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莆田市秀屿区耕地地力现状与改良利用对策

2014-04-18吴国宝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低产田低产农田

吴国宝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农业局 351000)

莆田市秀屿区于2009年被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区农业局按照《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福建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摸清了秀屿区耕地地力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秀屿区耕地属性数据库和耕地地力管理信息系统,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耕地地力现状

1.1 总体较差,以中低产田为主

秀屿区三至六等的中低产耕地面积达18062.5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9.24%,其中中产耕地面积为4493.04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4.69%,占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24.87%;低产耕地面积为13 569.48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4.55%,占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75.13%。从分布情况来看,中低产耕地主要分布于埭头镇、笏石镇、平海镇和东峤镇,合计面积为12 376.92 hm2,占全区中低产田总面积的68.52%。秀屿区中低产耕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限制和缺素限制。因此,合理改良这些乡镇的中低产田,才能保证秀屿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充分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良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耕地地力基础。

1.2 质地相对偏砂,以砂壤土和砂土为主

秀屿区耕地土壤主要类型是赤砂土,质地类型以砂壤土和砂土为主,合计面积达16 686.14 hm2,占全区耕地土壤总面积的91.68%,主要分布于埭头镇、平海镇、笏石镇和东峤镇。由于土壤质地偏砂,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旱象。因此,秀屿区在农业生产上要注意对土壤质地和结构的改良。对有机质含量低的砂土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当办法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性和耕性。

1.3 耕地土壤保肥供肥性能总体较差

秀屿区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阳离子代换量(CEC)均值较低,介于1.70~9.02 cmol(+)/kg之间,平均值为(4.91±1.51)cmol(+)/kg,变异系数30.94%,表明全区多数耕地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较差。土壤CEC值普遍较低,主要是由于全区耕地土壤的黏土矿物以阳离子交换作用较弱的1∶1型矿物为主以及土壤质地偏砂土所致。因此,秀屿区耕地应重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1.4 耕地土壤矿质养分失衡,氮、钾、硼素缺乏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明,秀屿区耕地土壤磷、钙、镁等元素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硫元素含量总体处于丰富水平,但不同类型土壤矿质养分含量差异较大;氮、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且不同类型土壤矿质养分含量差异显著,耕地缺素面积高达50%,其中碱解氮含量24.94~152.48 mg/kg,速效钾含量29.19~206.64 mg/kg。全区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明显失衡现象,有效硼含量普遍处于严重缺乏水平,不同耕地土壤类型有效硼含量0.10~0.53 mg/kg,平均(0.21±0.11)mg/kg,变异系数53.67%。表明秀屿区耕地土壤总体上缺硼较为严重,且不同土壤类型间含量差异十分明显。因此,秀屿区耕地土壤应重视增施氮、钾肥,补施硼肥。

1.5 耕地缺水严重,干旱限制是耕地主要的限制因素

由于秀屿区地处莆田沿海半岛突出部,水源条件差,辖区内较多丘陵、台地的地形地貌,致使耕地水利设施条件差,田间灌溉渠系不配套等,加之降雨时间分布不均,以及赤砂土持水能力差,导致这些区域耕地易出现缺水状况,干旱成为秀屿区中低产田主要的限制因素。除分布在冲积平原区及溪流沿岸地势较平整的部分耕地灌溉条件较好外,全区丘陵、高台地区的坡耕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限制,全区干旱限制耕地总面积达17 902.03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9.11%。干旱限制中低产耕地主要分布于埭头镇、笏石镇、平海镇和东峤镇的丘陵台地区,合计面积达12 216.74 hm2,占全区干旱限制中低产耕地总面积的68.24%。因此,应重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蓄水能力。

2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田灌排条件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培肥地力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改变秀屿区耕地干旱限制较为突出的问题,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兴建小型水利蓄水工程,建设防洪堤、田间排水沟和灌溉渠,完善农田防洪和灌排配套工程,进一步提高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如修蓄水池、打机井、建拦水坝等,以保证水源供给,克服干旱无水局面;丘陵台地区突出抓好环境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和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灌排区系;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维护灌溉沟渠,最大限度发挥灌溉设施的效率。

2.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衡养分供给

目前秀屿区耕地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域甚至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带来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对耕地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入、重无机轻有机的“三重三轻”的现象普遍,特别是投入的化肥以酸性磷肥为主,钾肥和微肥投入量较少,导致全区耕地土壤矿质养分失衡,全区耕地土壤缺氮、硼、钾较严重。因此,应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化肥浪费。根据秀屿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施肥状况分析,今后在肥料施用上要高度重视增施氮肥和钾肥,合理补施硼肥,扩大全区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范围,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特性、作物种类与生长情况、肥料性质推广使用专用配方肥。其次,要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培肥地力。

2.3 改良中低产田,有效提升耕地地力

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秀屿区中低产耕地面积高达18 062.5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9.24%,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所以秀屿区应以提升耕地地力为目标,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引导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进行综合治理。从全区中低产耕地类型、数量及其分布状况来看,应将改良的重点放在干旱型、缺素型中低产田,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分期实施、逐步提高”的原则,采取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改善生产条件与栽培技术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采取科学的改良措施改造中低产田: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施管护,改善农田灌溉条件。②增施有机肥料。通过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③合理轮作倒茬。通过合理轮作,用地养地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区系,平衡土壤养分供给。④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重视有机肥的基础上,注重氮、磷、钾和中微肥的适宜用量与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实现平衡施肥。

2.4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目前秀屿区各层次资金投入重点均向非农产业倾斜,市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十分有限。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致使全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脆弱,农产品加工业难以向深度延伸,农产品附加值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难以得到长足进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加上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甚至出现减产减收现象,总体上农民增收较缓慢,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秀屿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全方位、多渠道争取和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加强中低产耕地改造,不断提高耕地生产力,从而提高区域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秀屿区应在尽可能增加市级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以建设生态家园、实现生态富民为目标,大力争取和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旱片及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和“沃土工程”等项目,将争取到的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宣传和推介秀屿区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商投资或共同开发市域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涉农金融部门要把提高秀屿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中低产田低产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济源市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及改良措施
农田创意秀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