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2014-04-17朱贞瑾
朱贞瑾
摘要: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探讨评价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出国外学者主要从识别导向和规划导向两个方面构建指标,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上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指标;综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1703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作用的中心城市,我国称之为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城市等。尽管学术界使用不同术语,给出不同定义来定义国际化城市,但它们都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国际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断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化城市是这一过程到达某一阶段的产物,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规模、处于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不同位置的国际化城市。城市国际化的终点可能是全球城市,可能是区域性国际城市,也可能达不到国际城市的标准。因此,在评价城市国际化水平时,不论用什么名称去命名这些城市,这些概念只是影响辐射范围大小不同、国际化程度高低有别。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都表现出正在国际化或正融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趋势。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指标体系,用于研究和评价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国外学者对国际化城市的评价
1.1从识别国际城市的视角构建指标
学者们根据自身对国际城市的认识,基于对已有国际城市的内涵和共性特征归纳,先后提出了诸多识别性指标。
1.1.1单项指标判别法
(1)跨国公司和银行判别法。
Cohen(1981)在其研究中使用“跨国指数”和“跨国银行指数”两个指标来判别世界城市。Thrift(1989)选择了用“公司总部数量”和“银行总部数量”来衡量国际城市并依据两个指标总部和银行的数量和级别的不同,将世界城市分为三级。同时Sassen(1991)也采用“银行数”和“跨国公司总部”两个指标来衡量国际城市的地位。Knox(1995)指出用入驻城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数来衡量“跨国商务活动”,Godfrey和Zhou(1999)建议在确认全球和地区中心时,不仅要考虑跨国企业总部的数量,跨国企业分公司的因素也需考虑在内。
(2)基础设施判别法。
Ben Derudder&Frank Witlox(2008)认为基础设施规模能够反映国际城市的作用,提出用航空客运量来评价世界城市的地位。Xiulian Ma & M.F.Timberlake(2008)指出中国国际城市的形成受全球化力量和国家政策方针两种力量的影响,用1990年-2005年的国际和国内的航空客运量,分析了中国潜在的国际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
1.1.2综合指标判别法
1966年,Peter Hall在“世界城市”一书中,从政治、贸易、金融、文化、通讯设施、技术和高等教育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对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国际城市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世界城市专指那些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事务中发生全球性作用和影响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是主要政治权利中心、国际最强势政府和国际商贸等全球组织的所在地,并提出了国际城市应具备的七大特征。
Reed(1981,1989)是最早用多个变量分析世界城市的,用9个金融变量和相关文化、经济、地理和政治41个变量,从1900年到1980年,研究了40多个国家的76个城市。
Friedman(1986)在“世界城市假说”中给出了衡量国际城市著名的7条标准:(1)主要的金融中心;(2)跨国公司的总部;(3)国际性机构;(4)第三产业高速增长;(5)重要的制造业中心;(6)主要交通运输节点;(7)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指标开始对城市国际化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深化。
伦敦规划委员会在1991年提出用基础设施;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的财富创造力;服务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与收入;满足国际文化与社会环境需求的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来衡量国际城市。1996年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开放水平、经济对外交流水平五个方面来测度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绝对水平。为了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Carlabbott(1997)列表把美国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城市从外国人口出生、外国银行数量、外国旅游者、新移民数量、进口物质的价值、具有外国领事馆的数量以及与外国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比较。
Ng&Hills(2003)提出:在全球化城市时代,不仅追求成为国际城市,而且要追求成为杰出城市。杰出城市具有卓越的管理模式,技术和经济领先,并延续着全球和地方的发展,因此具有丰富社会经济、人文、文化和环境资本。基于此概念框架,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比了东京,香港,新加坡,台北和上海5个亚洲的正在崛起的国际城市。此套指标涉及治理,全球发展和地方发展,人力、社会、文化和环境资本方面共57个指标。这项研究发展了弗里德曼世界城市理论,试图通过比较来说明城市不仅从事全球经济,而且要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社会、人力和环境资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城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建设了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但是它们在软件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如卫生健康、环境管理、透明政府等需要多样化。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世界城市的判定指标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有一些判定国际城市的共识性要素,其中包括:跨国公司聚集,比如世界500强总部或者分部数量;金融贸易中心地位,比如外国金融机构数量;服务业高度发达,比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国际经济;政治控制力,比如领事馆数量,友好城市数量;主要交通运输节点;良好的基础设施,比如航空客运量等。endprint
1.2从引导国际城市发展方向构建指标
从城市的长期发展入手,构建基于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
伦敦金融城当局在2000年围绕纽约和伦敦两个城市,重点研究了衡量国际城市的7个指标:金融服务业、商业与职业服务、媒体、旅游、交通运输、政府管理、经济发展政策。
悉尼在2006年制定的2030规划时明确提出将悉尼定位为全球城市,提出未来中心区发展的三个方向:绿色、全球化、高度联通。绿色方面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着重强调培育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高度联通强调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中心区交通网络,使得交通更加顺畅。从经济与创新、环境与能源、交通、住房、公共空间以及政府执行力、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导悉尼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例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满足市区100%的能源需求等。
2007年纽约在2030规划中设定了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质量、气候等6个方面的目标,在未来25年纽约将建设成为一个更好、更加绿色的纽约,成为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开放空间方面,提出“确保所有纽约人距离公园在十分钟步行路程之内”;在空气质量方面,提出“达到所有美国大都市中最清洁的空气质量”;在气候变化方面,提出“降低30%以上的(整个纽约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纽约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规定,2030规划必须每四年修订一次。2011年4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在总结已有进展和新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将原规划重新整合为10个方面,包括住房和街区、公园和公共空间、棕色地带、水道、供水、交通、能源、空气质量、固体废物和气候变化。
2国内城市国际化评价研究
我国对城市国际化的评价起步较晚,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切入的理论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构建思路不同,导致设计的指标体系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类:
2.1评价内容注重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工业化时间较短,起步基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这种滞后效应势必对建立国际性城市产生的一定的摩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是当时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心,该段时期国内城市国际化评价的指标还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涉及国际化本质特点的指标较少,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同青岛市政府办公厅(1995)邀请60位知名专家学者对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进行了一项“德尔非”研究。并按中选率高低排列入选指标名次。其中“最为关键的指标”有5项(年资金融通总量、年人均生产总值、港口吞吐量、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外贸转口额)以及其余13“项基本指标”和“参考指标”都集中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
张程睿,林睦曾(1997)通过分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建了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从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共58项指标来评价城市国际化水平。随后郭建国(1998)将国内外评价指标综合为14项对国际化大都市进行评价,但其中绝大多数多是城市建设基础指标。
2.2评价内容注重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对城市国际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出现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并重的局面。
杨立勋(1999)从基础指标(城市现代化指标)和核心指标(城市国际化指标)两部分对深圳的国际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城市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经济、贸易、金融、第三产业、科教文、外语环境的国际化。之后陆续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薛德升,孙丽萍,李志刚(2006)基于对城市国际化过程的理解,将总目标层分为基础指标层和核心指标层,前者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后者反映城市国际化水平,并指出现代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国际化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其主要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呈现国际化的特征。陈怡安,齐子翔(2013)认为基础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与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与教育水平指标,核心指标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生产与投资国际化、技术与信息国际化、人员国际化指标。
肖耀球(2002)认为国际城市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质量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方面,这两方面构成国际城市的基本评价标准,并从经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文明现代化、资本构成国际化、经济贸易国际化、交通信息国际化、政治科技文化国际化等7个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顾朝林等(2003)的研究将国际化城市的综合实力分为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两目标,并从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水平、劳动力素质、金融资本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流水平5方面,构建国际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刘晓明(2006)在建构武汉市国际性城市目标体系时,将国际城市目标体系分为基础性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人口素质、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保护五部分)和特征性目标(包括经济国际化和社会国际化两部分)。
刘玉芳(2007)根据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以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角度,提出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进步和国际化水平4个方面综合评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陆军(2011)将城市个体判别和城际联系判别的两类指标进行汇总来评价城市国际化水平,其中,以个体判别指标评价城市自身实力从而识别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容量较大的网络节点,同时以城际判别指标评价城市辐射能力。城市个体判别指标从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科技研发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来构建;城际判别指标包含投资贸易、人口流动、交通运输、信息传播。
2.3评价内容注重国际影响力
倪鹏飞(2006)从城市经济国际开放度和人文国际开放度来评价国际化水平。经济国际开放度用以下指标衡量:外贸易依存度、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外企占城市总企业的比重。人文国际开放度则主要考虑:移民人口指数、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endprint
齐心,张佰瑞,赵继敏(2011)基于世界城市的网络地位,从决定网络地位的总体实力,网络地位,支撑条件三个方面来评价国际化水平。
段霞,文魁(2011)依据国际城市基本内涵和发展规律,将国际城市的共性特征、阶段性特征和反映城市的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和独特性要求的个性特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功能、规模、基础、禀赋、品质五个方面共26个指标构成的基于全景观察的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大部分的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际化特征的指标,比如:航空客运量,入境旅游人次,全球500强企业数,年举办国际会议次数等指标,但也有少数描述现代化的特征的指标,比如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25岁以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等。
易斌,于涛,翟国方(2013)从经济国际化水平、人才交流国际化水平、文化国际吸引力、政治国际影响力和生态发展水平5个方面构成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评价既有采既有采用单项指标来评价也有采用综合指标来衡量,评价方法有定性衡量也有定量测度。总的来说,通过对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梳理和分析可得出结论:国外学者对国际城市的评价从重视对已有国际城市研究的识别导向逐渐转变为对未来国际城市构建的规划导向。指标选取早期主要集中的经济领域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从社会,政治,对外交流,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进入21世纪,西方国家更加关注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又加入了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国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为基础来进行构造,不论是偏重现代化建设,还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并重,或是强调城市国际化核心功能同时辅以部分现代化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都离不开表示现代化的指标和表示国际化的指标。换句话说,国际化水平评价体系在指标选取时,本质上都体现着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只是关系的侧重点和程度不一。从国内评价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变化趋势来看,由于不同时期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表现在,当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时,现代化指标就优先于国际化指标的考量;而当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已有相当程度发展的情况下,就应抓住国际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关键。总的来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国际城市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城市在指标体系上的侧重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国际城市的共性,一方面又要结合具体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力求通过城市国际化这一进程不同程度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一星.新世纪中国国际城市的展望[J].管理世界,2000,(3).
[2]Cohen,R. B.,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and the urban hierarchy[C].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NY: Methuen,1981.
[3]Thrift. NJ.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isorder,In:R.Johnston and P.J.Taylor,A World in Crisis?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s[M].Oxford:Blackwell,1989:1678.
[4]Sassen S. The Global City[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5]Knox P L.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In:Knox P L.and Taylor P J.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320.
[6]Godfrey B J,ZhouY.Ranking citie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and global urbanhierarchy[J].Urban Geography,1999,(20):268281.
[7]Ben Derudder,Frank Witlox,Mapping World City Networks through Airline Flows:Context,Relevance and Problem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8,(16):305312.
[8]Xiulian Ma,M.F.Timberlake,Identifying ChinaS Leading World City:a Network Approach[J].Geo Journal,2008,71(1):1935.
[9]Peter Hall.The World Cities[M].London:Heinemann,1966.
[10]Reed,H.C.,The Preemin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M].New York:Praeger,1981.
[11]Reed,H.C.,Financial Center Hegemony,Interest Rates and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In:S.Y.PARK and M.Essayard,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C].London:Kluwer Academic Press,1989:247268.endprint
[12]J.Friedman.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Development and Chang,1986,(17):6983.
[13]Carlabbot.The International City Hypothesis,An Approach to the Recent History of U.S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History,November 1997.
[14]Mee Kam Ng and Peter Hills,World Cities or Great Cit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Asian Metropolises[J].Cities,2003,20(3):151165.
[15]周祎旻,胡以志.城市中心区规划发展方向初探——以《悉尼2030战略规划》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9,(03).
[16]悉尼.可持续的悉尼:2030远景[EB/OL].http://www.sydney2030.com.au/.
[17]纽约.更绿色更好的纽约:2030规划[EB/OL].http://www.nyc.gov/html/planyc2030/html/publications/publications.shtml.
[18]喻国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及操作空间——来自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的报告[J].城市问题,1995,(01):37.
[19]张程睿,林睦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构造条件和评判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6470.
[20]郭建国.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研究述略[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02).
[21]杨立勋.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指标选择与对策措施[J].深圳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10).
[22]薛德升,孙丽萍,李志刚.广东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与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6,(05).
[23]齐子翔,陈怡安.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3,(01).
[24]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2,(04):139140.
[25]顾朝林,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9,(03):16,6379.
[26]刘晓明,杨青.武汉市建设国际性城市目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06).
[27]刘玉芳.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04):8892.
[2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03).
[29]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04).
[30]陆军.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及北京的努力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04).
[31]段霞,文魁.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2).
[32]易斌,于涛,翟国方.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3,(09).endprint