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战青年军官联训的心理适应研究

2014-04-18陈南生吴涤刁华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联训队员状态

陈南生,吴涤,刁华

(特种作战学院a.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b.格斗教研室;c.研究生队,广东广州 510500)

特战青年军官联训的心理适应研究

陈南生a,吴涤b,刁华c

(特种作战学院a.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b.格斗教研室;c.研究生队,广东广州 510500)

特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模式,其训练强度、难度和密度远超一般军事训练。通过对70余名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机能状态的全程监测,揭示了不同训练阶段的心理适应特点,并提出了该训练模式的心理学建议。

特种作战训练;青年军官;心理状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参加全军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班的70余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联合培训的全过程进行心理机能状态的系统监测和评价。主要从训练情绪 (包括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心理疲劳两个方面来监测和评价,焦虑状态采用SAS焦虑量表为测试工具[1],抑郁情绪采用SDS抑郁量表为测试工具,心理疲劳采用皮肤空间阈、主观体力感觉 (RPE)、疲劳自觉症状测定为测试工具[2],通过这些心理测量的方法研究联训队员不同时段的训练心理变化特点,为组训提供训练过程的心理适应状态的科学判断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过程的情绪状态监测评价

2.1.1 焦虑情绪的监测评价

焦虑是一种与工作压力和生活事件紧密联系的常见复合型情绪状态[3],一旦个体面临某种压力情境,就会产生焦虑,对焦虑的体验和应对是反映个体在适应压力情境下的适应状况。

因此,焦虑情绪是评估工作压力心理适应状态的敏感指标[4]。从表1的测试统计结果来看,在整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被试在SAS量表测试的不同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的焦虑水平。焦虑水平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和特点是从基础训练阶段开始,焦虑水平逐渐上升,至伞降阶段,焦虑水平达到最高点。提示伞降训练是特战联训队员较为焦虑的一个训练课目,可能与伞降的危险性较大有关。整个训练过程不同阶段的焦虑水平发展,按焦虑水平的高低程度排序,依次是伞降训练阶段>海上训练阶段>反恐训练阶段>综合演练阶段>基础训练阶段。

表1 SAS量表测试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得分情况

2.1.2 抑郁情绪的监测评价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低落状态,与自我成就感和自我评价密切相关,个体感到某种压力情境难以应对或应对困难时,就会产生无助感进而出现抑郁情绪状态[5]。因此,对抑郁情绪的体验也是反映个体对适应压力的心理反应[6]。抑郁情绪也是评估个体压力适应的敏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被试SDS量表得分反映的抑郁情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按抑郁水平的高低程度排序,依次是海上训练阶段>伞降训练阶段>反恐训练阶段>基础练阶段>综合演练阶段 (变化趋势示意图见图1)。

图1 不同训练阶段SDS测试评分变化趋势

联训队员情绪的变化特点提示在训练过程中,要随时观测队员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调节和干预,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性,有效提高训练的心理适应力。

2.2 训练过程的训练心理疲劳状况监测评价

心理疲劳是衡量身心负荷程度和训练心理适应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心理疲劳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来看,不同的训练阶段联训队员的心理疲劳各测定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和趋势 (表2)。其中,皮肤空间阈有较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着不同阶段训练负荷强度的增加,皮肤触觉辨别两点最小距离的感受性出现降低→增加→降低→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趋势,表明被试的自我心理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从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RPE)测试来看,联训队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心理疲劳水平相对集中在“比较累”的心率范畴内波动,自我感觉的心理疲劳以介于“累”与“很累”层次之间为主。

表2 不同训练阶段三项心理疲劳指标的变化

疲劳自觉症的躯体疲劳症状方面,队员的躯体症状是从腿部→胸部→肩部→腰部发展,表明自觉身体疲劳深度提高;而自觉精神疲劳症状在整个训练阶段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紧张程度高、思想不集中、精神涣散、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而随着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精神自觉症状也逐步递减。神经疲劳自觉症状方面,队员整个训练阶段的神经过程和外周感觉系统均出现疲劳现象,表现为味、嗅觉改变,动作协调性降低等,表明训练强度已导致高疲劳水平。直到综合演练阶段才出现明显的神经疲劳适应状况,队员的神经疲劳症状有所缓解。

3 对策与建议

从作战心理素质来说,特战队员需要提高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所承担的特种作战任务。在训练中应遵循训练的原则和规律,避免过度训练造成的心理疲劳,减少训练伤病发生。为此,提出下列心理学方面的建议。

一是处理好训练负荷与心理疲劳的关系。训练过程是人体的身心同步变化的过程,训练负荷不仅对人体的生理状态产生影响,同样对心理状态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在训练过程的监测中,要掌握训练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数据,并依次适当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加强训练强度而适当压缩训练量。[7]

二是处理好训练与心理调适与恢复的关系。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所以,在实施大负荷量的同时,要考虑给予一定的恢复时间,使超量恢复的情况出现,有利于联训队员更快地消除心理疲劳。

三是加强训练过程的心理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尤其是特种作战过程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活动,是保持军人心理素质,提高战斗力和战斗精神,防止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特种作战激烈而残酷的战场环境,完成艰难险重任务的前提和条件。

[1]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41-50.

[2](美)丹尼斯·佩雷兹.美国陆军士兵指南 [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27-30.

[3](美)马丁,邦普.心理技能训练指南 [M].王惠民,等,编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1-78.

[4]斯皮尔伯格,等.体育运动中焦虑水平的分析[Z].张力为,等,译.北京体育大学内部资料,2008.

[5]廖八根,罗兴华,甘少雄.柔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心理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31-33.

[6]徐文斌,廖晓平,谭德荣,等.军事训练与疲劳关系的调查及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17(3):53-54.

[7]宋方敏,卢春祥.心理教育训练作战研究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12-15.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Adaption of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State of the Special Operations Professional Young Officers in Joint Training

CHEN Nan-shenga,WU Dib,DIAO-Huac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a.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Military Sport Theory;b.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Combat;c.The Postgraduate Department,Guangzhou 510500,China)

The special operations young officers of the joint training as a new training mode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whose intensity of training,difficulty and density is much more than the general military training.Th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subjects are measured,and found in the training mode.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raining has som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special operations training;young officers;mental state

G804.8

A

1671-1300(2014)02-0041-03

2014-03-15

陈南生 (1965-),男,四川大邑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训练心理学、特种兵心理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联训队员状态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状态联想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