前急救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1):11-12.

[3] 陈开红,刘威,陶丽丽,等.“社区-急救-医院”院前急救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65-2868.

[4] 唐家荣.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原则[J].内科危急重症杂志,2010, 16(3):120-124.

[5] 张文,罗震.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10c):143-145.

[6] 田长青,金仲品.高血压危象评估与处理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6-19.

R544.1

B

1671-8194(2014)14-0093-02

猜你喜欢

急症危象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