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婚女性中期引产60例心理护理

2014-04-18张艳梅邓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评分

张艳梅 邓玉娟

(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汕头 515073)

未婚女性中期引产60例心理护理

张艳梅 邓玉娟

(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汕头 515073)

目的探讨研究未婚女性怀孕中期引产60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处于妊娠中期的患者引产未婚女性60例,把她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上的护理,可改善妊娠中期未婚女性患者引产后的心理状况,使产后出血量减少,还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所需时间。

引产;心理护理;妊娠

引产是一项人为终止妊娠措施。由于观念的改变青年进行过早性体验的人数逐渐增多,未婚女性在妊娠中期进行引产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把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工作延伸至未婚女性,但是未婚女性由于其许多特殊性,妊娠概率还是在逐年走高。未婚女性妊娠可以采取利凡诺引产、药物流产和其他方法终止妊娠,不过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可避免的给未婚女性同胞带来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程度的损害。我院妇产科通过了解未婚女性的阅历、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给患者设计一系列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帮助患者顺利引产,还使患者对于未婚先孕的危害有了正确的认识,得到较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处于妊娠中期的患者引产未婚女性60例,把她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年龄在18~27岁,其中有21例年龄在18~20岁,9例19~27岁;对照组 30 例,年龄16~27岁,其中23例为16~22岁,7例为22~27岁,观察组有1例患者进行水囊引产,11例药物引产,18例利凡诺引产;对照组有2例进行水囊引产,12例药物流产,16例利凡诺引产。两组患者在引产类型、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没有生育史,未婚,有性生活史;停经时间达到13~18周,经过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及妇科检查诊断为早孕;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年龄在16~27岁;参加本检查为患者主观意愿;已排除患有严重的基础病和精神病的患者。

1.3 心理状态

1.3.1 自卑羞怯。未婚女性对于妊娠往往会感到胆怯、紧张、悲观、耻于向人诉说,常感到自责、羞辱还会担心手术后会造成不孕等严重的后果,如果当前与爱人的关系不能维持还会对今后的生活有所担心。

1.3.2 紧张和恐惧。患者恐惧紧张情绪主要是由于不信任手术医师、担心术后康复、对引产相关的知识的缺乏、不了解手术情况等原因造成,这种心理会影响引产的效果,还可能因为过度焦虑紧张导致大出血等并发症。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护理方法:一般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之前,向其介绍医院周围的环境,定期巡视病房,并对病房进行打扫,保持室内通风,确保病房内的干净与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除此之外,还要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尤其在行引产术后,患者身体非常虚弱,在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其补充体内营养。

1.4.2 观察组护理方法:一般在护理基础上为患者行心理护理。①健康知识教育。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向其普及女性生殖和保健的相关常识以及避孕的正确措施,与此同时向患者说明未婚先孕对本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给他们实施健康教育,避孕方法的宣教,提供紧急避孕的方法等服务,告诉他们要选择正规合法的场所进行终止妊娠,让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树立信心,正确性道德观念的灌输,正视婚姻和恋爱关系。②普及生理知识及心理疏导。由于生理知识匮乏,对于妊娠等生理现象毫无知识和经验,导致失去了在妊娠早期终止妊娠的机会,此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与中期引产相关的知识,并告诉患者术中如何有效缓解疼痛,获取患者的信赖,要使她们积极地配合医师,并且拥有一个放松的心态,好的心态对于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轻疼痛,例如使她们转移注意力,尽量让患者关系良好的家人朋友在术中进行陪伴,减少焦虑情绪,让她们在较愉快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医院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与患者沟通时言语要和蔼、礼貌、热情,认真聆听并且要注意保护她们的隐私。尽早进行手术前的相关检查,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时刻陪伴在她们身边,减少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感,保持良好的医护关系。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过硬,具有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可以比较好的掌握患者在受到创伤后的心理状态,要对患者的处境有同情心,并且尽量理解患者,在适当的时机向患者及家属利用发放资料或者图片等形式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手术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的思想负担,缓解不良情绪,将手术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以及预后的信心,尽可能使患者的压力减少。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询问病史应该在身旁无人时进行。询问病史时要语言温柔,态度要和蔼。③音乐疗法。在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喜好,在引产过程中选择动听悦耳旋律优美的音乐,使观察组患者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手术,调节到适宜的音量,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缓解手术的焦虑、疼痛、恐惧,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很有利,而且音乐疗法经济实惠没有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④行为干预。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渐进肌肉方法,通过这些训练,使患者处于比较放松的心理状态,使呼吸频率,心率,骨骼张力降低,消除手术前的不良情绪。

1.5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状况,利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进行评分。轻度抑郁为53~62分;重度为63~72分;重度为72分以上。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为60~69分;重度为60~69分。最后还要对比患者的出血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出血量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出血量状况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由于国家政策和国民观念的改变,导致引产的妇女数量不断地增加,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对女性患者产生的或多或少的不良情绪,对于初孕妇、年龄偏小、未婚女性的伤害更大,引产使患者在心理、身体上发生了社会、情感、生物等方面的变化,手术前的焦虑主要是心理方面的表现,使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已婚女性妊娠中期引产手术前的SAS评分比未婚女性低[1]。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会使手术中的并发症增加。本次研究样本均为未婚女性,其植物神经不稳定性比较高,患者常常会担心术后不良反应、术中疼痛、不良反应对生育的影响,使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都抱有不良的心里状态,对于未婚女性引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未婚女性的不良心态。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无患者出现抑郁与焦虑状况。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良好的心理护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手术之前的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为患者排忧解难,融洽气氛、可缓解矛盾、沟通感情,提高护理员的人性化成分。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将医院的就医制度和住院环境进行告知,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减少陌生环境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3]。术中,护理人员应注重手势,在细节动作上表现对患者的鼓励、关怀和支持,增加她们的安全感。注重精神支持和性知识宣教。对未婚女性在妊娠中期引产的患者详细讲解避孕法,减少意外怀孕再次发生的风险;详细交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不必要的恐惧。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处于妊娠中期的未婚女性进行引产后心理状态,减少手术后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4]。

[1] 王砜,李艳华.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7):181-182.

[2] 马华,韩瑞芬.人工流产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10):2231-2232.

[3] 刘宗芳,田静,白桂萍.初孕者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4(2):1327.

[4] 章晨琦,吴美玉,杨惠珍,等.上海城区未婚人流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与行为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11-2313.

R473.71

B

1671-8194(2014)13-0356-02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心理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