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4-17何成杰朱小明
何成杰 朱小明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以来发展较为顺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进政府间政治互信、帮助东盟国家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良好有序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2903
1引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较为接近,因此东盟地区的政局、经济形势以及对华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和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东盟的迅速崛起已逐渐凸显出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实力,不断巩固与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有利于推动中国外贸持续稳健增长。美国、日本等国加大与东盟国家合作力度的新动向必将在东盟对华关系上产生新的影响,如何巧妙应对成为中国处理东盟关系的重大考验。
Dent(2009)指出东盟对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考虑是影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前景的重要因素。孙康(2010)指出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零”关税下农产品贸易合作、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兴起以及服务贸易发展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个最重要合作领域。许宁宁(2012)认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在现阶段主要面临来自美国和岛屿主权争端两大考验。韦红泉和李光辉(2012)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顺利但是也面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内部矛盾凸显等挑战,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2.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概况
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是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政治互动友好以及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都持有增进合作、共同发展的迫切愿望。正是出于对拓展双方经贸关系的强烈愿望,中国与东盟国家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等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主要特点是:(1)进出口贸易额稳定增长。(2)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3)服务贸易发展迅速。(4)产品结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5)相互投资稳步增长。
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关税壁垒的撤销和减弱使得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前,贸易额最高水平是2311亿美元。而自贸区建成之后,2010年的贸易额为2927亿美元,2011年增长为223亿美元,2012年更是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区域内国家的相互减税也使得国家之间的进口由区域外国家向区内国家转移,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国和东盟国家对美、日的进口额均有所下降,对日本的贸易转移尤其明显。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其他静态效应。中国与东盟的非关税壁垒的减少使得区域经济贸易互动更加便利,减少了贸易成本,增加了贸易所得。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动态效应。①竞争效应。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逐步扩大,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似的经济的经济资源及相似的出口商品结构加剧了区域内外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导致了经营风险的增加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但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技术竞争上,各国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将会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在更高层次上开发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获得技术进步的效益。②规模经济效应。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区域内市场,为各国提供了在经济范围内或者产业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的机会。市场的扩大不仅可以使得厂商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静态规模经济,而且可以带来累积产量的增加,实现动态规模经济。③投资促进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的投资力度呈现出逐步加深的状态。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则增长迅速,投资总额大幅上升。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近两年增幅不大,但投资总额已达到历史空前水平,突破70亿美元。中国和东盟双边投资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实现逆转,这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和投资障碍的消除。
2.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
(1)政治驱动力重要性凸显。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在体制和法规等层面均存在差异,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东盟近期内在制度层面达成一致的条件尚显不足。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之下,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都应该意识到仅凭本国之力维持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存在很大的挑战,因而各国都迫切需要依靠区域内经济合作降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
(2)服务贸易领域拓宽。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突出表现在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中国和东盟在旅游、金融、教育、环保、建筑、运输、商务服务等服务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化,双方服务贸易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为服务产业的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3)投资合作更加密切。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的巨大推动力量,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投资壁垒的消除会促使双方直接投资进一步扩大。东盟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均已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并成功实施,而中国暂未同以上国家成为自由贸易合作伙伴,中国部分产品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存在贸易壁垒,在东盟投资以规避本国贸易壁垒从而开发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市场将会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
(4)RCEP协议影响深远。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协议组织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诞生。RCEP是东盟国家近年来首次提出并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该协议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提出的,目标是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还将进一步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多个领域。endprint
(5)对东亚经济带动作用增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冲击,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此机制建立在在东盟各国原有合作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到各国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深化有力加速了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为东亚各个经济体今后更加紧密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问题
3.1经贸结构雷同
长期以来,中国和东盟都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双方的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欧洲、美国和日本为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且双方的出口结构也基本相似,因此双方在彼此的市场以及第三方的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竞争性。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竞争问题由来已久,此问题的出现涉及到各个层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各个国家产业相似,导致经贸结构雷同。
3.2投资规模偏小及投资竞争
2012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超过4000亿美元大关,但双边直接投资总额还不足100亿元,贸易和投资差距悬殊,出现了明显不相称的情况。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偏低,东盟虽然是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的经济体之一,但是与中国香港相比,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增速和比重都稍逊一筹;中国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量占东盟地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的比率偏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在产业分布上集中于初级产业;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国别分布不平衡。中国和东盟由于投资资金相对不足,都在积极的改善自身的投资环境,力图吸引外资流入,而国际流动资本的总量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资金流入国之间的竞争关系。
3.3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制约
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关系,特别是美国正在力图逐步扩大实施亚太战略,高调宣布“重返东南亚”,集中表现在经济上积极牵头“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合作,虽然中国未参加该项合作协议,但是东盟4国已经积极加入TPP谈判。这种以美国牵头的“TPP轨道”合作为代表的“亚太模式”,打破了以若干“10+1”自贸区为纽带的东亚自贸区原本构建的政治经济均衡,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将会面临一场新的变革。东盟参与TPP合作的确存在非常大的潜在利益,但是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和实际困难。美国主导TPP的迅速扩张将会使“ASEAN++”模式在客观上失去其在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地位。
3.4南海争端对合作不利影响
南海群岛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与多种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商业价值。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和自然资源正是引发南海诸岛争端的根本原因。在外交场合,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了保护其在南沙群岛的利益,相互协调立场,用一个声音说话,联合向中国施加压力。南沙主权争端日益复杂,不仅是海域划界之争,成为国际政治和军事的较量,且涉及经济意义和地区安全的问题。加之个别区域外国家出于复杂动机,不断插手南沙主权争端,加剧了以南海争端为主的地区紧张局势。
4制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因素
4.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经济结构相似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属于典型的南南合作,然而在东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均存在巨大差异。东盟国家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农产品为主,产业升级困难,大部分国家很难在经贸结构上有所提升。受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结构雷同化的现象在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4.2东盟缺乏核心协调机制和领导力量
东盟内部没有严格的法律条文规定对外行为准则,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严格的管理和对外磋商机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虽然东盟国家曾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但是当成员国之间出现摩擦分歧的时候,仍旧缺乏良好有效的沟通平台来解决这一争端,而是直接交由国际法庭解决,因而这一条约的实际意义被大大忽视。就整体而言,东盟的一体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成员国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理解。
4.3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冲突
亚太经合组织一直倡导“开放式地区主义”的原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下的次区域经济体,属于开放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然而现在其“开放式地区主义”的原则面临巨大的威胁,区域内部存在的单边主义和松散的非制度状态,频繁导致各成员国的计划始终无法有效的保证集体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结果使各个成员国福利所得低于预期水平。
4.4东盟成员国之间摩擦矛盾
东盟国家内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是东盟成员国内部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为区域内部合作发展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是东盟很多国家都是党派林立、争执不断,多党执政的权力争端及反政府武装力量的恐怖活动造成其政局更迭频繁,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根本桎梏,政局的不稳定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不能避免的障碍。
4.5域外国家关系协调的挑战
中国和东盟率先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使中国和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抢占先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东亚地区的韩国等都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立和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和密切的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只是一个区域内的经济组织,但是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自身范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来自其他国家的干涉和介入更是不可避免。域外国家的干涉举措,将会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很大挑战。
5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
5.1积极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为了推动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贸合作,必须进一步加强两者经济的互补性。中国必须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特征,充分发挥endprint
自己的比较优势,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市场、技术
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同东盟各国在资源、外向型体制和已形成的分工体等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和深化区内国际分工体系,努力扩展区内贸易规模。
5.2增进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和沟通
在持续深化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双方的政治对话与合作也尤为重要。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经历了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历程。中国主张在不损害中国国家领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与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共同合作,有序的开发南海的资源,达到稳定周边、共同发展的目标。
5.3扩大与东盟贸易投资规模
东盟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物质来源之一,中国与东盟在维持和提高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中国应充分利用合理贸易规则,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应当重点扶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附加值高、市场垄断程度高的企业出口。同时,要合理利用外资,积极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实现出口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推动企业积极实行跨国经营,扩大贸易规模。
5.4尊重东盟国家利益
从长远来看,如果自由贸易区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过大的差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成员国之间相互协商经济政策的范围,不利于自由贸易区各国的协调发展。面对现在东盟成员国自身的差异以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差异,中国有必要帮助东盟发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中国可以尽量考虑东盟的利益、满足东盟的要求。为此,中国可以考虑实行“让利原则”,让东盟国家感受到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诚意。
5.5协调区域外部国家关系
在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中国和东盟与其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的自由贸易区,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强与域外国家的联系非常必要。鉴于经济因素在解决国家之间问题当中的作用越发突出,中国应当依靠科技进步迅速发展本国经济,以提升自身的战略地位。此外面临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不确定性,加强中美交流、对话与合作,推进中美关系改善对于中国的稳定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孙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新趋势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171174.
[2]韦红泉,李光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与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12,(11):5254.
[3]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J].东南亚纵横,2012,(3):5155.
[4]Dent,C.Free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AsiaPacific a decade on: evaluating the past, looking to the future[J].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2010,10(2):201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