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2014-04-18陈劲松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论语孔子

陈劲松,执教于北京市苹果园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201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市级公开课《走进作品,探寻京味——“京味小说”专题学习》自2010年起被选作北京市新课程教师培训的观摩课例,研究课《漫话清高》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录制。近年参与国家级课题“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和 “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堂模式”的实验,参与北京市中小学三级课程整体推进促课程改革纵深发展项目的研究,主持区级课题《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4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级奖项,多篇案例、设计被收录编著中。出版专著《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教学探索研究》,在全国发行出版了《写出高考满分作文》、《高中作文能力提升》、《话题作文》和《初中作文》(上、下集)5张作文讲座光盘。曾在《语文报》、《北京教育报》做教学专栏主持人,已发表教学文章百余篇。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专题教学因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专题化,有助于拓展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形态。但在实际教学中,因缺乏固定教材,教学更为复杂、困难,一直没有被普遍运用和实施起来。实行新课改以来,由于选修课教材以专题教学的形式设置教学内容,专题教学的价值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优势也被逐步开发和运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专题教学随着选修课程的开展而跃升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专题式教学方式也成为培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随着北京市新课程选修课程的推进,为了解决因现实条件的束缚而不能自由选课的问题,市教研部门提出开展“专题选修”的指导思想,即立足现有的选修课的专题教材,通过实施专题式教学方式落实选修课程理念,以此保证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因为这种“专题选修”思想的必修化指向,以及一些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不到位,导致专题教学的现状呈现出必修化、应试化、肤浅化处理的现象,成为束缚选修课以及新课程发展的一种不良态势。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如何总结和发扬新课改以来专题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并且针对现有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提升专题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课题。

开展专题教学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要构建专题内容。教师应该开发利用本土化的语文课程资源,构建新的专题教学内容,创造出有价值的新课程建设成果。二要有效实施专题式教学方式,探索和完善符合理论与实际的专题教学模式。在现有阶段,无论是构建专题,还是有效开展专题式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尚且需要攻克的课题。

一、构建专题教学内容

1.在必修阶段,构建拓展类小专题

必修课程没有专题教材,需要教师在教材体系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材料构建新的专题内容。构建新专题一般遵循课内为基点,课外为延伸的原则。

构建的小专题应该符合学科的特点,避免非语文化倾向,而且内容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如作品比较类型,将《项链》和《珠宝》做比较阅读,写一篇评论;拓展阅读类型,在《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基础上阅读《水浒传》,完成一篇读后感;综合类型,列举自己学过的李白诗文,写一篇《李白,我想对你说》的文章,等等。教师积极构建小专题,有利于使课内的学习扩展、延伸到课外,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2.在选修阶段,可以对教材中的专题进行二次开发

现有的选修教材提供了专题学习内容,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专题内容,根据需要适度地增、减、加、删,努力调整、开发、创造,使之更适合开展教学。

下面以构建孔子与《论语》专题为例,探讨如何构建专题。在北京版教材选修二中有《论语》与《孟子》专题,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任务过重,我们把此专题拆分为两个专题。首先构建孔子与《论语》专题,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孔子其人”、“君子人格”、“仁”、“礼”等专题内容的学习,表达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个性化感受,理性评价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从孔子的智慧中汲取生命养分。课内篇目选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浅谈<论语>》(杨伯峻)两篇,需要补充一些课外学习材料来拓展内容,构建专题学习的基础。选用课外的学习材料有:①《论语》经典章节(主题:仕与不仕,君子人格,仁,礼、乐、诗,治国,孔子其人);②《史记 孔子世家》相关章节;③《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鲍鹏山);④《丧家狗——我读论语》序言(李零);⑤《中国人没有文明精神》(黎鸣);⑥《孔子是中国的利维坦》(节选)。同时,配合阅读书籍《论语译注》(杨伯峻),以上这组材料构建了孔子与《论语》专题学习内容。

构建专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材料的专题化、系统化的合理布局。以上专题的构建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背景,拓展选用了《论语》的相关章节,以精读原作为根基,以研读论述类文章激发问题意识作为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突破。我们提供这一系列材料,帮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构建高中语文学科的专题不必过于追求学术化,最重要的应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和需要。如果材料的选择过难、过偏,或是过易、无趣,都有可能会导致无效学习。

3.积极开设和实施校本专题课程

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材体系可能满足不了有语文学习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尤其是高二阶段的学生,他们思想较成熟,思维走向深刻和理性,高考的应试压力也不大,很适合发展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这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与某一专题课程的学习,从而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和实施具有语文特色的校本专题课程,可以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特色的重要支撑。

二、探索专题式教学方式

1.自主选择,确立专题

确立专题,处在专题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个专题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或能力点,也不是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是从专题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研究或探讨价值、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要“捆绑”整个专题的学习内容,面对如此丰富繁杂的信息自主选择探究的重点内容,并且凝练出一个恰当的专题题目,这个学习任务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攻艰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在指导学生确立专题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即遵循趣味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发掘语文兴趣,探讨专题重点,依据专题选文,探究共性和关联,切入提升适当,表述明确精炼。借助其中的兴趣点、专题重点、共性和关联点、切入点、提升点等要点来帮助学生理解“专题”标准,理清思路,学会自主确立专题。

再以孔子与《论语》专题为例,学生通过学习课内篇目和《论语》拓展材料中的专题材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从“仕与不仕”、“仁与君子人格”、“孔子其人与《孔子世家》”、“礼与治国”,“治学”等方面选择一个专题,确立自己探究的专题。学生有了对整个专题学习内容的理性认识,感性兴趣和理性思考的结合促使学生选定自己的最优兴趣点,从而确立专题,明确自己的探究方向,这为后面的专题探究奠定了基础。

2.专题探究

接下来,学生就要在自己选择、确立专题的导向下,立足学习材料开展探究学习。首先要将专题的相关材料打包,熟读经典章节,咀嚼品味;其次要阅读评论文章,理性审视;最后完成论文,总结成果。专题探究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实践证明,以下方法卓有实效。

(1)归纳梳理,探本求源。比如,在孔子与《论语》专题学习中,确立“仕与不仕”专题的学生可以结合阅读材料,梳理“仕”与“不仕”的原因,并总结归纳孔子对“仕与不仕”的看法。从中不难发现二者的矛盾,一方面,孔子强调“仕”,强调“有道则见”,表明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君臣之义是其出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公孙弗扰与佛肸”两例中,孔子出现变通思想,但最终仍选择出仕,提出“有用我”则仕。接下来,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人生观。经历归纳、梳理,辨析的探究过程,学生能够走向符合逻辑的深度,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比阅读,理性审视。专题材料中有两篇批判孔子的文章,观点显然过于偏激;还有一篇《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这篇文章则表现出一种独立、理性的阅读姿态。之所以这样构建专题材料,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读孔子,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心态: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应理性面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位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老人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财富?经过这样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表达出对孔子现代意义的思考与感受。

高中语文的专题教学应该追求具有一定理性深度的探究。把涉及同一问题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由于不同的文章对问题的表述有所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3)联系自我,拓展迁移。专题探究必须引导学生搭建起与专题学习材料间的有机联系,以此推动专题探究的深入开展。比如,探究孔子“仁”专题思想的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有位教师利用新闻剪报,选取新闻素材。如《良心何在:吉野家深陷“食品安全”信任危机》,还有我国最有名的农民吴仁宝的事迹,等等,引导学生寻找恰当角度,深入思考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这个探究方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他们对具体事情的评价为阶梯,逐步把他们的认识提升到理性评价的层次,让学生学会评价人,正确地理解人生与人性。有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注入,搭建起与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专题探究的过程也就变得更加丰盈有趣,富有创造性。这样的专题学习有效地克服了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的缺陷,能够在专题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让学生在切实的自主探究体验中培养自己的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3.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目前,专题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原因。在必修阶段的专题教学因为没有固定教材和可供借鉴的课例,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制定教学的规划和开发方案尚有一定的困难,这个因素制约着一些班级专题教学的开展。另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开课需求,如有的学生有研究金庸小说的意向,教师因为阅读局限不能开设此课。还有的学生提出开设三毛、琼瑶作品赏读,也因为教师过度考虑课程价值的原因不愿开设此课。二是教学的任务重和时间紧的原因,尤其是在高三年级应试的氛围中很难深入开展专题教学。

在充分总结和反思前期新课程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通过更富建设性地构建和实施专题教学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构建和实施专题教学可以校本化为突破点,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充分立足校情、学情, 更“接地气”地推进实践和研究,创设更多新课程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 刘 颖)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关于西藏高校党校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的几点看法
运用多元智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