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与护理研究

2014-04-18张秀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重症营养

张秀凤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与护理研究

张秀凤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鼻饲法实施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1例)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Alb、ALT、GLU及SCr等营养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 vs 22.58%);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且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属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某种诱发因素导致其脑内动脉闭塞,甚至破裂,最终形成脑血液循环障碍[1]。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营养支持治疗,近几年我院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就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现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2例,均经头部CT及MRI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47~80岁,平均(64.12±3.2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21 h不等,平均(11.82±3.11)h。对照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6~81岁,平均(64.23±3.3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在2.5~22 h不等,平均(11.73±3.01)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发病至就诊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实施治疗及护理,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72 h以内常规留置鼻饲管,营养师向患者家属讲解其饮食方法及内容,并指导其进行饮食管理,其饮食内容主要包括豆浆、牛奶、稀饭、鸡蛋羹、蔬菜汁、藕粉、果汁及肉汤等流食,也可将上述流食混合,制成匀浆液,经鼻饲管进食。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Alb(g/L) ALT(U/L) GLU(mmol/L) BUN(mmol/L) SCr(mmol/L)观察组 31 39.7±2.6 68.7±2.8 16.2±3.5 5.2±0.5 73.6±3.5对照组 31 26.1±2.5 52.8±3.4 11.3±3.6 5.3±0.4 81.3±3.1t8.371 9.057 7.175 6.136 7.136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及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及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入住ICU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d)观察组 31 3.78±1.06 1.18±0.23 8.23±2.06对照组 31 6.82±1.25 1.67±0.81 6.12±1.35t8.317 8.061 7.029P<0.05 <0.05 <0.05

1.2.2 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采用鼻胃管进行喂养,将患者头部抬高至30°左右,给予其瑞高(由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603),以75 mL/h的速度持续、匀速滴入,初始剂量为750 mL/d,第2~3天,剂量为1000 mL/d,第4~7天,剂量为1500 mL/d。定时抽吸鼻胃管,4 h一次,若胃液≥200 mL,应暂停灌注2 h。

1.3 护理方法

①在实施治疗的同时,两组均给予营养知识讲解、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②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测,观察其生命体征,并记录其排便时间及颜色、性质等;③给予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擦拭,以防发生感染;④对于观察组患者,要保持适当的滴注速度,营养液的浓度、剂量及速度等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⑤若其导管发生堵塞,应采用温开水进行加压冲洗、负压抽吸,对管道进行反复挤压,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2]。

1.4 观察项目与指标

①营养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b(血清白蛋白)、ALT(谷丙转氨酶)、GLU(谷氨酸)、BUN(尿素氮)及SCr(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②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③对两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及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观察组在Alb、ALT、GLU及SCr等营养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BUN指标水平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68%,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电解质紊乱1例,尿路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22.58%,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例,电解质紊乱2例,尿路感染1例,低钾血症1例。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013,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及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 论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其起病急骤,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3]。另外,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反应非常严重,增加蛋白、糖及脂肪的分解代谢,从而严重增加蛋白与脂肪的消耗,出现糖利用障碍,最终致使患者胃肠功能失调,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4]。因此,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有效救治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重要途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高分解代谢,对患者体内的营养状况产生较大程度的改善,促进大肠蠕动与排泄,避免便秘的发生,同时鼻饲肠内营养符合患者的生理过程,可有效减少对其肝肾功能的伤害[5]。

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采用传统鼻饲法实施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BUN指标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Alb、ALT、GLU及SCr等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9.68% vs 22.58%),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沈颖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且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王茜[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一方面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延长生存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杨玉平.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12(20):2459-2460.

[2] 程相阁.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6):66-67.

[3] 王惠凌,袁蓓,苏立凯,等.不同营养方式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3,8(1):17-19.

[4] 钱平安,王碧炯,査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8(11):1175-1177.

[5] 杨彩浮.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13(25):64-65.

[6] 沈颖,余静,韩婷.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5):98-100.

[7] 王茜.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9(2):19-20.

R473.74

B

1671-8194(2014)13-0347-02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重症营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