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茂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014-04-18张宁远
文│张宁远
坂茂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文│张宁远
3月25日,坂茂这位以“人道主义关怀”著称的建筑师,成为第七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在宣布今年的获奖者时表示:“坂茂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创新不以建筑类型为界,爱心不以预算多寡为限:坂茂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尽管坂茂曾经是普利兹克奖的评审团成员,在建筑上的造诣早已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但和去年普利兹克奖伊东丰雄获奖的众望所归不同,坂茂这次获奖还是让建筑界的人士普遍感到意外。
纵观7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从第一位获奖者丹下健三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系谱,但是坂茂在这个系谱中的位置是很不确定的。
坂茂的建筑设计风格是不定型的,而且那些用硬纸管建造的房子,一般给人是临时性房子的感觉,也就是用建筑界固定的对建筑的概念来衡量,这些房子看起来不怎么建筑。他的建筑是一种偏实验性的建筑,社会意义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建筑本身空间或者形式的探讨并不明显。
要知道,普利兹克奖被誉为建筑界最高的权威性奖项,它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时间和普利兹克本人的价值观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近两年的得主来看,普利兹克奖更倾向授予那些不但具有创新精神,更要关心社会问题、具有道德层面考量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通常比较低成本、环保、便于运输,是不浮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建筑师的行为中是否体现了人文关怀。
评审委员会对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坂茂的评语如此写道:“20年来,他不断创新,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他的建筑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损失、流离失所的人们来说就是庇护场所、社区中心、精神领地。他富有创意的思维模式和革新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他善意的初衷,而且也体现在他全部的作品中,尤其是表现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体现了创意的思维模式及革新的设计理念。”
汤姆士·普利兹克说,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杰出设计,来应对高难挑战,坂茂扩展了建筑师这一职业;他使建筑师能够参与政府、公共机构、慈善家及受灾群体之间的对话。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用高质量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行动以及他应对人道主义挑战的独有
方式,使得本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成为一名模范建筑大师。”坂茂以其温和谦逊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处事风格闻名于设计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他喜欢用环保的纸作为建筑材料,这种很多人以为柔软的材料一旦经过建筑师的设计用于建筑中时,能表现出惊人的强度;第二,虽然坂茂的作品遍布全球——他曾设计了很多博物馆、工厂和住房,但一旦灾害来临,他会放下手头一切事务,投入为地震受害者建造避难所的工作。坂茂的人道主义工作开始于对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救助,数百万人因此而流离失所。坂茂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用硬纸管建造收容所的想法,并受聘为顾问。1999年,他用纸管为卢旺达大屠杀幸存者建造了避难帐篷。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后,他再次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才华。在那里,坂茂开发出了“纸木宅”,将人们捐赠的啤酒箱内填满沙袋作为地基,再将硬纸管垂直排列形成房屋的墙壁。坂茂还为神户灾民设计了一个用硬纸管搭建的社区中心。它后来被拆散,并于2008年运往中国台湾重建。
新西兰基督城 纸板教堂
位于苏黎世市中心的瑞士媒体公司Tamedia的总部项目,纯木结构大楼
坂茂经常与当地灾民、学生和其他志愿者合作建造这些救灾项目。1995年,他创立了一个名为VAN的非政府组织——建筑师志愿者网络。每次发生地震、海啸、飓风或战争,他都会领导VAN的志愿者前往当地,其中包括日本、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海地、意大利、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一星期后,坂茂和他的团队迅速赶赴四川成都参加灾后重建。在一个多月内,来自日本的120名志愿者和四川当地的志愿者一起,用相同的低成本、可回收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建起了一座临时小学——成都市华林小学。这座临时建筑共使用370根硬纸管,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3幢房屋、9个教室、面积达540平方米的教室。该建筑的坚固度,和它日后可以回收的特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个地震灾区第一个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获得了“日本项目国际奖”,也成为融合诗意和实用的完美之作。
经过一次次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坂茂对自己的纸质小屋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制作非常简便灵活的搭建方式:不需要任何木质接头和支柱,只需4个人手帮忙,10分钟左右便能完成全部组装和拆卸工作。
“得到这个奖是一个极大的荣誉,而有了它,我必须小心,”坂茂得知自己获奖之后表示。“我把这个奖当做对我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做我正在做的事情,鼓励我不要改变我正在做的事情,而是将之做得更好。”
两年前记者采访坂茂时他曾谈起自己致力于灾后建筑的初衷:“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没有人会谈论说要在受灾地工作。成为一个建筑师以后,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为那些有钱有权的精英阶层工作,用我们设计的具有纪念性建筑将他们的权力和金钱化为实体。当然我很喜欢设计那些标志性的建筑,因为它们是城市珍贵的财富,但同时我也知道有很多普通人在自然灾害的侵袭中饱受苦难,而政府仅仅提供给他们破旧的疏散设施和临时住房。我坚信我可以做得更好,在受灾的地区进行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作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角色之—。”
坂茂成熟清晰的建筑归功于他丰富的结构知识以及他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和弗雷·奥托等大师作品的学习。坂茂曾就读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建筑学院和纽约的库珀联盟,于1985年开始建筑实践。2006~2009年,坂茂曾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会成员。他在世界各地的建筑院校讲学和任教,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并于2011年加入了京都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汤姆士·普利兹克评价说:“他对居于建筑里的人们怀有一份尊重,不论他们是自然灾难的受害者,或是私人客户还是公共大众,这份尊重体现在他用心的工作方式、合理布局、精心选材以及丰富空间。”
坂茂以其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尤其是纸管材料而闻名,他催生了世界首例纸建筑,并将其推广运用。坂茂在他从事的所有领域总是能够发现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他通常会根据结构、材料、景观、自然通风和光照条件,致力为建筑物的使用者们营造舒适环境。从私人住宅、企业总部、博物馆、音乐厅到其他民用建筑,坂茂的作品总是以其原创性、经济性和精巧性著称,并且不依赖于今天常见的高科技技术解决方案。其主要作品包括日本神户纸教堂、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纽约“游牧博物馆”、长城脚下公社之竹家具屋、法国篷皮杜梅斯中心等。
你所不知道的坂茂
也许因为他获得了今年的普利兹克奖你才知道了坂茂这个名字,世界知名建筑网站ArchDaily列出了以下这些有趣的事情,也许能帮助你更进一步了解这位普利兹克奖新贵。
1.他父亲是丰田汽车业务人员,他母亲则是高级女装设计师。
2.他认为最有用的发明是铅笔。
3.他在孩童时代想当一个木匠。而当他为完成九年级暑假作业而设计的房子被评为最优并在学校展览后,他决心成为一名建筑师。
4.他年轻时代是狂热的橄榄球爱好者,最初想要申请早稻田大学以便能够一边打球一边学习建筑。
5.念大学时,在读到被称为“纸建筑师”,而后成为库伯联盟建筑学院院长的约翰·海杜克的一篇文章时,坂茂决定加入库伯联盟。
6.1994年在照片上看到卢旺达难民仅用塑料纸裹身后,他联系了主管联合国难民事务的高级官员提议使用纸管建造避难所。
7.2007年他建造了自己座落于东京森林区的住宅,没砍一棵树。
8.坂茂用编织物代替机械联结来建造2000年世博会日本馆,世博会后,这一结构被再循环为纸浆。
9.他在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的顶层露台上建造了一个完全由硬纸管组成的全自然的小型私人办公室。
对可持续发展的注重也是其获奖的原因之一,这充分体现在了坂茂此次获奖的具体建筑上:瑞士传媒公司Tamedia总部大楼。坂茂一如既往地谋求与周边环境和特定地域相适应的产品与体系,尽量使用可再生或当地出产的材料。Tamedia大楼亦是如此,如果你见过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之“微热山丘”凤梨屋,想必就能理解木结构建筑那繁复又精密的惊人构造及其施行难度。也因为如此,木结构建筑坚固的特点才更不容置疑,并让一个个建筑大师产生无比挑战性。
2011年,坂茂接受瑞士传媒公司Tamedia的委托,完成了一栋拥有7层楼、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新总部。大楼整体使用实心云杉实心木作为架构,并以木楯接合式的传统工法完成搭建,整个过程中完全避免了五金件和胶的应用,每一条木头支架都必须要准确的计算、衡量来做串连,不但展现精准道地的木楯技术,其外型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可容纳480名员工的大楼里,有了木材架构为底,墙面、地板与其它结构上便能灵活搭配。除玻璃外墙,楼内部也运用透明玻璃隔间设计,使木头稍嫌沉重的氛围,顿时产生轻盈感。而这栋座落于苏黎世的木材绿建筑,建造时的低能耗,完全契合瑞士积极落实环保的标准。实心木抵挡火势的时间可长达60分钟,符合当地订立之防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