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体育教学的刍议
2014-04-17徐翠萍
徐翠萍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劳动岗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需生产劳动者也从以前单一的懂技术、能生产变为不仅懂技术、能生产,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高强度生产劳动的综合性人才。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就担负起如何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能够胜任高强度生产劳动的生产者的重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具有专业针对性、实用型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针对性 实用型
1 概述
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各工作岗位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对象、目的、性质、强度等也各有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方面还依靠于现有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适应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高强度工作任务,以便促进学生更好的职业发展,这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急需认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又发展过快,因此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具体问题上还处于急剧转型后的探索阶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需求。课程培养目标未能体现职业化特征,课程结构和内容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教学评价和成绩考核只重结果等,都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2 高职院校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本科院校,更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侧重实际应用。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备大学知识,而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高职院校一方面传授学生必备的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学生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其职业技能。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然而,高职院校由于教育模式的限制,主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培养上,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了步入工作岗位后身体无法适应高强度工作任务的窘迫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和现有体育课程的设置、开设的不合理有着一定的联系。
3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体育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开设以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数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设置,出现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调、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学生上课情绪不高、课程考核制度较为机械、领导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笔者对某高职院校2014级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
①你认为大学的体育课应该是怎样的。其中82.7%的同学认为和高中差不多,17.3%的同学认为可能会有所不同。
②你认为体育课上课内容都有哪些。其中89.7%的同学一致认为上课内容无非就是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常规内容。10.3%的同学对上课内容表示无所谓,老师教什么我们学什么。
③有没有想过体育课考试不及格。几乎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不会不及格。
3.2 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够
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走入社会后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其中最根本的能力就是在岗位上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上,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特点,以培养高职学生今后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保证他们能顺利胜任未来的工作。
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只是一味将其作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手段之一,只是通过比赛得奖来证明自己学校的实力,而没有实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即通过对学生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另外,还有的高职院校严重忽略体育教育,在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高职教育来说,只有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才能将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内在信念,并使其受益终生。体育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把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和竞技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而目前大多数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仍以传授体育教学知识、体育技能为核心。这种观念和理论违背现代高职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忽略了高职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终身体育”的观念没有深入到课堂中,深入到书本中,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忽略了高职体育课程本身的创新性,导致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改革相脱节,影响高职教育既突出专业技能又全面发展的宗旨。
4 开创专业针对性和岗位实用性强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高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设置应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授课方式为重视能力培养的授课方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规模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设计,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与适应岗位能力方面的培养。在群体互动中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完整人格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能动性。
现代社会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化,各岗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环节中,要根据各专业的专科课程特点和今后的劳动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体育教学。如机械专业的学生,今后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的职业。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就可以选择轻器械体操训练、杠铃、哑铃练习,健美肌肉练习、健身跑、走等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人体的协调能力。endprint
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体育教学要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技能紧密地结合,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教学。针对性教学的开展可以保证学生在工作岗位一般条件下顺利完成所从事工作的基本体能。如:
①机电一体化专业。车工、铣工等工种需要发展躯干肌、肩带肌和脚掌肌力量以及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注意力、目测力的专注。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加强行走训练中左脚和右脚交换跳跃;同时可加入体操训练中爬绳、哑铃练习、头手倒立、滚翻、重物投掷目标以及装配和摆放物件等训练。
②在对土木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则需要注意肩带和下肢肌肉、前庭稳定性、静力耐力、灵敏性以及在高空和有限地点爬楼梯、爬竿、爬绳和跳跃时保持平衡的能力。教学中应适当加强攀爬训练、头手倒立和手倒立、肋木练习和爬绳练习、窄木行走、在不高处跳下练习、负重和对抗练习等。
③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加强上、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一般耐力;简单和复杂反应以及注意力的转换能力。训练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哑铃、缓冲练习;左右手同时运球;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听信号加速;听信号站立式起跑、蹲踞式;体操;篮球等。
④电子、计算机、文秘等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一般耐力、注意力的专注、手指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动作的准确性、反应的速度。教学中应适当加强200米跑、800米跑;跳绳;俯卧体后屈练习;篮球运球、投篮;排球、乒乓球等。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大多设置体育部,作为学校专门的体育教学部门,为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教师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专业岗位的实用特点选择针对性强的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对专业性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将培养大学生专业体能素质和学生未来的生产岗位特征的相关运动能力紧密联系。同时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继续养成良好的岗位体能训练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发展,使其能够成为新时期装备制造行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包巴雅尔.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J].体育世界,2013(9).
[2]陈庚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3]黄月勤.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融入职业能力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9).
[4]姚晋宏.试论体育教学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5]齐立侠.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09(10).
[6]润丁丁.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