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探微

2014-04-18刘先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高中语文

刘先伦

摘要: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55

语文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充满诗意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片云,云卷云舒,云蒸霞蔚。一堂好的语文课更是一首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诗意的课堂,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中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语文课讲得妙趣横生,满堂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然后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成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使得每堂课都是内容尽而趣未尽,课结束而味幽远,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向往语文课的状态。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他们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语文是通过言语教育来实现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的。语文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语文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思、悟的言语经历,在言语经历中,学生把言语作品内化到他们自己的世界中去。语文不单单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它要给学生一个世界。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语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积累、独特的珍藏,从而拥有独特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使学生拥有优雅的言谈、生动的文笔和优美的个性。

语文的课堂不应该是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独打天下,要构建班级健康的“文化生态圈”,张贴一两副对联,放置三四本名著,营造书香气氛,让学生在浓浓的书卷气中品位古代经典、演绎现代文明,让学生为“多情自古伤离别”而伤感,为“十年生死两茫茫”而叹息,也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而感慨。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通过播放音像、语言描绘、媒体再现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与作者的心灵一起律动,或为之雀跃,或为之感慨,或为之哀伤。语文教师首先要被作品感染,用心与作者交流,理解作品本身的意蕴,进而用“激情”点燃“激情”、“智慧”唤醒“智慧”,用自己的人格熏染学生,让学生物我同一,神思畅达,产生移情效应。课堂是师生情感的互动,富有文学情调的教师行为会激起学生有文学情调的回应,语文课就有了趣味,语文课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一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必须做到师生情感的互动。整堂课应该是一首隽永美妙的诗,一篇精粹的散文。教师优美动人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的描述,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和教育,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把学生领进瑰丽的知识殿堂,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铸造美好的心灵。因此,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洋溢诗意,充满诗趣,达到诗境,语文教师要学做一名诗人,要让我们的教学语言诗化,要让我们的感情诗化,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心底受到触动、震撼。教师诗意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走进课文,与文中景、物、人沟通,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

语文教学应摒弃那种“一讲到底”的陈旧教法。教学中要强调诵读,既而“美读”。要通过范读、引读、赏读、吟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让诗意在读中放飞,让情感在读中流露。教师不要用自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语感,给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权利,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要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有所体验、有所领悟、有所表达。

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让我们努力构建充满诗情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丰满、更加宜人。

要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激情澎湃、热情似火和真情涌动,教师必须要有突破创新的机智,打造魅力四射的课堂。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首先要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教师要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学会突破,奇峰突起,可以从文章的某一点上突破,可以从文章的精彩处突破,可以从疑难处突破,也可以从重点处突破。

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地遇到疑惑。教师的解惑如果是仅仅停留在问题解答的层面上,学生提问,教师马上回答,学生没有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梯度的思考,虽然有了教师给的正确答案,但是学生仍然不能深刻理解。在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的解惑就要充满机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讨论“杨二嫂为什么指责我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这个问题时,笔者没有简单地分析她性格上刻薄自私的一面,而是相机设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杨二嫂过去是个怎样的人,她的豆腐店还开吗?”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学生们都认为杨二嫂的豆腐店关门了,关门的原因是人们生活贫穷没有钱,豆腐卖不出去。失去了谋生的门路,被贫困的生活所迫,她变得更加势利。通过机智的点拨,学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语文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科。它可以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它的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让学生充满灵性。

语文教学艺术,就是一种移情的艺术。感情灌注于课堂,正如血液流动于全身。当教师情感的血液在课堂教学的有机体中畅流时,知识才能较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财富。讲课时要以激情再现丰富的艺术形象,或显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或表达缠绵悱恻、凄清婉约的情怀,感情要起伏变化,以情动情,以情催情,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团溪中学 56313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