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媒介时代的媒介化生存——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2014-04-18刘金晶
刘金晶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泛媒介的时代。在这个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叠加且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维传播时代里,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中不可分离的中介物。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即为媒介化生存。那么,在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为支撑点的泛媒体时代中,生活中的个人是如何在这张媒介之幕中生存的?为解答这一困惑,笔者拟以“复旦投毒案”①为例,将本次事件的涉及者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自媒体以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作为研究对象,用文本分析法对其媒介化生存状况予以分析。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拟就林森浩的微博文本做个案分析,其次对与案件相关的自媒体内容做一梳理,最后再对传统媒体进行省视,希望通过这样层层递进而又相互掺杂的方式,勾勒出弥漫在数据、符号和信息中的“泛媒介化生存”的轮廓。
一、事件涉及者与媒介化生存——孤独的人群
在“复旦投毒案”发生后,在林森浩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时,身处“媒介化生存”状态的网友们很快在新浪微博中发现了“林森浩”的踪迹,一时间这个名为“大汉漠北”的微博成了搜索热门,并且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而愈演愈热。笔者在第一时间也对林森浩微博进行了分析。表一为林森浩新浪微博的相关信息。
表一:事件涉及者林森浩新浪微博的相关信息
从林森浩发布微博的时间可以看出,除了学习、实习,林可能很多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并且经常性熬夜。他的生活方式以及内心世界都与媒介有着很大的关联,比如他微博上呈现的信息:看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电视剧《裸婚时代》、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玩《三国杀》游戏,对历史剧情有独钟。媒介所塑造的成功叙事,或多或少会对他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给自己鼓励、加油的话语不时散布在林森浩碎片化的微博文本中。
大卫·里斯曼曾在《孤独的人群》中证明了大众媒介的“成功学”对美国人合作而竞争的性格的影响。里斯曼所呈现的是印刷媒介时代,如今进入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塑造的“成功学”叙事更加多元、丰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工,人们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当“人群”成为生活必然时,对成功的渴望又让彼此互相猜忌。一方面这种猜忌让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虚拟空间来投放自己无处安放的感情剩余,另一方面对虚拟空间的沉迷又使得无孔不入的“成功叙事”更加根深蒂固。而林森浩就是这样的个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让他的个体主义崛起,极度渴望成功的心理使他陷入孤独的境遇,面对人生困境他更多的是选择互联网来获取安慰和勇气。
此外,电子媒介虽然使全球成为“地球村”,压缩了人们的时空关系,但也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距离。如林森浩和受害者黄洋即使同处一室,也很少沟通感情,各自沉浸在自己的虚拟时空里。在此可借用里斯曼的书名“孤独的人群”来阐述这一现象:以群居方式生活的人们终究是原子化的个体,虽然在虚拟空间活跃非凡,但现实生活中却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心灵和感情沟通,从而形成“孤独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选取林森浩的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并不是因为他是犯罪嫌疑人,而是将其视为社会情境的个体表征,他的困惑是同代人尤其是“屌丝”群体共有的困惑,他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共享的生活常态。林森浩只是一个个案,作为符号的“林森浩”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深陷“媒介化生存”的我们。
二、自媒体与媒介化生存——众声喧哗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人们既是受者,也是传者,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随着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网友们借由这种“新新媒介”的样式,在网络空间中宣泄和表达着被压抑的情感和愤懑。自复旦投毒案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网友们对这一事件众说纷纭,一时间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
1.事件发生:网友迅速围观,抛出八大疑问
自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复旦研究生黄洋疑遭投毒病情危重”的消息后,网络上出现了多个集中讨论此事的帖子和微博。因案件信息不详,“复旦投毒案”迅速引发网友八大疑问:受害人目前什么情况?受害人和投毒嫌疑人是否为室友?投毒动机是什么?投的到底是什么毒?为何饮水机投毒由警察查出?药品监管问题?中国教育的失败?是否侵犯病人隐私?
2.事件升级:发扬福尔摩斯精神,众说纷纭
而后,当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宣布“黄洋去世”的消息后,事件迅速升级。此时警方锁定黄洋室友林森浩为犯罪嫌疑人。网友们对此事进行新一轮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五点展开:(1)投毒动机三版本,即“竞争博士名额”动机说、“情杀”说和“误杀”说;(2)挖掘林森浩隐私,剖析其人性特征;(3)“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微博语走红网络;(4)“朱令案”再次成为焦点,复旦投毒案的发生,让网友想起了20年前的清华“朱令案”;(5)探寻复旦投毒案背后深层原因。
3.事件沉溺:雅安地震发生,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雅安地震灾害
随着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地震的发生,人们纷纷将关注点迅速投向雅安地震灾害事件,复旦投毒案被大量的雅安地震灾情信息掩埋。从4月15日到4月20日,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复旦投毒案”由“热议对象”转为“被遗忘者”,这起“众声喧哗”的曲目最终随着雅安地震的发生而趋于沉寂。
三、传统媒体与媒介化生存——媒体奇观与媒介审判
1.媒体奇观
美国社会学者凯尔纳提出“媒体奇观”理论,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其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②。在媒体高度饱和的今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轰动效应,媒体对某一个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进行大量报道及连续炒作,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关注度的媒体文化现象。
此次复旦投毒事件再一次见证了传统媒体的奇观景象,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都对其作了大量的报道,从而形成多种媒体共振的奇观效应。报道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复旦投毒案事件发展的经过;对受害者黄洋遭投毒逝去的惋惜;对投毒嫌疑人林某的个人情况、投毒动机、人性等角度的分析;反思高校最近一系列的凶杀案;对20年前朱令案的追忆;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对校园凶杀案件背后所反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的思考。
从报道内容来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选取角度和素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信息,如根据网友在微博和论坛里进行的讨论以及林森浩的微博、qq空间所展示的内容来组织报道。不少媒体带有合理想象和主观臆断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道的非理性和缺乏客观公正性。可以说,传统媒体追随自媒体的脚步对“复旦投毒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报道,而这些信息和报道又经由网络自媒体转载、评论、炒作而使事件不断放大形成光圈效应。于是,进一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共振的“媒体奇观”现象。
2.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又称新闻审判,最先由西方新闻传播体系引入,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法律的规定,越俎代庖,以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③。“复旦投毒案”的相关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媒介审判”的意味,在警方对此案没有下结论之前,犯罪嫌疑人林某的犯案动机以及各种所谓的“阴谋论”,就出现在了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很多媒体甚至翻出了林某在微博等社交网络上的言论,企图从某些方面来审判林某的“人性”,证明林某确实有犯案的动机,甚至爆出了林某已经向警方供述了毒害黄洋的动机,然而警方对动机的核实尚在进行中。有些媒体在报道时将警方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完全等同于投毒者。但事实上,在法院正式判决前,嫌疑人都还有摆脱嫌疑的可能。媒体的过度披露和解读,带有“舆论审判”意味。
这里列举《南方周末》在2013年4月25日针对“复旦投毒案”所写的一则深度报道《与自己的战争——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室友》。报道一出来,就遭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南方周末》,在报道中完全将犯罪嫌疑人林某等同于杀人凶手,是一篇典型的“媒介审判”报道。文中用了大量故事化的手法,将林某的犯罪心理、犯罪动作以及犯罪场景具体详细地向读者娓娓道来,仿佛记者就在犯罪现场,亲身经历一样。而事实是林某还在审讯中,警方也未对外界交代这些事件,一切未知。记者描写的这些看似“真实”的犯罪行为从何而来?文中所写内容引起读者强烈质疑。另外笔者对南方周末《与自己的战争》此篇报道进行了信源统计。文中共出现了41个信源,其中将近一半为匿名信源,很多内容引自林森浩的微博、博客、qq空间,实名的信源呈现不充分,不符合新闻稿的正常写法。一般来说,新闻稿件当中如无必要,尽量不要出现匿名信源。而本文出现了大量非必要的匿名信源。
诚然,媒体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挖掘事情的真相,追求新闻自由,满足公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但在事情尚未尘埃落定之前,铺天盖地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会让人有一种媒体审判的感觉,这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给还在调查事件真相的警方以及接受调查的嫌疑人带来压力。舆论式的“审判”稍不留神,就会变成民粹主义泛滥的全民审判,比如药家鑫事件。
“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事实,而传统媒体无疑是这张“媒介之幕”中的主流力量,传统媒体的“媒介奇观”不仅呼应着自媒体的“众声喧哗”,传统媒体的“媒介审判”更会形成颇具危害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后果。因此传统媒体应遵循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把握好新闻自由的“度”,一旦超过了“度”,便会变了“质”,导致“媒介审判”。黄洋的不幸固然让人痛心,但在警方下结论之前,媒体应该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不去妄自断定另一人有罪,也不应该去做所谓的原生家庭和性格的调查分析。热情不能代替真相,客观、公正、严谨一点,容最后的真相说话,这才是真的对生命负责。
四、总结
曾戈提塔《中介化:媒体如何建构你的世界和生活方式》中开篇对本书的主题做了说明,“生活中处处皆是真实与表现性体验相结合的独特事件,而我们的生活本身,正是对这种建构出人类存在价值的表演性文化进行再加工的过程”④。
曾戈提塔的“媒介中介化”其实是对李普曼认为人们生活在“真实环境”与“拟态环境”相互交叠的双重环境中观点的延伸与发展。所谓“拟态环境”,是指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从这一概念层面来看,“中介化”可以被理解为人类本身处于媒体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与被作用中,也就是说,人们的观点、情绪、感觉通过媒介传播并被其他人所感知,又通过媒介传播所表现出来的媒介环境反作用于自身与他人,形成新的体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中介化”的时代里,通过媒体经过选择和加工过的信息来认知现实环境。就“复旦投毒案”而言,案件的关键人犯罪嫌疑人林森浩通过媒体中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想;微博等自媒体通过网络中所呈现的内容和信息,对“复旦投毒案”进行围观,猜测、互动和评论充斥整个网络;传统媒体通过自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来组织材料,对“复旦投毒案”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而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又通过围观林森浩的微博、qq空间,通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来了解事件的经过。无疑,泛媒介时代使我们都沉浸在“媒介化生存”的生活方式当中,并通过媒体这个中介来了解世界。
注释
① 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身亡事件。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③ 魏永征:《“媒体审判”有悖法治精神》[N],《经济观察报》,2002年4月29日。
④ (美)托马斯·德·曾戈提塔著,王珊珊译:《中介化:媒体如何建构你的世界和生活方式》[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