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 为了法槌下的公平正义
2014-04-18张微微
张微微
“‘法之不公,国必衰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省委书记王东明《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文中的一句话。
2014年是我省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将为治蜀兴川、推动“两个跨越”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
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1月11日下午,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牛敏向人大代表宣布,经最高法院报经中央批准,2013年,成都中院被列入全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并确定了成都市武侯区法院、郫县法院、彭州市法院3个基层法院同步试点。
何谓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试点法院要符合怎样的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改革试点方案要求,试点法院要通过打造与社会公众相互沟通、彼此互动的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公开透明,为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及时、全面、便捷地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提供服务与保障。
另外,试点法院要严格落实相关诉讼法的规定,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问题。
“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可有效排除和规避来自于当地行政区域内的诸多消极因素的干扰,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这样回答。
“三大平台”推进司法公开
“要司法公正必须要司法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长林书成说。
2013年,全省法院积极推进司法民主,21个基层法院试点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人数适当超过法官人数。
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提高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执行的比例,仅是依法治省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一小步。目前,全省法院正在开发完善统一的审判流程查询系统,增加审判工作透明度。
“‘三大司法公开平台是建设主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瑶表示,近年来,法院系统紧扣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三大平台,不断延伸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公开层次。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在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多层级、纵深化、全覆盖的司法公开便民网络,完善网上立案、联系法官、办案进度查询等在线诉讼服务,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询诉讼信息、办理诉讼事务。
检务公开初现效应
自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四川省检察院作为五个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院之一以来,省检察院制定了《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行办法》,力求破除司法神秘主义,追求大胆公开,依法公开,克服思想上重视不够,公开的制度化不够,公开的内容不多,公开的手段单一等问题。
根据最高检要求,除省检察院机关进行试点外,还确定了成都、自贡、广元市级检察院为市级检察院试点院;确定南充市蓬安县、眉山市东坡区、雅安市名山区为基层检察院试点院,六个试点检察院都已全面启动深化检务公开工作。
眉山市东坡区检察院主动作为,按照改革试点工作要求,逐步建立了门户网站管理制度、微博管理办法等31项配套制度,形成集阳光便民机制、阳光办案机制、履职监督机制于一体的深化检务公开试点工作制度体系。
广元市两级“网上检察院”全面启动检务网上公开、网上查询、网上受理、网上答复、网上指引、网上发布等应用程序。
这些基层检察院根据自身实际,在检务公开方面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