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稻泰丰优2098在新罗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18陈碧梨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罗区泰丰结实率

陈碧梨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龙岩364000)

水稻是福建省重要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107.6万hm2,其中杂交水稻占80.6%[1]。但在水稻生产中,优质、高产、抗病相结合的杂交水稻仍较为缺乏[2]。2008年福建省水稻科技重大专项育成并审定的6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中,米质指标达部颁3级米以上的品种仅占21.5%[3]。 近年来,龙岩市新罗区农业部门十分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引进与示范,优质稻播种面积大幅提高,其中早稻优质率占80%左右,中、晚稻优质率占88%左右[4]。泰丰优2098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不育系泰丰A为母本,与强恢复系福恢2098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优势强、适应性广,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食用稻三等标准。2012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13)[5]。为加快泰丰优2098 的推广应用, 2013年龙岩市新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白沙镇小吉村和雁石镇厦中村进行晚稻高产示范,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等特性。现将该品种的田间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0 年和2011年,泰丰优2098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试,平均产量分别达 7 117.1 kg/hm2和7 216.2 kg/hm2,比对照谷优527 增产3.19%和9.0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 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783.5 kg/hm2,比对照谷优527 增产3.72%。2013年龙岩市新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白沙镇小吉村和雁石镇厦中村晚稻区分别示范0.63 hm2和0.78 hm2,成熟期取2地点中具代表性且产量中上的田块进行考种并实割测产,泰丰优2098平均产量分别达8 605.2 kg/hm2和8 201.8 kg/hm2,比谷优527增产6.18%和6.72%,增产效果明显。

2 主要特性特征

2.1 生育特性

泰丰优 2098属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福建省2 a晚稻区域试验全生育期平均124.6 d,比谷优527早熟3.3 d。在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和雁石镇厦中村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25.2 d,比谷优 527短 2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泰丰优 2098具有群体整齐,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叶片深绿、瓦状,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千粒重较大,后期转色好等特点。在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和雁石镇厦中村作晚稻种植,2个试点平均有效穗271.5万/hm2,株高116.2 cm,穗长24.8 cm,每穗总粒数159.0 粒,结实率85.2%,千粒重31.2 g。除了结实率略低于谷优527外,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均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大粒、优质,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合在新罗区晚稻种植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3 稻米品质

泰丰优 2098稻米品质优,米饭柔软,适口性好,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2010 年在福建首届地产优质粥米暨再生稻米质品鉴评比活动中获得优质粥米铜奖[6]。泰丰优 2098稻米品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综合米质达农业部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具体指标为糙米率81.9%、精米率72.9%、整精米率55.6%、粒长8 mm、长宽比3.5、垩白粒率34%、垩白度6.1%、透明度2 级、碱消值4.2 级、胶稠度76 mm、直链淀粉含量15.9%、蛋白质含量8.4%[6]。

3 高产栽培技术

泰丰优 2098分蘖力较强,生长繁茂,中、后期应注意控氮,为充分发挥其杂种优势,栽培上应适时播种、合理稀植,在控制无效分蘖前提下,提高成穗率,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后期田间应干湿交替,提高植株的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提高稻米品质。总结新罗区的示范栽培结果,泰丰优 2098在生产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泰丰优 2098在新罗区作晚稻种植一般在6月下旬播种,播种地一般选用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下、氮肥适中、排灌方便不受污染的沙质土壤田,大田播种量11.25~15.0 kg/hm2,采用湿润育秧,稀播匀播,秧龄掌握在25~30 d。浸种前使用强氯精药剂500倍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以防病害传染。一般采用复合肥200~300 kg/hm2为基肥,待长至1叶1心后,以120 kg/hm2尿素为断奶肥;秧苗3叶期时施用促蘖肥,培育多蘖壮秧。大田移栽前5~7 d时,秧地应保持水层,施用尿素60~75 kg/hm2作为送嫁肥,使移栽秧苗达3~4蘖。苗期应做好二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等的防治,减轻大田病虫害发生。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泰丰优 2098植株稍高,叶片瓦形。为保证足穗高产,一般插植规格株行距为23 cm×25 cm,插17.4万丛/hm2左右,确保基本苗达69万~104万/hm2。栽插上可采取宽窄行栽培,避免正午高温插秧移栽,促进早期的快速返青与前期的早生快发。建立高产群体结构,创造良好的田间透光通风条件,改善水稻生长条件, 进而减少农药施用量, 减轻稻谷污染, 提高稻米品质。

3.3 酌情施肥,科学水管

根据泰丰优 2098的品种特性,施肥上一般采用攻头、保中的施肥法。具体施肥措施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6∶2∶1∶1;施纯氮150 kg/hm2,氮、磷、钾比例约为1∶0.6∶1。施肥上应把握增施有机肥、控氮、增磷、钾肥等原则。前期重施基肥,一般以过磷酸钙375 kg/hm2+尿素75 kg/hm2为主;插秧7 d后返青时,采用氯化钾225 kg/hm2+尿素150 kg/hm2为促蘖肥;幼穗分化Ⅱ期末应根据苗情酌施穗肥,一般以氯化钾225 kg/hm2+尿素75 kg/hm2施用,促使水稻后期粒多穗大、秆硬抗倒;抽穗扬花期可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水稻穗基部籽粒充实度和饱满度,增加千粒重,提高结实率。生长后期应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植株贪青及水稻病虫害加重。

科学水管可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提高稻米品质。管理上一般采取薄水浅插,寸水返青,浅水促蘖;插秧后25 d 左右,当苗数达270万/hm2左右时,应及时排水烤田;孕穗、扬花时田间保持寸水,确保穗大粒多;灌浆成熟期应以干湿交替为主,切忌过早断水,促进后期转色,使水稻保持青枝蜡秆,根壮秆壮;水稻黄熟期应排水晒田, 促进成熟,提高结实率和饱满度。收获前5~7 d应断水烤田,以保证后期的机械化收获。

3.4 防治病虫,适时收获

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水稻苗期注意防治螟虫、黑尾叶蝉、普矮病等;大田生长则以螟虫、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后期则应注意穗颈瘟、稻飞虱、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防治时应尽量使用低残留、高效低毒等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与污染,提高稻米品质。具体防控措施为:①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日晒,必要时进行适当消毒;②插秧前防治叶瘟、叶蝉飞虱、三化螟等,以防将病虫带至大田,省工省力;③分蘖盛期主要以防治螟虫为主。④孕穗期和始穗期则以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等为重点。其中稻瘟病一般每公顷选用450~600 g 的75%三环唑或1 200~1 500 ml对水450~675 kg的加收米均匀喷施;稻曲病可在水稻孕穗破口前7 d及齐穗期前采用每公顷30%爱苗乳油300 ml、20%井冈霉素1 500 g再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进行防治;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时可喷施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40~300 g/hm2或噻嗪酮450~600 g/hm2等加上速杀性好的毒死蜱等;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可分别采用福戈(40%氯虫·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死蜱乳油喷雾,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

泰丰优2098收割前7~10 d 断水晒田,在95%的谷粒成熟饱满转黄时应抢晴收获,过迟或过早收获易造成稻米品质与食味变差,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收割,脱粒后晾干,风干或间歇晒干,注意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曝晒,否则会使加工时碎米增多,整精米率下降,影响外观品质。

[1]郑家团,游年顺,黄庭旭,等.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3):1-8.

[2]黄庭旭,谢华安,游晴如,等.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优673的选育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6-9.

[3]杨惠杰,郑家团,谢华安,等.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新进展[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1):84-90.

[4]林炎照,章霜红,黄一赐,等.福建龙岩水稻品种米质现状及改良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6):30-32.

[5]陈合生.杂交稻新品种泰丰优2098 在建阳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3):53-54.

[6]王兆铨.优质稻新品种泰丰优2098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2,30(4):51-52.

猜你喜欢

新罗区泰丰结实率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新罗区1951—201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太有反应与太没反应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新罗区暴雨气候特征及防御对策
美食与阳光同在
新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