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纠“四风” 铁面执纪惩腐败
2014-04-18袁震贺贵成
袁震+贺贵成
自“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多来,我省惩腐败、倡廉洁,查处案件“硬碰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足迹坚实有力。经济社会事业和党风廉政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巴蜀大地呈现新风新貌,正气高扬!
亮剑“四风” “集中火力”正风肃纪
“八项规定”要见实效,关键在落实,重在正风肃纪。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以正风肃纪为突破口,剑指“四风”。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正风肃纪工作方案,要求“纪检机关从一开始就要介入”,强调要突出整治“三公”经费增长、吃拿卡要、收受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滥建楼堂馆所等7个方面问题。
作风重在引领。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转变作风十项规定,建立省领导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带头转作风、走基层、办实事、惠民生,为全省各级干部作出表率。
在省委领导下,省纪委牵头,9个部门联手,以“钉钉子”精神狠刹群众反映强烈的7个方面突出问题。通过联合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查,一股风一股风刹,积小胜为大胜,正风肃纪成效显著。盘点2013全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同比减少40%、23.4%;省级部门“三公”经费压缩11%,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36.1%;520个单位、791人因为“慵懒散拖”被问责;14万余名党员干部作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全面停止审批和实施党政机关楼堂馆所新建项目,停建项目达114个……
2013年,全省查处涉及“四风”案件1369件,查处违反行政审批制度问题263个。其中,雅安市荥经县原县委书记蔡中违规决定购买办公用房案等13起涉及“四风”问题典型案例被公开曝光,向党员干部和全社会释放出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对党员干部形成有效震慑。
好的形象,靠优良的作风来塑造。2013年,省纪委对48个政府部门、18个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3.98%、81.37%。
突出主业 聚集力量“打虎灭蝇”
抓作风,踏石留印;惩腐败,有贪必肃。力量向查办案件凝聚,既打“老虎”,又灭“苍蝇”。
2013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同比上升26.7%。其中,厅级干部20件、县(处) 级干部246件,同比分别上升233.3%、31.6%。省纪委先后查办了雅安市原市委书记徐孟加,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蒲忠,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忠元及原校长范昕建,蓬安县原县委书记袁菱,荥经县原县委书记蔡中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2013年,全省处分10523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551人,平均每天有近3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坚持惩处与保护相结合,为2970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一组组扎实的数据,彰显着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改革路径。
转职能,突出纪检主业——省纪委整合内设机构,新设两个纪检监察室,全省增设纪检监察室133个,建立办案人员库,一线办案人员占25%以上。省纪委监察厅取消或不再参加议事协调机构112个,减少62%,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退出或不再参与议事协调机构4365个;规范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分工,各级纪委书记原则上不再分管影响履行监督职能的工作,纪检组长原则上不参与党组分工,确保集中精力抓好纪检监察工作;首创目标同向、资源同享、防线同筑、廉洁同创、民心同聚“五同共建”机制,与中央驻川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统筹联动;布防“监督前哨”,紧盯权力中枢,强力推进“四化”建设,实现派驻派出机构管理服务一体化、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运行科学化、作用发挥最大化。2013年,省直纪检监察机构立案同比上升61.9%。
转方式,增强执纪监督实效——建立归口受理、科学处置、集体排查、动态管理的线索管理制度;健全抓早抓小机制,约谈提醒或诫勉谈话4156人;增强巡视力量,首批聘任9名厅级干部、12名优秀处级干部到巡视机构工作;强化巡视形成震慑,实行巡视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推行“下沉一级”工作法,全面提高巡视监督的威慑力,根据巡视组提供的线索,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已立案查办52人。
转作风,正人先正己——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响亮提出“反对四风树新风,执纪为民做先锋”,组织开展“薪火相传”、 “接访下访”等活动;建立纪检监察系统约谈制度,省纪委监察厅领导一对一约谈39名纪检机构主要负责人,直线传递压力,督促忠诚履职;制定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巡察办法,发现并纠正问题6681个;4.8万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带头清退会员卡,有力推动了纪检监察队伍作风转变。
在狠抓惩处的同时,预防也一刻没有放松。省委将警示教育作为干部学习提升的必修课,广泛开展“读书思廉”、“观片思廉”活动,组织新任职领导干部、案发地区、单位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开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分级组织“廉政教育大讲堂”。全省有408个单位的24410名党员干部到省法纪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同时,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各级纪委共开展任前廉政谈话2.3万人(次)、函询2903人(次)。此外,省级预防腐败创新项目迅速启动,涵盖省属高校系统防治、“三早三卡”预警机制建设、权力运行监察平台等24个方面,构筑起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火墙”。
廉洁为民 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2013年11月6日,“廉洁四川”互联网政务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四川进入开门反腐“e时代”。
民有所呼,网有所应。从“线下”走到“线上”,折射执纪为民崭新理念。网友“小卧龙”点赞:“小小鼠标不仅联通纪委,而且畅通民意。”
开门反腐“e时代”,工作着力点放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触角延伸到了群众最急盼的地方。
真心倾听群众呼声。开展纪委书记下基层、纪委开放日、民情直通车等活动,构建“来信、来访、电话、网络、舆情”五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接受群众信访举报2.1万余件。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干部轮流接访,接待上访群众508批、784人(次),调查处理信访举报218件。
真情帮扶困难群众。省纪委监察厅领导“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先后派出7名干部蹲点帮扶,助推2013年定点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28.7万余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7万余个。
真正维护群众利益。加强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事故(事件)的责任追究,问责处理1278人,党纪政纪处分963人;突出抓好医药、教育、征地拆迁等民生重点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治理,发现并纠正问题1858个,涉及金额9865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1018人;“4·20”芦山地震后,迅速启动地震应急监督,围绕救灾物资发放、房屋规划重建等群众急盼的工作加强监督;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组织9个督导组沉入乡镇、村、学校、牧民定居点,同1660余名藏区干部、农牧民个别交谈,发现并推动解决11个方面突出问题。
反腐倡廉,执纪为民,凸显的是“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群众来评判。2013年,四川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指数从2011年的81.71上升到了83.67。
群众满意,就是最高的评价。(责编:赖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